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而“立”
——例谈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备课中的应用

2021-12-04 11:14刘长才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范文导图环节

□刘长才

思维导图,英文名为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能有效呈现思维模式,表现记忆、学习、思考等过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还可以在课前环节利用思维导图,其对于备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写作教学课为例,具体阐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的实践策略。

一、研读教材,提炼主题

教师在备课前,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深刻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环节。因此,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一个单元的内容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合理、有层次地呈现和推进这些知识点。教师应通过研读教材,了解一个单元的整体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线索,抓住单元的语言话题和主题意义。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话题是animal,教材向学生介绍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能力,让学生学习运用身体部位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和“There is/are...”“...have/has...”“...can...”等句型,并学习用一个完整的语段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本节写作课是在完成整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基于Checkout time 板块,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话题,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结合实际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本堂课旨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写作策略,同时倡导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引导学生明白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的教材研读,教师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animal(动物),一是friend(朋友),因此教师将本节写作课的话题定为animal,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亦随之确定。另一关键词friend 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利用双线进行教学,以一条内容主线明确“写什么”,一条意义主线明确“为何写”。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如图1。

图1

二、整体构思,扩展要素

抓住本单元的两大关键点后,就可以着手构思本节课的整体框架。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会思考。第一次备课时,教师依托friend一词创设情境,并通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来呈现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并在其中穿插写作策略指导,由学生写自己的动物朋友。

后来,在省名师工作室的培训中,某位专家提到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有位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孩子的宠物丢失了,要写寻物启事。经过对比,教师发现之前的情境创设缺乏真实的意义,作者的情感融入也略显牵强。可见,教师应当多学习、多思考,创设更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

在大情境的支撑下,下一步应考虑“怎么写”。教师将这节课分为三个大的板块,即Pre-writing(写前活动)、While-writing(写中活动)、Post-writing(写后活动)。相应地,思维导图就可以由中心主题向外扩展,形成二级分支,二级分支由骨架式的线条串联而成,关键词就写在线条上(如图2)。

图2

三、以生为本,设计分支

思维导图有了二级分支后,可以进一步向外延伸,从而生成三级分支。在此思路的基础上,教师分块设计教学活动。

(一)Pre-writing:复习旧知,引入话题,进行写作铺垫

1.加强视听体验,引入话题

本单元的话题是animal,因此,教师可在网上寻找有关动物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丰富多样的动物以及教师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进而引入话题“Do you like animals?”。之后,教师借此介绍自己喜欢的四种动物,分别是凤、猪、豹和另一种未知动物。选择凤、猪、豹三个动物,是想借用凤头、猪肚、豹尾的比喻,为后续的写作指导进行铺垫。第四个动物暂时不告诉学生,既留有悬念,又能够引出下一教学环节。

2.分类描述动物,复习旧知

Look and say 是本单元Checkout time 板块的一个教学活动,教材图中的农场有多种数量不一的动物,学生要用本单元的主要句型描述农场里的动物。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对动物进行分类,再进行操练,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述。该过程旨在复习本单元的主要语言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关注教学难点——区分动词原形和第三人称单数的使用。

(二)While-writing:出示范文,分析结构,明确写作框架

思维导图在写中活动环节可以帮助教师梳理文本结构,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直观的感受,掌握文章不同部分的写作重点与要领,并利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将情感融入其中。While-writing 部分由教师喜欢的第四个动物引入。当学生描述农场动物时,教师适时接话,并出示范文,而后结合写作框架和思维导图(如图3),分步完成写作指导。

1.Beginning,像凤头一样简洁,开篇明义

范文开头为“This is my animal friend. It is a horse”。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表达方法,再用不同句式表达类似的意义。通过实例,学生明白作文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部一样美丽、简洁,此处可以直接表明自己的动物朋友是什么。

2.Body,像猪肚一样丰富,内容翔实

学生阅读写作主体部分,思考作文主体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个动物的——颜色、特征、能力。接下来,教师从三个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构思,并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写作策略的指导。如在颜色描写环节,让学生关注细节描写;在特征描写部分,让学生注意准确使用形容词;在能力描写环节,让学生注意合理使用副词。

分析完范文后,教师通过问题“What else can we write besides colour,feature and ability?”让学生思考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描写动物。学生发散思维,列举可写的其他内容,如该动物的喜好、居住环境等。这样,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的主体部分应像猪的肚子一样充实丰富。

3.Ending,像豹尾一样有力,掷地有声

范文结尾只有一句话,即“I like it very much.”。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结尾才是好的,并点拨:文章结尾应像猎豹的尾巴一样有力,表现力强,最好能升华情感。因此,结尾可以点明主题意义——“We are good friends forever.”,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Animals are our friends.We should protect them.”。

图3

(三)Post-writing:多元评价,查漏补缺,提升写作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写作指导课中更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进行评价示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再进行自评改进,使学生发现不足,并在改正不足的过程中获得写作技能的提升。最后,在小组互评中,学生拾遗补漏,建立写作自信。在展示环节,学生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也倡议保护动物,爱护自然。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完成思维导图的三级分支,左边是内容主线,右边是主题意义主线(如图4)。

图4

四、回顾反思,整理完善

随着思维导图的完善,整节课的备课也基本成型。之后,教师再次审视这次备课经历,细化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通过对构图的合理性、艺术性分析,进行新的思考,并随之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整理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二次备课的过程。其间,教师还应思考这些问题:如何让思维导图更简洁明了?如何让教学环节更加清晰自然?备课环节的思维导图中有哪些部分可以进行优化?

回顾整个备课过程,思维导图对备课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备课本是枯燥艰难的思维过程,通常只是文字输出,因为思维导图的加入,教师在备课时得到适当调节,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思考、文字输出、构思画图,增加了备课过程的趣味性。同时,思维导图直观的网络结构,能让教师整体把握整节课的框架和知识体系,也更容易记忆备课内容。此外,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往往能让教师有新的思考,拓宽思维渠道,有时更有意想不到的创新。可见,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备课环节开始,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自身的教科研能力,让备课环节因思维导图而“立”,因思维导图而“思”。

猜你喜欢
范文导图环节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春色几许(简谱)
第6章 一次函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