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2021-12-07 00:32王基善
江西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药剂病害

王基善

(灵山县平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钦州 535422)

随着我国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在病虫害防治中规范化地使用化学农药,避免出现药物残留,影响到水稻的质量。现阶段,只有正确认识到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并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才能帮助我国水稻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1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

1.1 水稻常见病害

1.1.1 稻白叶枯病

该病害属于一种危害水稻叶部的细菌型病害。常发生于苗期和分蘖期,主要病症为水稻出现急性枯萎现象,且病叶上会出现褐色枯斑,病叶萎缩脱落。

1.1.2 稻恶苗病

该病害又被称之为白杆病,是主要危害水稻地上部分的真菌型病害。从水稻秧苗期一直生长到抽穗期都有可能发生感染该病害,主要病症为感染后的水稻苗突然迅速生长,比健康苗要高出10 cm左右,且水稻黄化现象严重,非常容易识别。

1.1.3 稻纹枯病

该病害主要是受到立枯丝核菌感染引起的,常发生于水稻叶片及叶鞘部位上,感染初期,离水面近的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深绿色的水渍状病斑,随着水稻生长病斑逐渐扩大,会形成云纹状且中部颜色变为灰白色,当稻田相对潮湿时则会变成灰绿色。

1.1.4 稻瘟病

该病害又被称为稻热病、火烧瘟等,是受到稻瘟病原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病害。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水稻的地上部分。

1.2 水稻常见虫害

1.2.1 稻飞虱

稻飞虱又被称为蠓子虫,虫体非常小,翅膀分为长翅和短翅,虫体颜色呈褐色,具有光泽感。该种虫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种子期、分蘖期和抽穗期,以吸食水稻根部为主,导致水稻变黄减产[1]。

1.2.2 稻螟虫

稻螟虫被称为水稻钻心虫,该种虫害一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二化螟及三化螟幼虫阶段对水稻的危害最为严重。二化螟幼虫虫体颜色为淡褐色,且背部生有五条紫褐色的线条,三化螟幼虫虫体颜色为淡黄色,其背部生有一条绿色的线条。稻螟虫主要以吸食稻茎和稻穗为主,导致水稻出现枯心和白穗现象。

2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

2.1 水稻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不足

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最主要的是以预防为主,所以需要水稻种植人员掌握基本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强化预防工作,才能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但是就我国水稻种植现状分析,许多种植户还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对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知识没有明确的认知,在水稻种植前期侧重于养护技术方面,对病虫害防治不够重视,一般都是在病虫害危害严重时才采取防治措施进行治理,导致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情,最终影响水稻产量。

2.2 过度依赖化学药剂

结合我国水稻实际种植情况看,种植户采取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一般都是以化学药剂灭杀为主,农户对药物需求增加,也就导致市面上药剂种类也越来越多。而由于种植户文化程度有限,对病虫害知识了解太少,往往会选用农药销售人员认为治理效果好的产品,而忽略了对症下药的原则。另外,在施药过程中,没有按照使用标准进行施药,甚至为了节约成本降低药剂比例,当药剂比例不符合标准时,会对水稻健康生长产生影响,导致最终的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还有如若药剂使用过量,会增加药物残留的风险,从而破坏种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2.3 缺乏专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部分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藏性,感染初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病状,不会引起种植户的注意,所以在病虫害感染初期种植户很少会在第一时间内就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随着水稻的生长,病虫害感染加深,一旦病症明显则种植户再来进行治理就会增加防治成本,影响到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另外,许多种植户只了解以往常见的几种类型病虫害,对于外界侵入病虫害种类或其他少见的均不了解[2],当出现不认识的病虫害种类时还是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盲目地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全部采取相同的防治方法,这样会影响防治效果,最终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4 市场监管力度不强

随着农业的改革发展,农业市场中农资产品供应商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市场监管不力的现象,例如,部分供应商为了自身利益,会扩大农药治疗噱头,只销售利润高的农药产品,实质上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并不明显。市场上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假冒农药产品的现象,严重侵犯了种植户的权益,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3 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对策

3.1 加大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

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电视、广播、新媒体的优势,拓展宣传途径,在相关平台上发布有关水稻病虫害的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帮助种植户提高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扶持政策,组织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下乡讲座活动,让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向种植户讲解水稻病虫害的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并且可以让种植户说出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让专业人员帮助解决,告诉他们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以上方式引导种植户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进行治理,提升当地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促进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3.2 采取统一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一般具有传播性广的特点,一旦出现病虫害就会导致大规模病虫害的发生。因此,为了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以及防治方法实现统一化、规范化管理,避免出现药物乱用或盲目使用的情况,保证当地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采取统一防治措施,应用统一的药物进行治理工作[3]。然而,结合我国水稻种植现状来看,实施统一防治模式的措施还没有得到普及,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补贴政策,做好带头作用,实现水稻种植的规范化管理。

3.3 选择物理、生物防治措施

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在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指引下,对于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积极转变防治理念,应选择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为主。其中,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或引进病虫害的天敌,这就需要种植户了解当前病虫害的种类,然后根据不同种类的生物习性,选择相应的天敌进行防治,以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4]。物理防治主要是在稻田中布置诱杀灯、趋虫灯,以达到诱杀效果。另外,还可以加强水稻种植管理工作,维护稻田的土壤环境,并且及时做好排水灌溉工作,为水稻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4 强化市场监管

国家要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农药供应商假冒、欺骗等行为。要求农药销售商必须在正规渠道购买产品,从根源上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与此同时,要求村民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地的种植户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学习农药正确的使用方法,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用标准进行配比,保证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稻种植长期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种植户缺乏防范意识,忽略了前期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且防治技术水平较低。因此,国家要加大对水稻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引导种植户学习专业的技术知识,合理选择正确的防治措施,在化学防治中规范使用药物,选择以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使得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增强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药剂病害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