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家认知视角的跨界创业生成机制研究

2021-12-02 03:19杨大鹏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跨界企业家战略

杨大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浙江 杭州 311112)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旧动能转换。伴之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迭代,原来的商业模式、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都受到巨大冲击,传统企业的资源能力优势难以为继,企业转型发展的压力也日益增长,对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火热的浙江影响更甚。从实践来看,许多企业主动把握新的经济发展机会,整合外部资源,在资源能力约束条件下跨界发展进入新产业,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进而获得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通过跨界创业以满足综合化、复杂化的市场需求,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此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推动企业跨界创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跨界创业的企业家面对环境挑战快速完成思维转变,特别注重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敏锐地抓取外部环境机会,整合外部资源从而实现跨界创业和转型发展。而一部分企业家故步自封坚守传统产业不敢变革,或满足于短期利益而没有动力变革,均因企业家认知凝滞导致战略与环境不匹配而绩效落后。在多变、快变的环境下,企业家认知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转型成败的核心在于企业家认知的适时转变以适应环境要求。此外,企业家认知对企业跨界创业中的相关资源配置、决策制定等均有重要影响。因此,从认知视角出发探索企业跨界创业的生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经济转型和技术变革背景下企业需要开展跨界创业以实现转型发展,其背后的关键支撑是企业家认知变革,企业家如何调整自身认知以保持企业战略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动态匹配成为重要研究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企业跨界创业是什么及从何而来”问题,关注企业家认知与跨界创业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将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行动框架和策略指导,对企业经营战略调整也具有指导意义。

一、跨界创业的概念及内涵

跨界创业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献中关于公司创业、跨界搜寻研究,是研究跨界创业的概念内涵演进逻辑的基础。跨界创业的研究源于公司创业内涵研究。创业研究在分析企业创立和成长规律的过程中,基于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创业资源、条件和创业行为的差异,研究开始关注公司层面的创业活动。公司创业是企业所有创新、更新和风险投资活动的综合,包括在现有组织中开展新业务和通过核心经营理念的更新来实现组织转型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发和新业务拓展等。

跨界这一概念在学术界比较常见的包括跨界搜寻和跨界思维。跨界搜寻是企业跨界创业的基础,指企业在动态环境下获取差异化外部知识元素,以实现企业战略行为与外部环境动态匹配。跨界主要包括产业、地理和组织三个维度的边界跨越,产业边界跨越关注价值链上的知识、技术和产品等职能环节边界;地理边界跨越关注市场拓展中跨越地域、文化甚至国家的边界,组织边界跨越关注组织与外部联盟伙伴之间的交流边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者开始关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边界跨越和融合。

从实践观察来看,浙报传媒在纸媒生存困难的大环境下,利用其自身在报纸和网站运营领域积累的基础用户数据,推出新媒体、游戏和电商等业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逆势增长;解百集团在实体零售受到电商冲击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在客户需求分析和客户理解能力上的优势,实施“零售+”战略,跨界进入医疗、体育等产业,推出Medical Mall“零售+医疗”模式。在经济转型和新兴技术应用双重背景下,企业通过战略性的跨界创业成为企业转型发展、探索新的增长点的重要路径。

跨界创业是基于商业实践涌现的概念,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推进,公司创业的内涵和形式也在拓展,跨越边界的公司创业行为即跨界创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者认为跨界创业是指在原有组织边界之外的创业决策、过程和结果。通过嫁接外行业价值或直接进入新行业的方式进行创新,制定出全新的企业和品牌发展战略,让原本不相干甚至对立矛盾的业务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获得新增长点。跨界创业的表现形式为企业跨产业、组织或地理边界的多元化经营,其关键在于通过跨界信息搜寻和资源整合以利用或构建创业机会,从而实现商业逻辑转变和企业转型发展。跨界创业可以突破企业现有资源条件约束,通过企业家的机会感知与创新能力构建来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二、企业家认知及其对战略影响

近年来,认知视角越来越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视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考察企业家认知,其中静态视角关注企业家知识结构特征;动态视角关注企业家认知过程。企业家认知是在对机会评价、企业创立和成长等事项进行评估和决策时所采用的知识结构,是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进一步的研究从动态视角出发,认为创业者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应该在企业家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关注认知模式和过程的作用。

企业家认知结构研究。认知结构是管理者应对外界环境刺激和制定战略决策的基础,可以通过认知地图方法进行刻画,主要特征维度包括复杂性和专注性。其中,专注性是指企业家的知识结构围绕几个核心概念而建构起来;复杂性的指企业家知识结构中战略、环境、组织和绩效等不同概念的差异性和一体性。专注性与复杂性并非对立面,专注性关注知识结构的深度,专注性高说明管理者知识结构中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较为深入;而复杂性关注知识结构的广度,复杂性越高说明管理者的知识面很广且可以将这些不同的知识融合加以运用。

企业家认知模式研究关注其企业家行动。认知模式是指个体组织、表现和处理信息的偏好和习惯方法,主要包括直觉式(intuitive)和分析式(analytic)两种基本的认知模式。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注意力聚焦和意义建构两个环节。注意力聚焦是对外界信息的扫描过滤;而意义建构是对外界信息解释。注意力配置是指决策者把自己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配置给予决策相关的刺激因素的过程,包括对刺激因素的关注、编码、解释和聚焦。因果逻辑则是企业决策者感知到的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企业制定决策的主要基础,因而会对战略决策的制定、理解和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创业研究微观化趋势的加强,创业研究从关注创业过程中的行为理性逐渐深化为创业者的认知理性,致力于归纳并识别具有共性规范和合理性的创业认知和决策特征进而探索其对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

企业家认知的影响研究。企业家认知与创业决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在积累足够的经验以后,其大脑的深层认知结构就会自动影响其决策行为。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认知对企业国际化发展、技术创新、战略反应速度和动态能力等战略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相同环境下认知差异会导致感知和采取的行动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将个体感知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与客观环境结合起来考察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企业家认知的影响模式研究。不同于完全理性的决策方式,有限理性下的战略决策是基于现有管理认知结构,而非理性的精确计算的。企业家认知影响决策制定有以下几种模式,类推模式关注战略决策者根据自己熟悉的情境处理新问题的认知模式;心智试验模式是战略决策者依靠其现有的演绎和归纳认知推理,提出假设来解释已知的事实,进而推导出最贴近认知结构的解释;解释模式即战略决策者通过以往的经验、直觉,就某一个问题勾勒出心智草图,并利用这个心智草图来指导行动;认同模式认为组织认同对企业战略决策产生约束作用,使组织成员倾向于按照与组织认同一致的方式来关注和解释外部事件,并以此行动逻辑进行决策;想象模式认为企业家想象在企业创业战略和创新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靠创业者本身直觉式的认知而非外部力量引发了市场破坏和变革,通过试验、学习、适应和机会创造等一系列演化过程影响企业创业决策。不同情境下企业家认知会采用差异化的认知模式发挥作用。

三、研究框架:企业家认知与跨界创业的关联机制

现有研究关注了企业家认知与企业创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但是跨界创业是产业实践发展催生的概念,由于对实践的差异化解读,且与战略创业、多元化战略等概念相近,导致对跨界创业内涵的认识差异较大。与此同时,跨界创业与实践关联的紧密性决定了这一概念内涵具有演变的特点,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跨界创业的意涵也将发生改变。已有研究对当前“互联网+”新情境下,产业融合发展之势日趋,企业跨界创业的内涵研究尚未展开。与所有创业活动一样,跨界创业也需要机会、资源和团队等要素支持,跨界情境下的核心创业要素需要进一步清晰识别。

跨界创业研究源自公司创业,现有研究对公司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战略资源等,少数对管理者的影响作用的研究也局限于领导者行为和领导力等,缺少对深层认知因素的考察。企业跨界创业是一个涉及创业机会搜寻和资源能力获取的复杂活动,需要面对不同产业、地域和文化带来的挑战和要求,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家认知因素的影响,考虑新商业机会与已有资源和能力之间的权衡问题。本文将基于这一理论渊源,探索建立企业家认知如何触发企业跨界创业,基于理论分析初步构建以下理论框架。

图1 企业家认知与企业跨界创业的关联机制

企业跨界创业是跨越时间、空间和产业边界的行为,必然受到企业家认知的影响,企业家认知需要关注静态的认知图式和动态的认知模式,综合考虑企业家认知对企业跨界创业的影响。一是企业家认知图式与跨界创业行为。从静态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地图开展一般特性分析、影响因素和被影响因素分析及回路分析,进而从企业家认知图式的核心概念、主导逻辑和结构特征等方面出发研究企业跨界创业的认知图式特征;二是企业家认知行为与跨界创业行为。基于认知动态视角,可以从认知模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分析企业家的认知行为特征,进而识别出类似“直觉式/分析式”“印记型/反思型”“探索导向/利用导向”等维度的认知行为特征。

四、研究结论和展望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结合实践观察明确了企业跨界创业的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家认知与跨界创业之间的关联机制,为从认知视角探讨企业跨界创业的生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贡献。当然,本文仅仅是从理论视角构建了这一研究框架,后续需要进一步明确概念及其测量,开展相应的案例分析或实证研究。

展望未来,未来的研究可从认知、资源多视角建立企业跨界创业的研究框架。从企业家认知结构特征(包括复杂性、专注性、主导逻辑等)和认知行为特征(包括认知模式、信息处理模式、认知导向)等因素出发,考察对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团队等企业跨界创业关键要素获取的影响机制,进而考察队企业跨界创业影响,构建“企业家认知-跨界创业关键要素-企业跨界创业”的研究框架。

猜你喜欢
跨界企业家战略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对话“疫线”企业家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跨界通平台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