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05 18:41朱鹏飞
耕作与栽培 2021年6期
关键词:如东食味如东县

李 华, 朱鹏飞

(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江苏 如东 226400)

如东县是江苏水稻生产大县,稻米生产条件优越,历史悠久,水稻常年种植面积5.7万hm2以上,单产630 kg左右,水稻生产在如东县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抓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现状

1.1 优质水稻品种应用逐步扩大

如东是江苏省粳稻优势产区,如东大米多销往江浙沪地区,人们喜食米饭软硬适中,冷饭不回生,味道清香的大米,过去农民种稻不讲究品种,大多数农户以种植普通的淮稻5号、盐粳系列等品种为主,产量稳定,出米率较高,但口感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江苏近十年培育了19个优良食味软米粳稻品种,2011年如东开始推广种植早熟晚粳南粳5055,2013年开始推广种植迟熟中粳南粳9108,两个品种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润滑,富有弹性,冷后不硬,上市后迅速得到市场认可,2014年这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近1.4万hm2。2016—2020年,如东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从2万hm2增加到4万hm2,覆盖率从37.5%增加到65.7%。2020年如东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的优良食味品种有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宁粳8号、丰粳1606,示范种植的金香玉1号、宁香粳9号表现突出,后期有望进一步扩大。

1.2 如东大米品牌价值逐步提升

2017年“如东大米”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正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审批,近几年以“如东大米”为纽带,整合了7家稻米加工企业,成立如东大米产业联盟,成为如东大米品牌建设的核心力量。如东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老愚家”系列软香米和“晓塘”大米、南通中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爽净净”大米、南通绿之蓝米业有限公司“绿之蓝”大米多次在江苏省“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活动获得殊荣。目前如东双甸镇、新店镇、曹埠镇、袁庄镇被评为江苏省“味稻小镇”,“如东大米”品牌价值从10亿元提升到60亿元。

2 推进优质稻米产业的主要举措

2.1 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2020年,如东“50亩”以上(含“50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 325户,种植水稻面积达2.1万hm2,建立优良食味水稻种植基地0.65万hm2,有2 户家庭农场新安装全自动稻谷加工生产线,服务辐射周边农户。组织南通富禾生态米业有限公司、南通绿之蓝米业有限公司、如东县春晖家庭农场等27家单位参加南通稻米产业联盟,把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推进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鼓励优质稻米经营主体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 新店镇绿之蓝米业有限公司建立“8 000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袁庄镇南通富禾生态米业有限公司建立“5 000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南通凌洋米业有限公司建立“6 000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南通溢仓米业有限公司建立“2 000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全县优质稻米产业一体化开发面积近2 000万hm2,形成了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2.2 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品种优化和效益提升

如东县结合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推进实际,连续实施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还田、侧深施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和新型物化产品,着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水稻生产绿色转型升级。为实现水稻生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其向绿色生产方向转变,如东县水稻高质高效示范片积极推广新型缓控释肥,如中东绿聚能新型缓释肥、汉枫缓混肥、中化农业美农控释掺混肥等,与传统肥料相比,新型肥料可以根据水稻的养分吸收规律基本同步释放养分,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了劳动力和成本。累计新增侧深施肥装置159台,新增机插侧深施肥示范面积260 hm2。

2.3 优粮优收,提高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

“如东大米”地理标志应用企业,优质品种与普通品种的稻谷价差2017年、2018年为0.2~0.3元·kg-1,2019年、2020年为0.3元·kg-1左右,通过“优粮优收”的办法,促进了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

2.4 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加强与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对接,巩固长期稳定的大米产销合作关系,同时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稻米加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网上开设销售店铺,发展“订单农业”,实现线上和线下销售齐头并进。

2.5 加强宣传,塑造“如东大米”品牌形象

曾经如东大米的品牌宣传以企业为主,势单力薄且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实际效果,为此如东县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开展如东大米品牌宣传,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展如东大米品牌推介(展销)会,在高速公路、市公交站台、公交车、动车设立广告牌和宣传册,在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和广告宣传。通过“报纸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路场有牌”全方位,多渠道展示如东大米品牌形象。

3 存在问题

3.1 水稻品种多、乱、杂

如东县水稻种植面积2020年达6.0万hm2,规模种植面积2.1万hm2,占34.3%,土地流转率不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仍较大面积存在,散户的稻谷一般销售给上门收购的粮贩,而粮贩不能做到分品种收购,只要求出米率高,一方面导致出米率高但米质较差的淮稻5号、盐粳系列在如东种植面积较大,另一方面导致品种多、乱、杂,加工的大米品质不统一,外观长短扁圆各异,口感软硬黏糯均有,营养成分也参差不齐,给如东大米地域性特征品牌打造带来不利影响。

3.2 粗放型种植方式仍然存在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6.0万hm2,近几年直播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2万hm2,且99%集中在散户,这不利于提升水稻的品质与产量。

3.3 加工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如东县域内大小稻米加工厂逾30家,加工能力日处理稻谷约5 000 t,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生产的大米质量和数量稳定性差,竞争能力较弱,一定程度制约了如东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有的小加工企业为外地代收代加工稻谷,生产的大米产品挂外地品牌后再销售出去,成为了纯粹的原料供应车间。加工企业规模小,无力培育基地,与农户仅局限于简单的收购关系,难以打造自身品牌。

4 发展对策

4.1 大力推广优质食味水稻品种

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80%以上示范片种植南粳9108、南粳5055等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在种植试验与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宁香粳9号、金香玉1号等优质品种的筛选、示范与推广工作,逐步优化品种布局。

4.2 提升优质稻米产业链

一是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因素很多,品种是首要因素,长三角地区居民喜食半糯粳稻,江苏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系列和宁粳系列,直链淀粉含量10%~14%,米饭晶莹剔透,柔软而有弹性,口感润滑,冷而不硬,深受江浙沪居民喜爱。栽培技术也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在生育后期不施或少施氮肥,有利于水稻优良食味的形成。二是要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社会责任心且市场开拓、产品深加工和筹资融资能力强的稻米加工企业。三是要鼓励企业与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种植农户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等新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

4.3 实施品牌提升发展战略

一是要打响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如东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等品牌影响力,深入推进味稻小镇、水稻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二是要深入市场开拓。一方面继续开拓传统市场,积极参加各类农展会,夯实传统销售渠道,深化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大力拓展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扩大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做好“互联网+稻米”文章,开设如东大米网上营销专区,打造网销拳头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三是做好产品分级。根据市场需求,对大米进行分级筛选、分类包装和按级论价,特别要注意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品包装,使优质大米能够贴标上市、优质优价。

猜你喜欢
如东食味如东县
河南黄淮稻区优良食味粳稻研究进展
如东经济开发区及其产业规划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
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及食味感官评分值的特征
The Mosquito and the Lion
A Harvest season.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