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对护理网络教育教学的思考

2021-12-02 13:19南京医科大学单恩芳蒋玉妍
亚太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新冠疫情

南京医科大学 单恩芳 彭 妍 蒋玉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直接危害性及隐蔽性的特点,病种常常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护理人员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灾害救援、维和保障、应激心理危机干预等情境下,需要理论扎实、技术精湛、勇于奉献、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专业队伍,而护理专业学生是祖国未来护理行业的重要力量,高校护理教育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基地,探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网络护理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护理网络教育的重要性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及对护理教育的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的,引起或者可能引起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损害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人们的健康和出行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为积极防控疫情,全国各大高校无法正常开学,护理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计划、师生互动和学校管理,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护理人员及护理网络教育承担的责任

任何公共卫生事件的顺利解决,都需要无数医务工作人员站在一线,而目前我国护理人才短缺,培养高等护理人才迫在眉睫。护理学生作为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储备的未来护理工作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可以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在资源整合、规避谣言、传播正确医学知识中起到重要作用。

护理是通过诊断和处理人类的反应来保护、促进、优化健康和能力,预防疾病和损伤,减轻痛苦,并为受照护的个体、家庭、社区及特定人群代言。在突发重大卫生事件背景下,护理人员能够依托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自主判断医学信息与新闻的真伪。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双黄连被抢购致脱销事件,具有中医护理知识的护理人员可以了解到双黄连口服液的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而上海药物研究所提出的肉桂硫铵可能具有抗新冠病毒的作用,与双黄连的实质成分并无关系。这些已有的医学知识与经验可以使护理人员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正确教育和引导周围群众。

护理网络教育是护理教育的形式之一,其性质与教育的性质是一致的,属于社会意识传递系统。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授课形式多样,在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使用教学模型展示、操作技能示范、案例分析与讨论等手段。国内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学已经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都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研究表明,网络在线教育能够作为护理学生学习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护理网络教育能够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从而完成护理教育的使命。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护生网络教育

(一)依托微课平台实现线上教育

自2011年以来,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微课概念被提出,其以有效的资源整合效能,跨越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特点,在近十年被广泛运用在诸多场景,尤其在教育教学场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护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重复学习课堂内容,用较短的时间学习到最重要、最具有难度的知识。教师在微课课堂中可以联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丰富护生的知识库,为护生了解社会现况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和渠道,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在一般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工作者是被社会急需的,护理工作者缺口大,尤其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护理工作者,所以利用微课平台开展关于职业理论的教育,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依托慕课平台实现线上教育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MOOC,简称慕课),被称为印刷术发明后教育最大的革新。慕课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共享特性的社会公共资源,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贯彻教育公平理念,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为响应教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目前已有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的专项网络课程,新型冠状病毒防控课程面向全体医学生、医务工作人员,主讲教师由钟南山院士、郑劲平教授、王新华教授等十位抗击疫情一线的呼吸科、传染科、中医科等多学科的专家组成。教授的内容主要有概论、诊治、防控措施、中医药防治以及人文关怀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于所需要学习的规定课程,护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慕课平台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补充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利于护生在专业课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依托直播平台实现线上教育

直播教学是以共享、参与、高效为原则,以网络直播平台及其他直播辅助程序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慕课和微课等异步远程教育不同,直播教学属于同步远程教育,教师可以分屏直播,也可以共享自己的电脑桌面给学生观看,实现桌面内容的同步共享,还可以对学生的电脑和桌面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对于护理学生而言,在直播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互动,直播教学可以很好地运用于临床案例的学习与探讨。护生根据教师提前发布的教学要求与大纲进行课前学习与准备,完成课前学习清单,在课堂上通过连麦或视频和大家探讨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知识收获,在课程结束后还可以评价本次课堂教学感受,提出建议,以优化下一次课程教学。这种课堂上的师生交互会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从而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依托虚拟仿真平台实现线上教育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模拟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高仿真的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实践,从而达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相对于发达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中国起步较晚,因此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疫情防控期间,受线上网络课程的限制,护理实验课程不能正常开展,但是依托于线上仿真模拟实验课程,护生仍然可以根据课程要求进行网络实验学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为基础护理教学提供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口服药模拟教学等流程与注意事项。以静脉输液模拟为例,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的“静脉虚拟注射系统”能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节省实验器材的消耗。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还可以提供综合护理教学,如灾难救护、外科实训和具体案例等的学习。基于此,武汉大学创建的灾难救护情景模拟,场景设置主要包括重大交通事故、火灾等,由教师负责场景的选择和控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紧急救护措施。这样的虚拟模拟练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急救技能,还能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和临床决策及沟通能力,同时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性,能够提供高度还原的仿真系统,这一特性促使它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高等护理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练习机会,缩小了专业人士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之间的差距,并且在真正的患者护理环境中,运用专业技能前,可以对任何潜在的错误进行自我识别与纠正,这是发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关键一步,也为职业教育做出了贡献。

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护生教育教学内容

(一)护理理论课教学

护理理论课教学分为护理专业知识部分和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护理基础课程中添加了如新冠肺炎发病与传播,其临床表现以及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场所及一般治疗等相关内容。由于采用线上课程教学模式,慕课、微课直播等教育方式都可以被运用在教学中,将护理基础课程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知识结合,让护生学以致用,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护生的心理状况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强烈的应激源,无论护生是否感染病毒,都有陷入焦虑的可能,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陷入恐慌的状态,而个人恐慌又具有一定传染性,容易导致群体性恐慌。所以,护生即使作为具有一定医学相关知识的人群也可能陷入恐慌,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依托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坚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坚信人民统一战线,众志成城,可以胜利。

(二)护理实验课教学

护理实验课教学分为医学基础实验和护理相关实践。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医学基础实验建立在互联网模式下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如在细胞生物学的细胞形态学习中,教师通过线上展示切片样本引导护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形态特点,并依据形态特点推断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教学。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学习肺部相关知识时,除了了解正常人肺部形态,还需要了解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形态。而在护理相关实验课中,可以运用PBL教学方法,利用腾讯会议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通过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表现出题,护生分析患者的情况并提出问题,让护生以问题为导向,在学习中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

(三)护理临床见习教学

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是护生走出校园、走向医院的第一步,也是提升自我,获得专业护理知识,积极自我实践,成为高级护理人才的必经之路。见习主要轮转科室有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等20个科室。调查显示,护理见习教育与组织维度、老师维度、学生维度都呈现出正相关。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为保护学生安全,本科护理学生不能去医院见习,可改为由临床带教教师在线上为护理学生介绍医院的现况,附上照片,仔细讲解医院目前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相应调整。结合相关疾病,为同学们讲解如何运用护理知识与技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以及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自豪感。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让护生提前学习到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心态,并且积累一定经验,便于护生在日后参加工作时临危不惧,为我国护理事业贡献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速了传统线下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融合,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护理教学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性。疫情防控常态化使得在线教学被高校大规模推广,更加完善与成熟,教师和护生双方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习的同时,需要注意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临床护理工作者,不仅需要护生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这样,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护生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后备力量,才能临危不惧,承担起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