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研究

2021-12-06 23:28冯祖参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体育教学初中

冯祖参

摘要:中长跑是田径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发育较快,需要教师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情况确定田径训练方案,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因此,教师应当注意田径教学的强度和力度,在渗透优质中长跑技巧的过程中减少学生身体方面的疲劳损伤,以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就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

引言:

初中体育教学的重心是开发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必要的指导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呼吸、协调、肢体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训练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教师应当注意田径训练的强度及方法,通过创设有效的训练氛围,可让学生在阶段性训练中提升自身的田径潜力,以便掌握中长跑的呼吸办法及发力要求,促使学生在科学的联系中学会田径运动的技巧及方式,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

一、控制初中田径训练强度的意义

1.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中长跑运动期间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呼吸能力,故教师应当注意控制中长跑的运动强度,在科学的指导中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明白如何在长跑中更省力、更节约时间。因此,在现阶段的人才开发中,教师应当不断挖掘具有运动潜能的学生,利用有效地引导方式促使学生在指定的情境中進行思考,有利于发掘出具备爆发能力、耐力、速度等能力。总之,在田径训练指导期间,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中设立特定的教学氛围,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这也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有利的。

2.降低学生出现疲劳损伤的概率

中长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平衡意识和耐力,故应当在田径训练中降低学生由于不规范而激发的损伤消现象,也能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跑步技巧及换气技巧。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当明白过劳训练而诱发的运动隐患,原因是在长期运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跌倒、摔伤等超负荷训练情况,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就会导致学生的肌肉、肌腱、筋脉、血管受到损伤,不利于学生跑步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渗透正确的锻炼意识,设立科学的训练计划,促使学生始终在既定的规范内进行潜能开发,这也为学生体育运动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措施

1.建立科学的训练制度,规范田径训练练习

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要求学生根据既定的要求进行运动能力、呼吸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的练习,可确保训练内容始终在规范内进行。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对现有的训练内容进行监督,结合以下要求进行训练:第一,教师应当厘清体育课时和文化课程课时之间的比重,特别是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生的机体能力、代谢能力、肌肉水平、耐力水平等情况落实系统的训练方案,可让学生在有效的监督、培训中明白如何更好的养成运动的方法。第二,在训练量的恒定过程中,教师应当确保各个学生在专项训练及普通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训练综合,特别是要确定核心教学计划,可让初中生在极端性的训练中提升自身的跑步速度、腿部力量和爆发力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过大训练量对学生肌腱的损伤。例如中长跑呼吸能力的训练中(800米),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进行35分钟左右的持续跑步练习,并且训练期间应当保证自身的心率在130至160次/分钟,原因是低于30分钟的跑步练习中,换气练习的效果不明显,故需要教师确定学生的身体素质,将训练计划及体育考试相结合,拓展田径训练内容,可提升训练的有效性。第三,应当建立差异化的训练模式,要求学生根据田径训练的特点积极表现自己的想法及见解,特别是要注意学生的体积能力,确定差异化的训练模式及训练量,可让学生在模拟比赛的过程中明白正确的强身健体方式。

2.明确运动积累方案,确定适度中长跑训练内容

注意了解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量的内涵,结合田径训练的要求完善体育课程模式,可让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中均能提升自己的体能。因此,教师应当遵循“适当”“适度”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积累运动方案,方便初中生掌握每一节课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方式。具体应结合以下模式进行教学:第一,教师应当关注田径训练内容的拓展方式,采用模拟比赛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指导。例如在800米的跑步练习中,学生A一共需要1分50秒跑完全程,故可要求学生分两段进行运动训练,如跑完400米应当停歇20秒左右,再使用26至30秒的时间继续跑200米,停歇10秒后完成剩余的赛道。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提升田径训练的科学性,特别是要注意把控教学方法及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作出一定调整。第二,在分层教育中,教师应当使用教具测验不同学生的呼吸、协调、耐力等水平。首先,对机体能力较差学生的指导中,教师应当侧重常规训练,如可要求学生利用上课前5分钟进行高抬腿、开合跳等运动,期间需注意各项运动的规范性。其次,应当确保核心训练力度,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要求学生在规范训练后短暂休息,方便学生的腿部形成肌肉记忆。再者,对身体机能较强学生的指导中,教师可侧重应用模拟比赛的方式开展田径训练,期间应当注意每一次跑步的距离始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容,并且保证最初跑步的距离是最后跑步距离的二分之一,方便学生在常规训练中掌握如何进行爆发式训练。最后,教师还可运用专业的器械辅助学生进行力量、耐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如进行小队比赛,同时依据小队成员的身体素养进行分组,把握训练强度及训练规范,建立稳定的项目竞赛模式,能让学生带入的自己的情绪。例如在膝关节肌肉组织的训练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腿部肌肉的拉伸,原因是适量的下肢训练可保护膝盖,进而提升膝盖的稳定性;并且长期、规律的运动训练能够在提升学生小腿、大腿肌肉力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耐力。

3.重视训练内容的调整,贯彻优化训练理念

重视对现有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确定符合学生运动需求的训练模式,可提升学生对训练内容的认知度和兴趣。例如可利用“法特莱克”的模式进行跑步、跳跃等技巧的训练指导,即要求学生在轻松、疏软的运动场地中进行田径赛跑,可提升学生的下肢肌肉水平。另外,教师应当合理引入信息化技术元素,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呈现中长跑的方法及技术要点,促使学生在长时间跑步训练中掌握快跑、慢跑的技巧元素,如可利用“竞走”的模式激发学生对跑步的认知,同时设立特色的游戏项目,落实阶段化训练的训练模式及训练内容,提高田径教学执行的科学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设立科学的教学模式,注意田径教学的强度及教学方式,特别是要结合优质的教学氛围及教学情境设立规范、科学的中长跑训练计划,可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耐力及肢体协调能力,以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顺风.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田径,2019(05):9-10.

[2]朱小明.在创新中开展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的有效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4):101-102.

[3]石华军.初中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以田径为例[J].田径,2020(05):16-17.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体育教学初中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