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师范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途径

2021-12-02 13:19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黄海艳
亚太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黄海艳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类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思想性等多种教育功能,每一段文字的背后、每一位文人的故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大学语文在人文素养陶冶、优良品德养成、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就是在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资源。

高职师范院校应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旨归,聚焦“一践行三学会”师范教育专业标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高级思维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最终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凝练课程育人主题,构建主题教学模块

主题式教学,是指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一种师生双向发展的教学活动。大学语文课程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以“爱党、爱国、爱教育事业”为主线,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元素,凝练育人主题。通过遵循学生成长轨迹,在语文学科文体知识体系下重组主题模块,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通过主题教学中名家名篇的品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并将其内化为儒雅的气质、优雅的谈吐和深厚的人文学养。具体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如下原则。

(一)重人文

针对专科生人文素养相对薄弱的实际学情,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以主题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家国情怀”“仰望星空”“眺望英雄”等主题,通过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与探究,对个体的命运与生存意义价值的关注,凸显人文素养的核心。同时在家国天下、时代沧桑等主题中渗透党史国史、龙江精神等,以文本解读引领学生认识旧时代与旧社会,感受新时代与新中国,做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追慕英雄”“成长烦恼”等主题,尊重学生需求,融合“五色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培植向善进取的人文情怀,形成豁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做有理想追求的新时代有为青年。教学中大量选取催人奋进的力量与启人心智的优秀作品,例如爱国主题诗篇《无衣》《又呈吴郎》《我爱这土地》。解读诗歌爱国主义主题,深度挖掘诗歌思政元素,多角度解读主题,发挥课程显性育人成效。

(二)重生活

重生活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尊重。遵循学生生命历程,关注学生生活,以学生需要为前提,以满足学生成长和个体发展为目的展开课堂教学。在主题教学中设计了“成长烦恼”“生活磨难”“感悟生命”等主题,例如“理想追求”“心灵叹息”等主题中结合社会热点,开展“时代与责任”“个体与社会”等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做有理想追求的新时代有为青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创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怀揣中国心、畅谈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做有传统文化情结的新时代文化传承者。通过辩论、感悟、畅谈等方式开展充分讨论,带动学生感悟青春,体会生命。通过志愿服务、到岗实践等活动,提升严谨态度,磨砺从师本领,锤炼意志品质。《热爱生命》一课的设计,紧扣当前时代热点,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同时结合时代逆行者,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三)重职业

以职业精神为引领,从学生未来职业角度强化对经典的基础文本阅读、内涵意义的理解与情感价值的内化,即依据专科生阅读实际、阅读兴趣,尽可能制定满足符合专业特征的阅读文本,充分挖掘思政点,渗透职业理想、专业精神和敬业美德教育,在美文欣赏中融合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与职业性。针对师范生,特别创建教育主题单元,融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分为“初为人师”“名师风采”两个章节,依托经典阅读及书评写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育理想”“专业精神”和“职业美德”等话题,感受名师风采,激荡青春理想,提升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增强职业自豪感和对名师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立志教育事业。

二、科学设计思政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高校通识教育要有灵魂,要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如何有灵魂?准确把握方向,科学设计思政教学目标,就是课程建设的灵魂。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性特征典型的课程,将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政治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激发社会责任感;渗透专业精神、职业理想、教育情怀,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引导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改善学习方式,启发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以及自律、自强、自学意识,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即促成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完善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一)落实教学目标,全方位、系统化挖掘思政元素

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细化思政育人目标,并将其渗透到具体的教育内容中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置于“情感价值目标”的范畴,为强化育人实效,细化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科学设计思政融入点,课程全方位、系统化挖掘思政元素。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深度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育人元素,使学生在经典学习中充盈文化底蕴,建立文化自信,培育中国精神,发挥“以文育人”显性育人成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深度挖掘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公民美德等思政元素,引案例、促思考、育德行,激发课程隐性育人功能。以专业标准、校史校友、校园文化为特色,选树师德楷模、校园故事、身边榜样,深度挖掘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教师岗位中职业道德思政元素,学榜样、修师德、强素质,发挥特色育人成效。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极光新闻、校园新闻等为渠道,深度挖掘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政元素,聚人心、扬正气、树典范,发挥时代育人成效。

课程依托线上教育平台面向学生全程开放,并时时关注社会热点,追踪学生思想动态,动态调整案例资源;鼓励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案例、寻找榜样,参与案例资源共建,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师生共建的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真正做到寓德于教、寓德于学。例如,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课程将《无衣》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第一课,课前推送《开学第一课》,紧跟时代脉搏动态调整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特点,蓄势课堂教学。课上以激昂的乐曲、战疫的图片等从多种音视觉冲击课堂,扩大教学容量,营造课堂氛围,激荡家国情怀。课后以战“疫”中涌现出的大爱情怀、家国担当、英雄精神、高尚品质等教育影响学生,深耕家国情怀,传递正能量。

(二)围绕目标达成,多维度、立体化设计教学活动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通识课,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责,为将课程思想道德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落地,首先需要着眼于课程活动的整体设计。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阅读+写作+实践”三模块主题教学,聚焦学生的文化人格、职业人格、终身学习,确保思政元素育人,设计了“读—写—用”三阶梯能力训练,研究岗位需求,内化思想政治训练。打造面向岗位、面向职业、面向未来的开放式语文课堂,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人文学养的双重提升,对学生专业学习、未来职业发展,以及实现人生价值起到重要作用。贯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营造三维教学空间,凸显课程思政体系育人作用,全程全员全方位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其次,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设计层层深入的价值情感引领,从而推动课程思政的推行,化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实际活动中,真正做到寓德于教。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内容渗透思政目标,如为达成《定风波》“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素质目标,设计了三个学生活动不断强化:课前搜集整理苏轼生平,尽可能捕捉苏轼人格的相关信息,如卓越的才华、坎坷的仕途、乐观的精神、逆境中的豁达等;课中分析诗句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寻找豁达的诗句,并与《临江仙》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黄州时期的苏轼;课后延展,以“苏轼人格魅力”为题,引发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完善人格。

(三)改革教学方法,体系化、创新性改革教学模式

在文学翻转课堂的背景下,引入线上丰富教学资源和思政案例,以问题导学构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辅以探究法、讨论法、案例法等。通过“导—激—析—探—引—拓”六步,链接线上线下,贯通课前—课中—课后,形成“话题引领—主题探究—拓展提升”三环教学。通过任务检测、微课导学、主题探究等环节,形成“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流程,将思政育人贯穿于学生任务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小组自学、合作讨论、成果展示环节,搭建“一起学—互助学”学习社群,倡导在研讨中巩固知识、质疑中提升能力、合作中增厚学养。利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架构课程体系,发布学习任务、推送资源、以话题引导探究,以测试检测效果,以互动增强参与度,以作业延展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

以《垓下之围》为例,教师课前创建“你是否喜欢项羽”等话题,引发思考,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关于项羽的学习视频和案例,引导学生对英雄进行全面了解。课中针对“项羽是英雄”的疑问,分析形象,师生共同解决疑问,利用学习平台上传抗疫视频、新闻链接等,结合抗疫热点,师生再“疑”,讨论“最美逆行者和项羽,谁是英雄?”。课后延伸讨论,撰写评论短文。翻转课堂为课程思政案例的大量呈现、话题的展开提供了可能,有效地拓展了思政教学内容,深化了思政教学深度,活跃了思政教学方式,增添了课程思政的趣味性,实现了思政教育化育无形、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关注情感价值,改革课程考评内容

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情感价值的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不能只限于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的终结性考核,更应关注学生动态的、情感深层的变化。课程考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增设思政引导板块,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考核。关注学生生命历程、学习生活,通过发表观点、撰写心得体会增加对学生情感认知变化的评价。如在“感悟生命”主题阅读时,在文本解读之后,引入《武汉加油》的视频案例,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同时结合时代逆行者,课上学生畅谈生命价值,课后完成《致敬抗疫英雄》的征文撰写。

二是增加课程思政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合,通过课外活动、到岗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激发情感价值认同,内化能力和修养。例如在“家国情怀”“理想追求”“挚爱深情”等主题阅读后,设计“校园朗读者”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爱国”“青春”“理想”“追求”等主题中任选作品,自行编排朗诵作品,一方面可以锤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经典作品的诵读训练活动中,更可以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情感,厚植爱国情怀,激荡青春梦想,将思想道德教育如盐入水般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三是增加过程性、成果性考核比重,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思想感悟、学习反思的考核,全面科学评价育人效果。如《项羽本纪》一文,关于项羽的英雄解读和兄弟情义的对比辩论,使学生在反驳中学会反思,并将学习反思转化为文字。

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大学语文中引入思政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利用文学经典作品中高贵的人格、睿智的人生、高妙的情感润物无声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自觉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浸润。大学语文作为以语言教化人、熏陶人的学科,应始终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的“立德树人”理念,持续挖掘思政元素,深化育人思想,努力打造有价值引领、有和谐氛围、有情感温度、有时代特征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