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

2021-12-07 00:32王武英
江西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农机具农业产业农业

王武英

(上饶市广丰区农业农村局,江西 上饶 334600)

生产工具是农业种植的必备条件之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作用,对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机具的应用

1.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尽管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国农业的发展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粮食产量和质量持续升高,各种果、菜、茶等农产品供应量充足。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截止到2018年,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总额已经达到了1.08万亿元;从农业产业发展的数据来看,我国农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29983.8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5815.7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从2009年的8.7%下降到2018年的6.7%,这种变化情况不仅能够体现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还能够有效证明我国农业产业水平的提高。

1.2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机具应用存在的问题

1.2.1 农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不高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应用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因而进行技术和农机具宣传时,需要以更专业的知识才能够了解农机具和技术的应用技巧,实现更好的应用效果。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地区本身分布较广,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地区的农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不高,就会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再加上当前我国基层农业部门中人才队伍结构并不稳定,也会对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2.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前提,不管是交通、水利设施建设还是资金、设备的投入,都会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但仍需要以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作为条件,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种植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存在差异,新型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状况也不同,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2.3 与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不匹配

不同地区的农业受到气候、土壤条件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均衡,仍是限制农业整体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会受到技术条件和环境的限制,无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而由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与当前农业发展的步调很难保持一致,这种差异不仅会影响农业的发展,还会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2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推广与应用措施的具体分析

农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优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当前农业平稳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就要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机具的推广和应用方面入手,以更加现代化的科学生产模式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推广和应用措施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建设更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

与各种高新技术产业相比,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业技术研发的人才队伍中,中青年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小。以四川省为例,截止到2015年,农村16~59岁的劳动人口占农村地区总体的58.20%,其中,4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了劳动人口的25.92%,而该省农村地区学历在高中以上的人口仅占总劳动人口的17.15%,这种比重说明45岁以上的高龄劳动人口逐渐增多,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和种植的中青年劳动人口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应用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首先就要建设更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提高中青年在农业技术人员队伍中的比重,在为技术人员队伍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提高技术和农机具应用的宣传和推广效果。

从这一方面来说,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对现有的农业生产队伍结构进行调整,以更加明确的层次和等级来规范队伍内部的工作秩序,让擅长不同工作的人才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进而从整体上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在技术人员队伍内部,还要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并通过调整现有的薪酬体系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技术推广工作当中。第三,有关部门还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依据更加科学的培训模式,促进人才经验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进而保障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效果。

2.2 加大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

农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这一方面来说,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当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机具时会受到基础设施的影响,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通过一定的资金政策来解决农民应用新型技术的后顾之忧,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从2010年开始,我国对全国省市的农业财政资金配套比例进行了调整,对于粮食主产区来说,中央将75%以上的资金用于土地治理项目,25%的资金以及经营投入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对于非粮食主产区来说,则主要调整了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资比例,对于不同发展状况的省市分别以50%、30%、25%、20%四种产业化经营项目标准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需要对农村当地的交通、水利设施等进行建设和维护,为农业生产种植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其次,通过放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来拓宽农民的投资渠道,为农民的融资投资提供便利,有效解决农民在应用技术时存在的资金紧张问题。第三,对农业管理部门现有的管理模式和工作内容进行创新,以更加先进、高效的管理体系来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保障,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从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要想实现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最主要的就是改善农村地区现有的发展状况,让农业的发展状况能够符合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条件,以此来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要想提高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农村地区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应用基地的形式,让农民亲眼看到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种植观念,实现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其次,实现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应用与企业经济发展的结合,通过建立技术层面的合作关系来为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提供支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和农业产业发展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向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提供人才,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也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还能够直接通过网络来扩宽宣传渠道,进而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2.4 优化创新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

尽管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能够在促进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仍会影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全覆盖,还要持续对现有的生产技术进行优化,以降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成本、扩大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适用范围为研发的主要目标,以此来达到推广农业技术的目的。2012年到2017年五年时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从53.3%提高到57.5%,自主选育的农产品品种重视面积占比达到了95%。农业科技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化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这一方面来说,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并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到生产技术的研发当中,在研发技术的同时,将这种生产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环节当中,以此来保证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2.5 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还要解决农机具设备的应用和技术示范问题。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新型的农机具来实现的,技术示范与农机具的应用是分不开的。从这一方面来说,通过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将以农机具为载体的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种植的重点,减少农民对新型技术应用的抵触情绪,进而实现更好的推广效果。举例来说,土壤测试、配方施肥等工作都是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将这些内容作为技术示范的重点,对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扩大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范围,不仅需要加大对技术和农机具的宣传推广力度,还要对现有的生产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

猜你喜欢
农机具农业产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