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方法与造林营林工作

2021-12-07 00:32房聪颖
江西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营林林区

房聪颖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 承德 068455)

造林营林工作就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改善林区总体的环境生态条件。这些年来,林业造林技术手段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将造林技术手段应用于林业造林工作也成为了新的趋势。

1 林业造林工作概述

林业造林是指植树造林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林木的种植和森林管护工作,旨在达到森林覆盖面积的快速增加以及林区内部环境和生态改善的目标。林业造林方法包含了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的新型技术手段和树木生长的管理措施的选择[1]。林业造林方法必须落实到林业造林、林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工作中,才能保证造林营林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我国现在各个林区持续推进造林营林工作,其中,不同林业造林的技术手段的选择是能否在造林营林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所以说,林业造林方法对造林营林工作起着支撑与保障的重要作用。

2 造林营林工作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但地区间差异很大。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地区植被覆盖情况较差,再加上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很容易导致泥沙流失,进而危害人民生命安全,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平衡。植树造林营林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通过造林营林工作可以不断增加森林面积,为发展森林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力量。据相关调查可发现,我国木材需求量非常大,而且还在逐年增加,所以发展林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加强造林种树和森林管理工作,可以直接、有效地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森林面积,更好地过滤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区域气候,应对温室效应,实现空气质量的有效改善,为人类的健康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

3 目前造林营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资源短缺

造林营林工作的基础技术资源和资金相对匮乏,明显阻碍了植树造林工作的实施和发展。造林营林工作的全面顺利推进,要依赖于林业资金和资源方面的保障。在缺乏基础资源的情况下,农业管理部门的造林营林工作可能会停滞不前,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2]。

3.2 林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各个林区的造林营林工作中,都会时不时地出现人为损坏与干扰的不良行为。因此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营林造林手段,在避免对林区产生破坏的条件下高质量地完成造林营林工作。林区的整体生态环境是林区能否得到长期发展并且处于一个良好状态的关键要素,防止人为破坏就是在保护林区的未来。

3.3 缺少信息化的保障

我国现在还有很多林区对于运用信息技术管理林区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还没有搭建那些全自动的高科技系统管理平台。这就导致许多林区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和处理林区的突发状况,也不能准确地向上级反映区域情况,使得管理效率下降,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

4 常见的造林方法

4.1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将树木的根、茎和枝等器官插入地下,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部位,以保证可以顺利地存活。树木的许多营养器官可用于分殖造林法,如果母树本身能够适应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则其营养器官也会拥有适应当地气候的特点,使用这种方法就会有很高的存活率。使用分殖造林法时,不必培育幼苗,操作比较方便,造林速度也比较快[3],但它的缺点是每个器官来自不同的母树,它们的生长速度不一样,所以,要对各个器官做好针对性的培养。

4.2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将树种直接播种到造林地的造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农用飞机可在造林的土地上进行大面积种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节省初期投资和播种时间。但是,在树木生长时一定要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浇水、施肥和除草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树木遭受病虫害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因此当发现树木出现枯萎等不良情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及时防治病虫害,保障树木安全生长。播种造林方法所用树种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科学地选择树种,保证栽植树木的生长质量。

4.3 植苗造林法

在目前的造林营林工作中,大部分采用的是植苗造林法,它是一种以幼苗作为造林材料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法的优点是种植的幼苗根系完整,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实现幼苗的高速生长发育,但其比较突出的缺点是幼苗的早期培育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应结合实际的造林营林情况,分析判断是否要使用植苗造林方法。

5 林业造林方法的运用

5.1 合理选择造林技术手段

造林的技术人员通常使用的造林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造林育苗技术、整地技术、栽植技术和土壤施肥灌溉技术。造林营林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了更好地达到造林的效果,就需要工作人员合理科学地选择造林技术手段。此外,技术人员需要针对各个林区的环境,采用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合理选择造林技术手段。

比如在控制造林稀疏程度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区分不同的造林树种,根据每种树种不同的生长特性,合理地制定造林工作的规划方案,对不同的树种采取不同的间距种植[4]。

5.2 保证树种的品质

针对不同林区的土壤特性以及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技术人员应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适宜的树种可以更快地与周围的环境融合,避免出现栽种失败,使树种大面积死亡的现象。现在有许多林区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花大价钱种植一些珍贵的乡土树种,因为该类树种可以非常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而生存下来。同时要保证林区的土壤具有良好的肥力,定期实施全面施肥工作,从而满足树种的营养需求并提高其抗病性能。

5.3 重视林木资源养护

林区的林木资源日常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树木属于林木资源,如果林木资源缺少一些必要的养护手段,那么树木发育生长的状态就会大幅度下降,这会对我国的林木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还会阻碍造林营林工作的实际效益。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林木资源的日常养护工作,定期对它们进行灌溉或者施肥工作[5]。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一些长得较高的植物枝条进行修剪,以确保该林区每一棵植物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确保它们正常生长。

5.4 提升造林营林综合效益

为了在造林营林的实际工作中展示良好的植树造林手段应用下的整体效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造林营林的经济效益,应侧重于选择林下经济运作方式,促进林下经济有序发展。在林下养殖畜禽和在林下种植作物是各地发展森林经济的两种基本模式,例如,针对油茶林,油茶种植户在小麦、油料、中药、果蔬等各种作物的种植实践后,正在努力尝试鸡、鸭、鹅等家禽的养殖。

5.5 推广信息化造林管理技术

信息化的造林管理技术手段,可以保证造林管理人员对林木的生长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方便快捷,合理节约了造林营林实践的资源与成本。因此,现阶段的营林造林实践工作必须要合理并且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的造林营林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确保造林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林木资源的真实状况,更好地完成日常的林区管理工作。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造林方法是实现造林营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造林营林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例如资源短缺、人为破坏等不良现象。为了全面改革创新,相关造林管理部门必须要合理选择造林技术手段,并且保证树种的品质优良,重视林木资源的日常养护,着重关注造林营林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营林林区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