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2021-12-03 17:48欧阳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8期
关键词:素材习作教学兴趣

欧阳娜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的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可目前的现状是,提起写作,学生“怕”,教师“忧”。本文就如何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拦路虎”,让作文不再成为教师和家长的“心病”进行浅谈,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兴趣;素材

一、开阔视野,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之所以空洞、枯燥、无新鲜感,归根到底是学生平日没有细心观察生活,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注重积累所致。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善于捕捉。如此,写作素材自然就会丰富起来。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生活是作文之本。”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在阅读中积累

书籍是学生学习知识、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笔者在班里建立了一个“读书角”,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科普读物、少儿杂志、中外名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既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又丰富了写作思维。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华之作,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突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在结构上还运用了总分的形式,这些都是我们在习作中可以借鉴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通过读、想、体会意境等方法,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写法的精妙,从而受到熏陶,感悟写法。

二、课堂导学,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习作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语文教师的指导有直接关系。题目一出,不导则写,对多半学生来说是件“苦差事”。因此,指导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可等闲视之。

首先,应指导学生如何拟题。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笔者告诉学生,题目可以引诗句,可以用修辞手法,可以设悬念,等等。总之,题目一定要“新”,要有吸引力,让别人看到题目就有读下去的欲望。如,在写滑冰这件事时,用了《“摔”出功夫》为题。这些习作的题目都摆脱了老标题的影子,有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引导学生选材。生活多姿多彩,它是学生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选择出来的材料要有典型性,有说服力,让学生的习作“出彩”。比如,写学校,一般学生都会写校园的景色如何美丽。这样,文章就没有新意了。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着手,新意就有了。有位学生写校园,通过不同的声音联系到当时所发生的情景,这样不仅写出了校园的风貌,还把校园写活了。

再次,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笔者在指导学生时经常会通过造句、扩句、比较句子等方式,使学生在观察中有所感悟。如,“小河流淌”“小河静静地流淌”“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地流淌”“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地向远方流淌”……引导学生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要适当地加修饰的词语。

一堂习作课,教师能适时地引导,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我要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就不愁写不出好的习作来。

三、教材融入,多项训练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会根据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一)仿写。在教《匆匆》一文时,文中有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看能不能从自然界其它景物中概括出它们的变化。有的学生写出了如“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等句子。

(二)续写。在教《穷人》一文时,笔者让学生续写收养两个孤儿后,渔夫一家的生活会怎样。有的学生写: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他们的七个孩子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优异,长大后都有所作为。他们十分孝顺渔夫和桑娜,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也有学生写尽他们的勤劳,但由于当时政治制度的黑暗,再加上多了两张嘴,他们的日子更加艰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三)扩写。在教《学弈》这篇文言文短文时,笔者让学生进行扩写,把学弈时两人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具体的描写。学生都能通过对比写出两人的表现。

此外,还会进行缩写、改写、读后感等片段描写的训练。这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了。

三、赏析品评,交流互动

学生写出了作文,如何评改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前传统的模式是:教师对每一篇习作中的一字一句都进行细致地批改。可这样对学生来说却是无济于事,他们往往拿到作文本后只看分数或等级。因此,笔者改变传统的批改方法。首先,笔者会将写得好的学生习作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先读,再请学生说说它好在哪里:是用了好词好句,还是用了修辞手法,是选材好还是主题好;然后,把写得不怎么好的习作投上去,请大家帮忙修改;最后把作文发下去,采取小组交换评、个人交换评等方式评改。另外,笔者还加强了面批,加强了第二次修改,使学生养成了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文章改好了,还加强了交流,通过欣赏别人的习作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学到了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

以上是笔者在习作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还要在阅读中分析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加强自己的知识储蓄。相信只要我们在习作教学上不断探索,善于总结且勇于创新,那么,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的现象一定会改观,习作教学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責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素材习作教学兴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