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桑饲料的研发与思考

2021-12-06 13:52陈佳张明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安康市安康桑园

陈佳 张明

(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蚕桑产业是安康的传统区域特色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既是扶贫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好产业,为安康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2007年高峰期,安康桑园面积达478.7km2,年发种60.5万张,产茧18000t。近年来,由于受到多元化产业形成和市场经济冲击的影响,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蚕桑生产效益比较低,蚕桑产业出现萎缩下滑的现象。2020年,安康市有桑园面积266.7km2,发种20.3万张,产茧8000t。为了巩固安康蚕桑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积极组织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利用安康丰富的桑树资源和硒资源,开展富硒桑叶饲料的研发,加大富硒蚕桑全产业链的开发力度,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1 安康富硒桑饲料研发现状

1.1 资源现状

1.1.1 桑树资源

安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桑树生长。安康现有桑园面积266.7km2(高效桑园133.3km2,荒芜桑园133.3km2),用于养蚕桑园约有66.7km2,还有200km2桑未养蚕,只是作为生态桑树资源。近年来安康已引进栽植蛋白桑2km2。

1.1.2 硒资源

安康市辖9县1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境内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通过对安康地区耕作层土壤硒含量检测分析发现,安康地区的土壤具有硒含量适中,土壤硒的全量变化幅度较小等特点。安康地区中硒土壤(0.2~0.4mg·kg-1)占24.4%,高硒土壤(0.4~3.0mg·kg-1)占27.5%,极高硒土壤(>3.0mg·kg-1)占2.39%,中硒以上土壤样本占到总样本数的54.19%[1]。

2010年11月19日,南开大学药学院朱元元教授对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的蚕桑资源进行硒含量取样检测,结果为桑叶0.203mg·kg-1,蚕沙0.209mg·kg-1,桑皮0.186mg·kg-1,全桑枝食用菌0.171mg·kg-1,添加50%桑枝食用菌0.165mg·kg-1,添加30%桑枝食用菌0.155mg·kg-1;石泉县生产的桑树食用菌硒含量达到0.59ppm[2]。2021年6月,安康岚皋康泰牧业公司送检桑叶鸡蛋样品,硒含量达到0.26mg·kg-1,符合桑叶食品标准。2021年8月,紫阳县蚕宝宝科技有限公司送检53.33hm2蛋白桑桑园3个土样,硒含量分别为3.72mg·kg-1、4.42mg·kg-1、5.33mg·kg-1。

根据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富硒蚕桑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安康五里、池河、沈坝、大同、恒口等5个镇的样本可知桑叶总黄酮、总糖、粗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341mg·g-1干重,平均206.820mg·g-1干重,10.703%~19.245%。绿原酸含量在最高242.685~512.277μg·g-1,木犀草苷的平均含量为12.877μg·g-1,硒含量为0.193~0.358mg·kg-1,达到了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可用于开发富硒桑叶制品。

根据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桑树对硒的吸收富集规律及富硒桑叶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在安康市石泉县桑园采样试验表明,桑树中硒含量从高到低的部位依次是芽、叶、枝、根。不同土壤硒浓度下,桑树的不同部位对硒的富集程度也存在差异,土壤中硒浓度越高,桑芽中硒含量越要高于叶、枝和根,高硒地区的桑园中桑嫩芽、桑叶硒含量显著高于低硒含量的桑园,在土壤极高富硒区,桑嫩芽中硒含量可达0.62mg·kg-1,桑叶中含硒量可达0.32mg·kg-1,均可达到安康市富硒食品标准。

综合上述试验表明,桑树有较强的聚硒能力,安康是“中国硒谷”,具有丰富的硒资源,加大富硒桑饲料的开发,既有利于硒资源的利用,也有利于安康桑产业全产业链的开发,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2 产业开发与应用现状

1.2.1 富硒桑饲料养猪试验

安康市蚕桑中心与阳晨牧业开展了关于“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3],研究分析饲粮中分别以无添加桑叶粉、添加6%桑叶粉和添加9%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叶对猪肉鲜滋味影响较大,甜滋味影响较小;饲粮中添加9%桑叶粉能改善猪肉品质,提高猪肉优质蛋白。另外,有研究发现,桑叶粉还有提高母猪繁育系数的功效,桑叶还可降低猪粪中NH3的含量,从而减轻猪粪臭味,减少空气污染。

1.2.2 富硒桑饲料养鸡试验

康泰牧业有限公司在鸡日粮中添加8%桑叶粉,可显著提高蛋黄色泽,生产的桑叶鸡蛋年产量1000万枚,产值3000万元。确定富硒桑叶鸡饲料的生产工艺,制定《桑叶鸡蛋技术标准》Q/725400AKKTMY 001-2021,于2021年6月7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登记公布。

1.2.3 富硒桑饲料养羊试验

2021年,安康学院通过在羊饲料中添加10%桑叶粉,屠宰6只羊进行现场测定,采样开展实验室分析,从初步结果看,试验组比对照组生长速度快,试验组肉质评价,感官评价好,屠宰率、肉质肉味评价好,无膻味。

1.2.4 富硒桑饲料开发现状

利用石泉珍爱桑叶粉厂生产的桑叶粉在猪饲料、羊饲料方面进行试养研究,尚未形成产业化饲料产品。利用平利福臻茶叶公司生产的茶末及边角料约30t作为鸡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产。利用汉滨区晏坝镇0.66km2蛋白桑园年产100t·667m-2桑叶粉作为鸡饲料、猪饲料应用于生产。陕西蚕宝宝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在紫阳县洞河镇、向阳镇、双安镇新建桑园6.7km2,年产2000t饲料,已报紫阳县发改局备案。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桑叶作为饲料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广、耐病虫、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桑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18%~20%,氨基酸含量13%以上,种类多达17种,矿物质也较为丰富。从易消化的营养角度来看,桑叶所产生的营养高于大多数传统饲料,据研究发现,桑叶粗蛋白含量仅次于大豆,优于“牧草之王”苜蓿,由此可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对饲料中玉米和豆粕实施减量替代,降低饲料原料成本,减少蛋白资源浪费,缓解畜牧业饲料短缺问题。桑叶作为饲料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对所有家畜都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当动物首次接触桑叶时,很容易接受,无摄食障碍。然而在安康,由于富硒桑饲料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政府、企业及群众对该产业的认识不足,仍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上,导致科研投入资金不足,政策和关心力度不够,加之舆论宣传力度不强、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产品开发难度大。

2.2 生产企业匮乏,产品开发滞后

据统计,安康市年生猪饲养310万头(存栏130万头,出栏180万头),年需饲料155万t,猪饲料年需花费57亿元;全市饲养肉牛的体重按500kg,每天精料需求量是体重的1%~2%,日需饲料5kg,年需饲料1.82t,年需饲料花费6200元左右,全市年饲养牛25万头,年需饲料45万t,年需饲料花费15亿元;全市饲养肉羊的体重按50kg,每天精料需求量是体重的1%,日需饲料0.5kg,年需饲料0.18t,年需饲料花费612元左右,全市年饲养羊100万头,年需饲料18万t,年需饲料花费6.12亿元;年饲养鱼4万t,年需饲料4万t,鱼饲料年需花费2亿元。全市猪、牛、羊、鱼年需饲料222万t,年需饲料花费80亿元,由此可见,富硒桑饲料需求量大,市场前景较好。然而,安康富硒桑饲料现处于试验研发阶段,没有建成富硒桑饲料批量生产的规模企业,没有定型产品,严重制约了产业链延伸和综合效益提升。

2.3 产业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

蚕桑属于大农业的一个小产业,传统栽桑以养蚕产茧、缫丝、织绸为主要目的,用于养蚕的桑树资源仅为3%,90%以上的桑树资源基本浪费。据测算桑园产干桑叶0.5t·667m-2(桑叶粉0.75kg·m-2),200km2桑园可产干桑叶15万t·667m-2,按照添加10%桑叶粉制成富硒桑饲料150万t,桑叶粉目前市场售卖8000元·t-1左右,15万t桑叶粉可增加收入12亿元。近年来,虽然少量研发了桑叶粉、桑叶茶、桑芽菜等诸多蚕桑副产品,但由于产业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供应量少,导致桑树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2.4 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力

桑树是“药食同源”植物,使用含硒的桑饲料饲喂畜禽动物,既能增加畜禽产品的有机硒含量,使畜禽产品肉质鲜美、细嫩,提高畜禽动物的免疫抗病能力。又能使畜禽产品由一般食品变成有机富硒绿色食品,不仅畜禽动物受益,而且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也将获得健康食品。然而安康市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富硒桑饲料的创新机制,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蚕桑副产品生产企业对桑饲料的加工设备、加工技术、配方和工艺等方面研究掌握的非常少,致使富硒桑饲料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无规范的质量技术标准和成功的经验借鉴。

3 建议与思考

3.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2018年中国八院士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桑产业的建议”指出要立桑为业。安康副市长鲁琦高度重视,并指出安康蚕桑产业要着力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要在产品研发、科技支撑、品牌打造上求突破,当前要尽快开发桑饮料、桑食品和桑保健品,打造几个叫得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拳头产品,走出“一根丝吊死”的圈子,重振安康蚕桑辉煌;2019年针对农民日报刊登的《饲料“禁抗”新政出台,行业准备好了吗?》提出,安康市畜牧中心、蚕桑中心和阳晨公司加大桑饲料和生物食药研发力度。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2020年组织开展全市富硒桑饲料开发的联席会议,2021年已制定富硒蚕桑全产业链开发实施方案,为富硒桑饲料开发制定了发展规划和目标。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市政府领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快实施,转变生产经营模式,促进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

3.2 转变经营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新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桑资源、硒资源及生产设备,加大富硒饲料的开发和产业化生产进程。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养一批实力强、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蚕桑副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桑树种植、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强化解风险的能力,转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促进桑饲料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3.3 加强技术支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产学研”结合,针对桑饲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先进的生产设备,致力于桑饲料开发与应用。采取技术机构协调组织、饲料企业主动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富硒桑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开展配方筛选、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并制定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引导企业做好富硒桑饲料生产、市场、加工及品牌打造的综合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

3.4 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扶持政策,在项目和资金上积极支持富硒桑饲料研发推广应用。安康市财政要列支专项资金扶持,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和品牌打造;县区财政要列支专项资金扶持,主要用于企业厂房水、电、路及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主管单位要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企业用地、证件办理、信贷的问题,为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企业更多便利,为富硒桑饲料产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3.5 加大宣传,提高市场竞争力

人们对新产品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也要有一定的载体,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和认知度取决于产品价值、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界媒体大力宣传富硒桑饲料的特点、功效作用及使用后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倡导“绿色、健康、有机、富硒”的幸福生活理念,打造天然富硒、绿色环保的桑饲料品牌,满足当前社会人群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增强用户对富硒桑饲料的深刻认识。同时要针对饲料市场变化,认真开展调研,开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做好饲料产品售后服务,定期开展客户回访反馈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加强饲料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和服务,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安康市安康桑园
硒望安康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浅谈“桑园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