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12-02 23:05王俊仙天津海滨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天津30028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类似物拉米夫定卡韦

王俊仙(天津海滨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天津300280)

慢性乙型肝炎即慢性乙肝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半年以上,肝脏发生炎症性改变的疾病,呈全球性流行,在我国病毒性肝病中80%左右为乙肝[1]。HBV感染机体后,可侵入肝细胞,部分进入细胞核内,对正链裂隙区进行修补,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并以此为模板,转录为mRNA进行复制。目前治疗慢性乙肝主要通过抗病毒为主,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干扰素包括长效与普通干扰素,易受HBV基因型影响,且对HBV DAN抑制作用较弱,因此,主要以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为主。核苷酸类似物口服方便,包括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替诺福韦酯等,均可抑制HBV复制,延缓肝脏纤维化,延长患者生存期。

1 干扰素类

干扰素-α(IFN-α)抗病毒作用广泛,并且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病毒变异及耐药情况较为少见,但存在的不良反应较多。袁春旺等[2]研究表明,加用聚乙二醇IFN-α-2a的观察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清除率为3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30%,HBVDNA转阴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55.00%。王宝丹等[3]研究中40例接受IFN-α治疗的患儿血清HBsAg转阴率为40.00%,HBV DNA转阴率为77.50%,显著高于30例接受胸腺肽治疗的10.00%、3.30%,说明IFN-α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显著。对于年轻患者、初次抗病毒或短期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IFN-α治疗。另外,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考虑选择聚乙二醇IFN-α-2a,该药物是在IFN-α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延长药物半衰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注射频率。

2 核苷酸类似物

2.1 阿德福韦酯 阿德福韦酯属于单磷酸腺苷核苷酸类似物,为一线抗HBV药物,可持续抑制HBVDNA表达,减少HBV复制,达到治疗的效果。梅洪建等[4]对157例慢性乙肝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6年,HBeAg转阴率达91.26%,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45.63%,但治疗期间血肌酐升高22例,低磷血症46例,说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肝炎的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较高,但长期使用易发生低磷血症及肾功能损害。苏倩等[5]研究中,5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48周时,HBV DAN转阴率为76.60%,ALT复常率为70.21%,均高于单独使用干扰素的对照组23.91%、39.13%,说明阿德福韦酯可抑制病毒复制。阿德福韦酯口服后转化为双磷酸阿德福韦,可终止HBV-DNA链的延长,终止DNA复制,同时可与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对HBV-DNA聚合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但应在使用中需监测血磷、肌酐水平。

2.2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属于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作用靶点为HBV DNA的反转录酶与聚合酶,能对病毒转录进行有效抑制,并阻断HBV DAN延伸。曹卫华等[6]研究中,对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HbsA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33例达检测下限,3个月以上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criptase,ALT)正常者43例,说明恩替卡韦可直接抑制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复制。侯丽娟等[7]研究表明,80例慢性乙肝患者口服恩替卡韦48周,治疗有效率达85.00%,在治疗12周开始,患者血清HBV DAN水平呈下降趋势,说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具有显著疗效。恩替卡韦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对慢性乙肝进行治疗,但过程中应注意嗜睡、疲劳、头晕等不良反应。

2.3 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对HBV抑制作用较强,进入受感染细胞内可转为为三磷酸拉米夫定,对HBV聚合酶起到抑制作用。郑建铭等[8]研究中,比较36例服用拉米夫定于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短期生存率,结果显示,拉米夫定组患者7d生存率为94.00%,恩替卡韦组为70.00%,拉米夫定组7d生存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说明与恩替卡韦相比,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1周生存率更高。陈若雷等[9]对122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加用拉米夫定的56例患者治疗48周后,血清HBV DNA转阴率达85.71%,HBeAg阳性转换率为25.00%,高于对照组69.64%、10.71%,且谷草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拉米夫定能有效抑制慢性乙肝患者HBV复制,并改善肝功能。拉米夫定不仅能对前基因组RNA向负链DNA反转录进行抑制,阻断HBV复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起到持续抑制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

2.4 替诺福韦酯 替诺福韦酯口服后可水解成替诺福韦进入细胞内,并磷酸化形成替诺福韦二磷酸,参与HBV DNA链合成,阻止DNA复制。潘家超等[10]研究表明,25例使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48周后,HBV DNA(1.00±0.65)lg拷贝/mL显著低于使用阿德福韦酯的对照组(1.84±0.61)lg拷贝/mL,血清ALT水平(29.6±8.0)U/L低于对照组(34.3±7.2)U/L,说明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能有效抑制HBV DNA,并降低ALT水平。姚仲彩等[11]对101例采用替诺福韦酯与55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48周的患者进行比较,ALT复常率分别为93.10%、90.90%,HBeAg转阴率分别为19.80%、12.70%,说明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与恩替卡韦相似,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替诺福韦酯对HBV逆转录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形成替诺福韦二磷酸后,由于其缺乏3’-OH基团,因此可对病毒DNA延长起到阻断作用,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但由于该药物需经肾小球排泄,因此在使用时,应评估患者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情况决定给药量,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

3 联合用药

对于干扰素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患者,可考虑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如慢性乙肝患者HBeAg阳性,经IFN-α单独治疗24周时,HBsAg定量≥20000U/ml,或HBeAg效价≥100PEIU/mL,则可考虑联合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治疗;对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可考虑联合IFN-α使用[12]。另外,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或基线HBV DNA较高者,可考虑核苷酸类似物之间联合使用,选择药物的原则以耐药位点不重叠为主,如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等。

4 小结

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HBV,延缓疾病进展。抗病毒药物中IFN-α及核苷酸类似物均可稳定患者病情,延缓患者肝硬化进程,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病毒性应答、病毒耐药等,尤其是耐药变异后会对前期治疗效果造成抵消作用。对于选择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注射治疗时间较长,且药物保存要求严格,易造成生活不便;而核苷酸类似物给药方便,患者耐受性与依从性均较好,但对于肝肾功能异常、儿童等特殊患者,治疗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类似物拉米夫定卡韦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胸腺肽α1提高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干扰素α—2a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耐药变异特征分析
点击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