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2021-12-02 16:25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甘棠中心小学刘泽义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深度教师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甘棠中心小学 刘泽义

数学是小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用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发展,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会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一、通过情境深度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深度学习的动力就会越足,进而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创新思维。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带动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高质量学习数学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

比如,“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部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本身也比较乏味,教师直接依托教材讲述,不仅较难调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借用信息技术,将立体图形的平移、旋转过程及对称轴,以立体生动的3D课件方式展示在课堂上。授课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交流:“生活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身上的图案都十分动人,比如可爱的瓢虫、蝴蝶,它们背部的图案还十分相称,其实这些图案还有一个共性,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是什么共性呢?”当学生产生好奇心,回答教师“想了解”后,教师再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立体图形从一处平移到另一处位置的过程。图形旋转后,有趣的视觉效果及对称轴在图案中的性质内容,会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刺激。相比教师仅是让学生对比插图来学习和分析,3D课件使数学知识更加立体、生动。此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当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有哪些变化?”以此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透过问题的表象去看其本质,进而快速认知平移的特点,抓住知识点。教师再结合课件,让学生对图形的旋转、轴对称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在视觉感染的影响下积极探索,从而有效掌握这部分数学知识。

二、借助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深度探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水平正处在发展时期,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潜力。教师要注重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度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深思熟虑,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步骤,并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实践,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主动去深思,才会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时,为了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吸引学生深度思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入一个相对简单的统计案例:“学校要举办运动会,班级中参加短跑的人数是15人,参加跳远的人数是10人,参加接力赛的人数是8人,要怎样来整理这些数据呢?”当学生可以准确回答教师,将运动项目名称、参与的人数制作成统计表形式的准确答案后,教师引入深层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十人一组,之后再导入案例:“收集小组内同学的生日,并加以整理,同时统计出在不同季度出生的同学人数,总结同学的生日在哪个季度出生的最多。”以此激发学生之间调查彼此的生日,并应用之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制作成统计表,通过统计表深度分析数据。当每个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教师再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提交学习成果,教师再对其进行检验,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基本掌握这部分知识。接下来,教师再提炼其中的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和分析,有效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同时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度理解数学知识,并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通过生活实践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数学源于生活,教师要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积极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去生活中检验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激发学生深思,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这可以让学生奠定牢固的数学知识基础,并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会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乏味感,让学生拥有全新的学习感受,进而喜欢深度探索。

比如“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生活中处处可见,为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掌握度量角的方法,教师可以先结合生活图片让学生先对角的概念有所认识,再传授学生度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此环节需要注意选取生活图片,贴近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并不是大众生活视角,是学生能够接触到,或是在脑海里已有初步认知,这样才算真实有效的生活图片。接下来,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深度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图片展示在课堂上,并提问学生:“同学们,通过观看图片,可以发现每种物体都有具体的角度,那么它们的角度数具体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一探究竟呢?”之后,教师再引入角的度量知识。当学生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再让学生分别拿出一张长方形白纸,并让学生对折,此后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度量工具去量出其度数。当学生可以准确度量出90°的正确答案后,教师再将直角的概念传授给学生。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折出不同的角,并让学生去对其进行度量,促使学生积极去深度探索数学知识,并扎实掌握数学知识。

四、纠正错误习题促进学生深思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需要教师强化学生深度思考的意识,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才会让学生用心去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达到让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引起学生注意的途径,除了教师应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还有一种有效途径是教师通过纠正学生错误习题来引起学生高度注意,进而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深度学习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与此同时,也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深刻记忆有关的数学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计算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度学习和扎实掌握这部分计算知识,完成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检验,教师可以先列出练习题“4+5×6+18÷6=?”让学生去练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尤其是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最好是让学生练习时先养成无论题目简单与否,都要列出详细计算过程的好习惯。比如有一些学生的结算过程是(4+5)×6+(18÷6),显然易见,学生没有对运算法则进行深度理解,没有掌握乘除运算和加减运算混合时的运算顺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乘除法在混合运算中,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应该依照什么法则来计算呢?”让学生分辨题目是否有括号,没有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此来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同时也会有效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当学生充分理解并准确回答教师“应以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的顺序来计算”的答案后,教师再通过练习题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并充分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同时有效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深度。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充分投入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中。并且,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深度思考和探究,让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断提高知识水平。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深度教师
最美教师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