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2021-12-02 16:25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陈伟清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阅读教学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伟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这一词语逐渐成为人们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语文课程来说,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基础的素养,包括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认识、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养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其他人文素养的养成等内容。这些基本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并有所提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将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目标中,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重新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规划好课堂教学活动,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策略,让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流于形式,而是能够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

一、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开展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不同的学科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同,因此体现出来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有所不同。核心素养的概念非常复杂,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主要可以从语言、审美、思维和文化这四个层面来解释。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性,通过有效的手段能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阵地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做好阅读教学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哪个版块的内容教学,教师都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来开展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发挥阅读模块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各个阅读教学活动和环节中。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能力发展,这也充分说明了现代教育的更高要求,教师的作用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发挥有效的作用来帮助学生习得各种知识并获得各种能力。对于阅读版块的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阅读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和技巧。阅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和读写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就会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品质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些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阅读批注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一定的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以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大,自己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较差,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非常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阅读平台,让阅读课堂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而教师则发挥自己指导者的作用。比如,在阅读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标记出来,对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都可以标注出来,在课堂上可以提出来,向教师寻求帮助。阅读批注能够实现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经历,从而实现更高效的阅读。批注实际上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动手,而动手先要动脑,这能够让学生有目标地去阅读,有效减少阅读的盲目性。

(二)巧设疑问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思维提升与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以往人们一直认为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学生只要能够熟记相关的语言知识,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语文学习成绩。实际上,任何学习的过程都会伴随着思维的发展,而通过针对性的引导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层思维发展。学生在构建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需要思考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思考能够有效促进思维发展,而疑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要善于提问,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不仅要从文本出发,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能力现状出发。

比如在学习《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导向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第一,这篇叙事散文写了哪些人和事?第二,桃花心木这种树特别在哪里?第三,种树人奇怪在哪里?对于这几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找到答案,不知道怎样回答,教师就可以提出更加细致的问题来为这几个问题做好铺垫。比如对于“桃花心木特别在哪里?”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描绘桃花心木的。通过设计这样递进式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同时还能教会学生要通过课文中的句子来对人和物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对于“种树人奇怪在哪里?”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种树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怪的行为?”引导学生对种树人的行为进行深度分析,分析种树人的行为和思想,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总之,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精心设计疑问,充分发挥问题的启发性、导向性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文章文质优美,构思非常新颖,非常富有想象力,教师在上课时要以读为本,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材中有很多写景的文章,描绘出来的景象充满诗情画意,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优美的语言出发感受景物的特色,感受语言本身的美感以及描绘景物的美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根。而课堂教学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和号召,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出一份力。教师要适时渗透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并且让传统文化不断影响和熏陶学生,让学生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并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师要充分挖掘阅读文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时,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伟大的母爱和伟大的父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度挖掘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从父母对子女的爱出发来加强感恩教育,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更给予了我们深沉的爱,应通过感恩教育来教会学生感恩。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介绍我国“二十四孝”的故事,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科学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师要深度分析阅读文本的内容,挖掘阅读文本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借助强大的互联网来搜集相关的内容,将其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都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师要深度挖掘课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并以有趣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这些文化知识,让语文课堂的知识更加丰富。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文化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民间神话故事或者成语故事,利用课前的五分钟轮流让学生分享,通过这种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传统文化知识,并在课堂上向其他的同学分享。

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阅读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机会,指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