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1-12-07 00:32施根国
江西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营造苗木

施根国

(安源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西 萍乡 337000)

在当前形势下,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管理受到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受到规范设计、数据统计、气候环境、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营造林的质量较差,限制了林业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作用的发挥。目前,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但是实际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较多的不足,营造林质量管控水平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这种情况下,研究分析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因素

1.1 规划设计因素

规划设计工作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质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营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中,有关部门没有规范自身的工作,盲目追求设计工作的效率,不能综合考量营造林工作中的社会因素、人文因素、气候因素等的影响,调查研究工作不够深入,导致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难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指导[1]。而且部分规划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林业工程建设的需求,营造林规划设计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1.2 数据统计因素

数据统计能够为林业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数据统计工作贯穿林业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关人员需要在林业工程建设前、建设中及建设后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重点分析林业资源信息、水土信息、气候信息等,进而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建设前,有关人员应统计当地土壤肥力以及实际情况,为林业工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设中期,有关人员应统计树木生长情况,对病虫害信息进行记录,帮助有关部门改进自身工作。在建设后,有关人员应评估林业工程的具体情况及效果,为有关部门后续改进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现阶段有关部门对数据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数据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规范开展数据统计工作,导致数据存在着一些误差,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2]。

1.3 气候环境因素

气候环境因素对林业工程建设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关乎着营造林的质量。在营造林建设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保证树木的成活率,避免时间及资金的浪费,进而提高营造林的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对气候环境的评估并不全面,导致气候环境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部分营造林建设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降水条件达不到林业工程建设的需求,并且温度较低,病虫害发生频率较高,防治难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营造林的质量[3]。

1.4 管理因素

管理方面的因素也对林业工程营造林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地区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管理水平较低,营造林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差,责任意识薄弱,不能在工作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不能高质量完成管理工作。此外,管理工作流程不够规范,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及流程开展工作,忽视了一些细节,没有加强对土地翻整、栽培方法、苗木选择等方面的管理,导致管理工作中漏洞频出。

2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管控策略

2.1 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水平

要想提高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质量,有关部门应注意对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改进,切实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水平。在规划设计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到营造林所属地区的环境,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的考量,并查阅历史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营造林规划设计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4]。在规划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还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及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保证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2 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加强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管控的重要手段,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注意加强林业工程的现场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前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营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营造林的质量。而且在现场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注意规范土地翻整、苗木栽培、苗种选择等工作的开展,确保现场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还应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明确自身所要发挥的作用,定期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并实施浇水、施肥等工作,确保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5]。

2.3 应用现代化技术

新形势下,在营造林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注意应用现代化技术,借助现代化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借助现代化技术对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和治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生长环境对营造林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管理人员应加大对3S技术的应用,借助3S技术对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情况,加强对营造林的管理。此外,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的工作量,能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幅度下降。

2.4 打造高素质林业工作者队伍

打造高素质林业工作者队伍是提高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注意加强对现有林业工作者的培训及管理,向林业工作者讲解营造林管理相关知识,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从而能够高质量完成工作。而且有关部门应注意聘用高层次人才,优化调整林业工作者队伍的结构,确保林业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6]。此外,有关部门应注意评估工作人员在营造林管理工作中的表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督促工作人员不断改进自身工作。

2.5 科学选择种植技术

在林业工程营造林管理工作中,林业工作者应科学选择种植技术,以此提高营造林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合理地选择苗种,在充分分析当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苗木的类型,确保苗木能够适应当地环境,避免苗木的死亡,减少资金的浪费[7]。而且工作人员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应规范操作,严格控制种植间距、种植密度,提高苗木种植的水平。此外,工作人员在苗木种植规范中应注意防治病虫害,采取定期喷洒农药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3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业工程建设水平,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新形势下,林业工程建设单位应明确规划设计、数据统计、气候环境、管理等因素对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充分认识到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应用现代化技术、打造高素质林业工作者队伍、科学选择种植技术等方式改进相关工作,以此提高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质量。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营造苗木
规划设计作品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苗木供求信息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最新苗木行情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最新苗木行情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