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从幼儿发展角度出发

2021-12-02 16:25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渡中心幼儿园阮东方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幼儿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渡中心幼儿园 阮东方

综合材料的运用最早源于成人艺术世界。艺术思潮的变化引起艺术教育的变化,其中也包括幼儿美术教育。综合材料的运用带来新变革与新的生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艺术教育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综合材料的运用,凸显了探索和运用材料是幼儿阶段艺术创作领域的重点,符合幼儿阶段孩子的特点。他们对特殊新鲜的美术材料和美术工具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能更好地进入美术世界。同时,综合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美感,能带给幼儿不同的审美体验、感受、表达,彰显幼儿美术教育的内涵,保护幼儿对事物质朴、纯真的看法,提升幼儿美术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

一、综合材料的运用激发了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与参与的兴趣

艺术源自探索,融于生活。综合材料的运用,让生活中的各种材料都能成为创作的对象,幼儿身边的一花一树皆是引发创作灵感的源泉。爸爸的剃须膏、妈妈的丝巾、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各种材料都能够引发孩子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如在“美味茶点”活动中,孩子坐在漂亮的餐桌旁,吃着他们喜欢的饼干、巧克力、棉花糖,享受着食物带来的甜蜜感受。嘴里的美食还成为幼儿的美术符号,拼摆出一盘盘充满故事的画面,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表达。这让孩子享受到了生活中的艺术,有利于萌发对生活、艺术的热爱。

综合材料的运用丰富了幼儿的创作空间与环境,让孩子有了更加自由和宽松的活动天地,打破了只能在桌子上进行美术活动的想法,能将更多的空间还给孩子。水泥地、瓷砖地、沙池,这些都成为孩子美术创作的天地。一把装满各种颜料的水枪与水泥墙壁,孩子在喷射游戏过程中,就能感受到颜色流淌融合之后的美感和游戏的乐趣。这样的创作空间更加自由和无拘无束,让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有利于发现美术的玩味。综合材料的运用让幼儿有了丰富的创作材料、多元的创作空间、更多元的艺术表现,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挑战和趣味。

二、综合材料的运用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力孩子从刚出生就有了,他们观察父母的行为、语言进行模仿学习,但是如果不予支持引导,长大之后,他们看到的世界没有独到之处,在他们眼中世界都是一样的。美术活动是发展幼儿观察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综合材料运用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

首先,当孩子接触一种新的材料时,要对新材料进行观察认识。3—6岁幼儿处于感官运动阶段,他们会调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艺术材料。他们会认真地观察新材料的材质、形状、特性,用手去感受它的材质、肌理,会去闻材料的气味从而更好地表现。这能让孩子更深层次更全面地感受、体验表达对象,更好地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其次,为了创作艺术,儿童首先必须有他们想要表达出来的所感、所思或者个人体验,在这些个人动机的作用下,儿童最终能使用综合材料来再现他们的认识和体验。就像成人艺术家一样,儿童希望其艺术作品能够刻画出人物、物体和事件中最为突出的方面。也就是说,他们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去表现,这也建立在充分的观察基础之上。如孩子在选择表现“机器人畅想”时,他们选择了带有金属感的螺丝钉、贴片,表达他们对机器人冰冷的材质理解,选择五彩电线表达对机器人造型的理解。活动中,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也能很好地将材料与表现对象进行匹配和表达。

三、综合材料的运用降低了技术难度,凸显幼儿造型能力与艺术表现力

在单一材料的美术作品中,幼儿对于创造仅仅依赖线条和图形组合。这就对创作者有了较大的能力要求,也就是对孩子的技能技巧有比较高的要求。当综合材料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借助材料原有的材质、颜色、形状、肌理、形态去表现。幼儿可以通过拼拼摆摆去完成造型和整体设计,通过不断调整、操作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在降低技术难度的同时,更加能让孩子的造型能力与艺术表现力得到彰显,也更加容易获得艺术的成功体验。如“神奇的丝巾”中,中班的孩子通过观察丝巾飘落在地面上的形状,进行现象、联想,并利用教师和自己共同准备的辅助材料进行进一步的造型和创造。在拼摆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根据看到的实际作品不断地调整完善,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和修正的机会。这样的美术活动让孩子无障碍地去表达,没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不会”,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造型、表达世界中,享受着美术带来的乐趣。

四、综合材料的运用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艺术学习创造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美术活动应该在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材料又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达思想、思想创造的媒介,不同的材料蕴藏着不同的潜在价值,同时也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创作模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在活动中,幼儿会对材料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对材料进行探索、认知、了解,在此基础上,幼儿对材料有了更多操作、摆弄的机会,这个过程,孩子会对材料的使用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创造。例如,利用锡纸可撕贴、易塑性、金属色等特点,撕贴出各种作品,如“跳芭蕾的舞者”“美丽的银饰”等,多么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充分地对材料进行了创作,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和合理想象能力。

其次,在综合材料美术活动中,还包含幼儿对创作对象创造性的表达。毕加索曾说:“我画物体的形状是根据我所认为的那样,而不是根据我所看见的那样。”艺术的表达是个性的、独特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们对表达对象有着各不相同的认识和态度。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常常出现大家的表达结果雷同的情况。当将综合材料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去表达,选择、组合的不同呈现出他们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认识、表达。综合材料的运用真正让孩子得到了表达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极大地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综合材料的运用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感受,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智慧

幼儿的审美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没有被很好地开发。综合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唤醒幼儿沉睡的审美感受,使他们与生俱来的审美灵感在瞬间得以闪现和爆发,审美智慧和能力得以培养、彰显和迁移。

首先,综合材料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美感,能给予孩子不同的审美感受。材料在幼儿艺术创作中,不只是操作对象,各种综合材料自身就有其特殊的美感。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在艺术表现当中有着自己的美。如钢铁给幼儿一种冰冷强硬的冷漠感,植物则给人带来朴实温和的亲切感,常见的布料显得随和容易接近。材料的肌理美可以让画面产生可触摸的艺术效果,材料的空间形态美、色彩美都能给予孩子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当孩子面对多彩的羽毛时,它的柔软轻盈、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木片、叶子、石头的纹理,能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美。

其次,利用综合材料创作的艺术品更是给了孩子更多元、更丰富的审美体验。美的欣赏感受是独特、个性的,也是多元的。综合材料作品是他们交流和探讨的主要话题。当“奇异木头城”的作品呈现时,孩子们纷纷发出赞叹:“那是木片和木屑染色做的太阳,小树也是。”“房子也是木头做的,它们有的大有的小,太有意思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用心去体验、感受美,丰富了幼儿的审美层次,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感受,提升了幼儿审美能力,迸发了孩子的审美智慧。

综合材料是幼儿发挥想象、探索事物、尽情创意的载体。生活中、自然界中所有的东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都可以成为孩子美术创作的造型材料。综合材料的运用让幼儿更加喜爱艺术创作,体验创作艺术的愉悦,让幼儿的美术活动生动、有趣、有生命力,丰富幼儿美的感受、体验,提升幼儿美的智慧。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