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发展方向

2021-12-07 00:32贺桂平
江西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规划

贺桂平

(永新县禾川镇人民政府,江西 吉安 343400)

科学、全面、客观地掌握森林资源情况,是确保林业生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必须从林业调查规划入手,提高生态资源管理效率,促进全面发展。

1 新时期林业调查规划的重要性

1.1 保护我国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组成生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全球极端天气和碳排放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重要。因此,为了确保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必须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全面、详细地调查林业信息,做好林业的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有自身的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和提取信息结果,可以为各项决策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1.2 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

森林资源发挥着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制造业、建筑业、碳汇等,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林业发展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加快转型。由于森林生产需要以生态平衡为前提,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林业管理有待规范,特别是在营造林整体水平不高的地区,必须通过系统的林业调查和科学的规划设计,从林业生产和建设人员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林业发展参考资料,全面预估森林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有助于林业发展的高质量转型方案,才能解决当前在林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确保长远利益。

1.3 提高林业实践能力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本质是基于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发展的科学研究,可以保证未来林业生产与建设的合理性,同时可以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帮助林业部门更好地解决当前生产与发展的难题,为林业生产领域经营从业者提供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林业综合实践水平。

2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

2.1 提高规划调查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林业的研究与规划需要建立在科学、规范、标准的调查和系统、全面、合理的规划上,才能确保信息收集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保证后续分析、判断与决策的准确性。基于此,必须提高森林生产与建设规划调查工作的精细化水平。首先,相关人员在准备开展调查时,应先建立确切的工作目标,充分结合当地林业生产与建设的资料需要,制定针对性强的调查规划工作计划。其次,工作计划中要突出内容、主题、理论现实依据、技术方法、流程细节等,为每一步的规划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在新时期林业现代化建设中,调查规划工作的顺利推进。最后,在收集林业生产建设的相关信息数据时,要注意及时记录和保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在研究规划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做出调整、优化与改进。

2.2 做好调查规划人员队伍建设

在新时期的林业调查和规划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影响整体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中,必须加快建设高水平的调查规划人员队伍。作为林业科学调查与规划发展的工作人员,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还要克服在工作中的各方面困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基于此,在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时,要优化招聘机制,明确岗位职责,招募具备良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优化现阶段调查队伍,提高整个队伍的理论实践水平。相应地,为了保证队伍人员的长期发展,确保调查和规划工作的科学性,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团队发展理念,加强内部的培训,全面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另外,考虑到林业调研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还要根据调查规划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调整优化薪酬体系,保证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以正向激励的方式,充分调动调查规划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团队工作的质效水平,推动新时期林业生产与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

2.3 全面完善调查规划工作制度

在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升级创新,为了保证新时期林业调查和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应全面完善调查规划工作的制度体系,加快标准化生产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体系作为检验调查规划工作实效性的标准和依据,进一步提高林业部门的综合管理水平,确保调查规划工作质量。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以不同地区森林资源的具体情况出发,从林业生产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控制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优化当前业务系统,提高调查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在改进完善制度过程中,阐明各项工作的管理细则,确保工作系统的有效运行,不断提高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各级部门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水平,更好地发挥合力作用。

2.4 优化调查规划信息技术水平

林业调查工作需要大量采样和综合分析工作,为确保整体工作效率,为接下来的规划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提供有效依据,必须进一步优化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的信息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为调查工作提供了更多有力的技术手段,相比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现代的先进技术能够提升调查数据的精确性,而且数据分析结果更及时,在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投入的同时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成本。考虑到影响林业数据信息完整性的因素,在进行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应结合现阶段发展成熟的卫星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和实时监控系统,扩大检测范围,到达工作人员难以调查的区域,获取林区的实时情况,提高调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直观性,保证后续规划的科学性,避免出现数据不完整、信息不全面等问题导致需要复查,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并增加各项成本投入。

2.5 加大对调查规划工作的经济支持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工作周期长,因此,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财政经济支持。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开展调查规划的过程中,常出现经费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基层和偏远地区。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保证财政拨款在购买先进设备和发放员工工资的同时,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资源和资金的全面整合,根据不同地区林业生产和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拨款,有的放矢。针对调查规划工作开展相对困难的地区,还要加强技术引进和人员支持,基层林业管理单位也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申请财政支持,以与优秀企业合作、众筹资金等方式,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使其关注并参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

3 林业调查规划可持续发展方向分析

3.1 社会方向

林业生产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应从社会角度出发,各地区林业发展目标应以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的多样化需求为基准,通过全面调查和科学规划,满足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全面需求。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受采伐和枯损影响导致损耗明显,其中采损率为2.19%、枯损率为0.84%。针对这一问题,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森林作为可再生资源对社会高质量循环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抓好林业调查规划的质量水平,不断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改变工作态度,确保科学工作方案的有效落实,保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3.2 生态方向

根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来看,我国森林总面积2.20亿hm2,占世界森林面积的5.51%,森林面积排名世界第五,覆盖度达到22.96%,植被总生物量188.02亿吨,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力量,更是无数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质量,因此,当前的林业调查规划应以生态建设和保护森林资源为目标。

3.3 科技方向

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林业规划发展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通过引进实用性高的软件、设备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调查和规划工作的效率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加强森林资源科学调查和规划的能力,促进林业更好地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任重道远,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转型,探索特色发展路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强全面认识,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此保证调查规划工作朝着社会、生态和科技的方向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规划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