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 赏中议 创中乐

2021-12-04 07:23黄楚婵
考试周刊 2021年85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革新与推进,我国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关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之间的密切关联,这也让儿童诗歌在当前教材版本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儿童诗歌作为小学语文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体现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也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基于此,文章立足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从现有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探寻其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可行性的教学举措,以期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诗歌;小学语文;现状问题;影响因素;教学举措

儿童诗歌作为一种韵律的表达、纯真的情感、生动的意象、童稚的境界,穿插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更是能够净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然而,在现实生活之中,诗歌却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的日渐兴盛,新生事物对儿童的吸引力已经远超诗歌,可以说那些意蕴深远的儿童诗歌对当代儿童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往日学生在课间反复念唱诗歌嬉闹的场景也很难再现,这也说明了当前儿童诗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新时代必须要有所革新。

一、 观察总结:儿童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诗歌教育理念方面的问题

“不学诗,无以言”,虽然儿童诗歌多是新体诗的形式,但其精练的语言、唯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仍如古诗般承载着教化功能,能够洗涤学生的心理,净化学生的思想,让他们的心性更加柔和,生命更加质朴。当前对儿童诗歌教化功能,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

一种认为“文以载道”,儿童诗歌的教学目标不在于体会文学之美,而在于心理的净化。这种观念显然强行加入了成人的思想,忽视了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与成长规律。在这种观念下,儿童诗歌教学往往流于枯燥、无味的说教,往往适得其反,学生难以接受,儿童诗歌也失去了应有的教育价值。

另一种则更趋于趣味性、娱乐性,确保儿童能够沉浸在儿童诗的童话世界之中随性而为,以此极大启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却又与现实世界脱离,忽略了儿童成长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反而削弱了诗歌的教化功能。

(二)儿童诗歌教学方式方面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推,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与革新,在儿童诗歌教学方式方面,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儿童诗歌的特殊性,将其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教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教学方式老套,活动过程单一。试看当前儿童诗歌教学,其模式多是“读、说、背”,即先是大声朗读,再叙说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在让学生背诵下来。与此同时,學生仅读两三遍诗歌,还没能够了解与理解诗歌时,教师就会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这样不求方法,只重结果的儿童诗歌教学,是在“量”上做文章,硬性要求学生,更容易让学生被动去学习,其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调动。

另一方面,成果保护不力,教学评价单一。当前儿童诗歌教学,只把儿童诗歌的创作当成了学生的家庭作业,再给予一定的分数,进行甄别与选拔式的优劣评价。对于学生优秀的、真挚的诗歌作品,很多教师都没有发表的意识,最多在班级中进行评选,这也造成了学生在诗歌创作的成长之中,缺乏具体的、重要的成果展示舞台。可以说教师在儿童诗歌教学中,没能从学生个体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考量。

二、 探寻缘由:儿童诗歌教学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儿童诗歌教学之中的问题显而易见,但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又是哪些呢?笔者对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及实践的检验,认为当前儿童诗歌教学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儿童诗歌的资源相对较少

第一,课本教材内的诗歌占比不多。儿童诗歌是文学上既普通又特别的存在,在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上,相对于记叙、小说、散文等题材来说,但论数量,儿童诗歌明显不占优势。虽然当前课本教材中的诗歌题材极为丰富,如描绘自然、儿童生活等,不同的题材培养着学生不同的能力与素养,但儿童诗歌数量偏少,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若只依照课本教材而教,则过少的数量难以发挥儿童诗歌的教育价值。

第二,课外优秀儿童诗歌文本难寻。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浮躁的心很难沉浸下来创作诗歌。在一些图书商场,虽然也能够在犄角旮旯看到诗歌的选集,但数量极为有限,有关儿童类、优秀的诗歌就更少了。这让教师在儿童诗歌教学时选择课外诗歌极为困难,难以对教材中偏少的儿童诗歌进行有效的补充。

(二)儿童诗歌教学中教师存在着差异

从职业角度来说,教师是一个群体,从个体角度来看,每一位教师又有着自己独有的独立性。在当前“生本理念”下,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在大纲的硬性要求下,再加上对学情、教情、考情的把握,就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举例来说,一些教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为诗人的潜质,那么在儿童诗歌教学之中,就会刻意去引导学生,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若教师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为诗人,那么在儿童诗歌教学中,他只能够按部就班,不仅缺乏必要儿童诗歌素材的拓展与延伸,也缺乏自身对于儿童诗歌的解读与感悟,只会让学生去朗读与背诵课本教材上的儿童诗歌。

三、 改进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现状的有效举措

(一)读中学:不闻窗外事,摊书自朗读

朱熹曾语:“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需要人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儿童诗歌精练的语言、深远的意义、唯美的旋律,其朗读教学更是如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做到“心、眼、口”三者合一,才能在一次次的朗读中读出趣味、感悟内涵。

1. 营造氛围,培养朗读兴趣

小学生虽然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但也活泼好动,难以专心致志。因此,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将他们的朗读兴趣培养起来,形成习惯。笔者在教学之中,会挖掘儿童诗歌文本的特别之处去营造氛围。如,儿童诗歌会运用大量的叠韵词、儿化音、双声词等创作技巧,笔者就会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再如,一些诗歌也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笔者也会引导学生去探索,并让学生去表演出来,体会儿童诗歌之中的趣味与意蕴。

2. 开展活动,实现内外衔接

儿童诗歌教学不应只有课上的朗读,教师也要为学生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朗读声能够穿过教室,传播到他们的生活之中。这样他们才能够持久保持朗读儿童诗歌的兴趣,形成良好习惯。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春季都会举办“闻花香,朗书香”的读书活动,为课内与课外搭建绿色通道,并且会诚邀学生家长,根据“高中低”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读书活动。如低年级的“亲子共读”活动,中年级的“诗歌演讲”活动,高年级的“诗歌编创”活动等。这些儿童诗歌朗读活动不仅能够让课内的儿童诗歌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能够让课外的儿童诗歌朗读兴趣辗转至课堂儿童诗歌教学之中,建立了课外与课内绿色通道,让学生体会到了儿童诗歌的趣味。

(二)赏中议:佳作共欣赏,感悟同与斥

赏析是儿童诗歌教学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朗读,还能够为接下来学生的诗歌创作打下基础。

1. 注意诗歌形式,解读修辞手法

儿童诗歌在创作时往往会运用一些特殊的写作形式及修辞手法,这样能够更好地将诗人的情感注入其中,将诗人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歌赏析教学时,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赏析儿童诗歌,将自己的感悟说出来与其他学生共同去探讨。以《听听,秋天的声音》一课为例(内容节选如下图所示):

詩人用相同的格式描绘了自己看到的秋象与听到的秋声,并用拟人的手法,告诉了读者秋天的声音是黄叶与大树道别的“唰唰”声,是蟋蟀与阳台告别“”声,那么秋天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与“夏”的告别声,因为四季交替,夏去秋来。教师恰当的引导,并不刻意用专业的“术语”去教授,就能够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进而有所感悟,诉说自己对这受诗歌及秋天声音的解读。

2. 变换朗读形式,多元赏析诗歌

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由此而言,朗读儿童诗歌,不仅要放生高歌,也要全身心地投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必然会让学生溜号、走神,那么如何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儿童诗歌朗读之中呢?

依笔者来看,就是不断变换朗读形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与赏析中感受学习诗歌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还能够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获得不同的朗读体验,进而多角度赏析诗歌。笔者最常用的方式是“开火车”,就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读诗歌,这样,不仅人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朗读,对于诗歌也能够别有一番体会。同时,笔者也会配上相应的音乐,如《听听,秋天的声音》笔者就播放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钢琴曲,再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动作、表情等,这样,学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进而更加全面地赏析“秋声”。

(三)创中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让学生去创作诗歌,既是极为复杂的过程,也是充满希望的事情。创作诗歌作为儿童诗歌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学生内在所看、所想、所思逐渐外显的过程,更是学生对于儿童诗歌朗读与欣赏过程的检验与总结。如何引导学生去创作诗歌呢?

首先,细致观察生活,寻找创作灵感。任何文学形式的创作之源都来源于生活,既是喜夏悲秋的感叹,也是柴米油盐的生活。学生每次上下学的道路上、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教室争吵嬉闹的瞬间,甚至是师长的责备与表扬,这些都是学生创作诗歌的重要素材,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真去观察、用心去感悟,将生活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承载于笔尖,形成诗歌,赋予自己独特、真挚的情感。

其次,把握引导时机,稚语也是佳作。小学生由于天真、纯真的秉性,他们更似诗人般,看到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联想与想象。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时机,既在课堂,也在课外,让学生的诗歌创作无处不在。如低年级阶段,教师在维持课堂纪律时,就可以编创“身坐正,脚放平,上课铃响要安静”这样的打油诗,然后在引导学生“发言时如何、写字时如何、大课间如何”等,让学生进行仿写创作,学生的童言很有可能成为佳作。

最后,保护创作结果,多元评价诗歌。教师不能将诗歌创作当成是语文教学的家庭作业,应该对学生的创作结果开展多元的评价活动。一方面,在班集体中让学生进行评价,共同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级进行展示,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学生优秀的作品进行润色,并在学生的同意下,投到相应的杂志社进行发表,文章一旦被采纳,能够极大鼓舞学生,让他们在儿童诗歌学习时更加的自信。

总而言之,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更是生活的升华,教师要在朗读、赏析与创作之中,采用联想与构建的方式,让学生的想象能够插上翅膀,自由去飞翔。

参考文献:

[1]邵巧治.像呼吸一样自然:儿童诗教学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0(3).

[2]罗珊珊.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教学原则及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10).

[3]王玉玺.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教学策略:以儿童诗《我想》教学为例[J].儿童发展研究,2012(2):50-52.

作者简介:

黄楚婵,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奇槎小学。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小学语文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学生网络点餐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