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2021-12-09 02:56郭旗河南工学院
灌篮 2021年17期
关键词:篮球评价课程

郭旗 河南工学院

篮球课堂是高校学生学习篮球这项运动的重要途径。高校篮球课程设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篮球学习质量的好坏。本人对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发现当前篮球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投篮、运球等实践技术的教学,而忽略理论知识及战略战术的教学。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能够为之后实践运动活动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本文将对高校篮球教学优化路径展开具体分析讨论。

一、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篮球课堂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现状

在分析高校篮球课程设置前,首先应明确课程设置主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其次再对课程设置现状展开逐一分析,才能确保分析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第一,当前高校篮球课教学目标现状

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篮球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篮球学习兴趣为次要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健全体育价值观、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精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重要教学目标。

第二,当前高校篮球课教学内容现状

在高校篮球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既包括篮球技能等实践内容的教学,还包括篮球理论、篮球历史背景及基础运动医学知识等理论内容的教学,除此之外,更包括学生心理与生理健康知识的教学。但当前高校所展开的篮球课程教学中,仅强调提高学生篮球技能的教学,而忽略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

第三,当前高校篮球课教学方法现状

新课改目标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法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体育,篮球学习兴趣。但当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展开篮球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以往落后教学模式,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跟练的形式完成教学工作。

第四,当前高校篮球课教学评价现状

教学评价环节作为课堂教学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当前大部分教师在课程设置中未能有效重视教学评价环节的必要性,高校篮球教师如出一辙。新课改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应秉持以人为本、淡化竞技、健康第一的评价理念。而当前高校篮球课教师受到自身落后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未能有效贯彻新课改教育教学目标。当前高校篮球课教学评价工作除教师教学理念存在滞后性外,教师评价方式也一成不变缺乏有效性。在具体评价环节,教师仍习惯采用以自身观念为核心对学生展开评价的方式,而忽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环节,致使评价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

2.教师教学现状

首先,从教师年龄层面看,当前大部分高校篮球教师平均年龄趋于年轻化且具备较高体育运动素质与较强体育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年轻教师也更倾向于不断根据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从教师性别层面看,篮球作为一门体育竞技类教学科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体能水平与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师,尤其是篮球教师招聘过程中,更倾向于聘请身体综合水平更高的男性教师。这就使得当前高校篮球教师性别比例男性教师远多于女性教师。

3.学生学习现状

首先,从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体育篮球课程时更多出于满足自身篮球学习兴趣的考虑。少部分学生主要是为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及体能水平而选择篮球学习。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是出于个人对篮球教师的崇拜,为拉近自身与教师之间距离而主动选择学习篮球。

其次,从学生性别方面看,与高校篮球教师相似,在选择学习篮球课程的学生中男生占比远高于女生。其原因同样也是篮球课程学习运动量大,对学习者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见表1、表2)。女生综合身体素质及体能水平与男生相比稍显弱势,因此女生则更愿意参加健美操,羽毛球等轻运动体育课程。

表1 男生体能测试要求对比表

表2 女生体能测试要求对比表

(二)高校篮球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高校篮球课堂教学现状展开具体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校篮球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人通过分析与总结,将高校篮球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高校篮球课程开设不合理,总体频率低

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安排课程过程中更加强调文化课堂的设置,而忽略篮球课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课程的开设。学校及体育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学习篮球的主动性产生消极影响,这就使得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在参与篮球课过程中缺乏动力教篮球教师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第二,高校篮球课程内容一成不变,缺乏特色

高校篮球课内容缺乏特色,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同校篮球教师在设置课程时缺乏个性,不同教师所创设的篮球课堂千篇一律采用程式化教学法,枯燥呆板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是不同高校之间所创设的篮球课堂差异性不足。高校之间缺乏特色篮球教学项目,难以促进我国整体篮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高校篮球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是在评价主体上,正如前文所说,当前高校篮球课堂评论主体主要是教师而忽略了学生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致使篮球教学评价缺乏客观公正性。其次是在考评方式上,当前多数高校将篮球课作为体育选修课,在考评过程中,往往采用期末考试,综合性判定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在不同阶段具备不同学习特点,尤其是篮球课堂作为对学生身体状况水平有着较高要求的课堂,部分学生在期末考试阶段受到自身身体影响,未能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出个人真实水平,教师则一锤定音将其综合成绩判定为低等,缺乏公正性。最后是在考评内容方面,当前高校篮球课堂着重考察内容为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等方面,而忽略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特点的考评,这就使得考评结果存在偏颇性,未能对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产生有力助益。

第四,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软硬件设施不足

首先是在教学场地设置上,篮球课程教学主要是在篮球场展开,同时篮球作为一门竞技性较强的科目,对高校为篮球课堂提供的教学篮球场地提出了更高质量要求。但高校受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未能给予篮球教学足够资金以修建高质量篮球场地。与此同时,高校还受到自身落后教学观念影响,不愿为篮球课堂过多拨款,提升篮球课教学质量与水平。当前也有大部分高校篮球教学场地年久失修或是接近报废。篮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学生学习的安全性,在展开具体篮球教学时,往往采取保守教学法,这就使得高校篮球教学效果无法有效提高。

其次是在高校篮球教学软硬件设施方面,篮球课堂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充足的篮球、篮板、篮筐等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但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篮球教学过程中,除面临软硬件设施不足情况外,还面临软硬件设施老化严重等问题。学生无法借助器材独立开展篮球训练活动,个人篮球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第五,高校学生篮球学习主动性不强

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不高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教师保守的篮球教学方式,单一的篮球教学课程安排难以凸显篮球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篮球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高校松散的篮球课堂管理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篮球学习观,让学生在篮球课堂中养成安于现状,懒散消极的不良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大学生受到自身头脑中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其不会影响个人升学情况,则以应付心态看待篮球学习。

第六,高校缺乏优秀篮球教学教师

尽管当前高校篮球教师趋于年轻化,其身体素质及学习动力都较为可观。但年轻化教师也有着教学资历浅薄等不足,无法有效规避篮球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篮球教学教龄较为丰富的高资历教师,在跟随信息化时代步伐,更新个人教学观念,提升个人教学水平等方面缺乏积极主动性。另外,教学年龄高达十年的篮球教师其主修专业并非篮球。这使得这部分教师自身篮球专业水平还存在局限性,无法对高校学生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篮球教学指导,从而影响高校篮球教学质量提升。

二、高校篮球教学优化策略

(一)更新篮球教学观,强化篮球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想提升篮球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应从自身出发更新篮球教学观,强化篮球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校领导需根据新课改目标要求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篮球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占比。其次,学校还应为教师设定部分奖励机制,有效激发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另外,高校领导还需不断邀请篮球专业人才为高校教师开设专业性讲座,重塑高校篮球教师教育教学观,提高高校篮球教师教学专业性与水平。最后学校还应完善对篮球教师的考评工作。在日常教学评价过程中,对教师篮球教学实效性展开综合性评定,促进教师提高个人篮球教学能力。

(二)创新篮球教学法,丰富篮球课堂教学内容

为有效提高高校篮球课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师还应不断根据新课改教育教学目标创新篮球教学方法,丰富篮球课堂教学内容。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展开教学,打造微课教学课堂、慕课课堂、翻转课堂,为学生补充生理与心理发展知识、运动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篮球理论知识传播有效性。高校体育教师还可创设游戏教学法打造趣味性课堂,在确保篮球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篮球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篮球训练要求,增强篮球教学的针对性。篮球教师还可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形式提高个人篮球技术,巩固头脑中篮球理论知识。无论是多媒体课堂还是游戏课堂,篮球教师都必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一切篮球知识传播活动按照学生学习特点展开。尤其是在组织篮球技术训练过程中,教师更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切不可揠苗助长。为进一步升华高校篮球课堂教学意义,篮球教师还可将篮球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取长补短,能够有效提升篮球教学含金量,提高篮球教学总体水平。

(三)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当前单一落后的考评机制难以对学生篮球学习水平展开客观公正地评价,且无法推动高校篮球课堂改革顺利进行。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优化过程中,应一改以往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高校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提高篮球课堂教学专业性,全面性与权威性。首先是在考核主体方面,高校篮球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并采取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在检验学生篮球水平的同时,提升个人篮球教学质量。其次是在考核标准方面。高校篮球教师应摒弃以往期末考试考核标准,而应注重平时课堂中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主动性等方面的考核。长期性、综合性的评价标准才能确保评价结果真实且全面。最后是在考评反馈方面。以往篮球体育教师在考评结束后,习惯于直接给予学生最终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情况展开分析予以教学反馈。为进一步升华课堂考核评价意义,在今后高校篮球课堂中,教师还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个人在篮球学习中具体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阻碍一一被解决后,其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都能被全面激发出来。

(四)增加资金投入量,优化高校篮球基础设施

高校篮球课堂的展开离不开质量过硬的基础设施支持。因此在优化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高校还应强化篮球场地资源建设改善教学环境。首先,高校应增加对于篮球课堂的资金投入,为师生打造标准的篮球训练场地。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于篮球训练场地的安全检测工作,消除不良隐患,确保篮球教学能够安全稳定进行。其次,高校还应为篮球课程配备先进、科学的软硬件设施,如基础篮球设施以及篮球教学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得。最后,高校之间还可相互借鉴创设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在团结协作共同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我国篮球教学综合水平。另外,高校还应为各校优秀篮球教师提供交流借鉴场地与经费,让优秀教师在不断探究与磋商过程中,同时提高个人篮球教学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高校篮球教学软件的师资队伍,综合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五)重塑学生学习观,培养学生篮球竞技意识

传统高校篮球课堂教育以提高学生篮球水平为最终教学目标。受到这一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功利性、应试性较强。篮球作为一项娱乐性、竞技性体育活动,在丰富学生日常生活,强化学生竞技观念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在学习篮球过程中,仅将其看作是应付期末考试的途径,不仅无法提高个人篮球水平,还会对篮球学习产生错误认知,削弱篮球学习意义。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篮球教师在开展篮球课堂过程中,还应重塑学生学习观,在培养学生篮球竞技意识过程中,为学生灌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正确体育学习观。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篮球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投篮接力赛,让学生在提高个人投篮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竞技意识与团结协作意识。只有当学生具备健全且正确的篮球运动观,才能达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精神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校篮球教学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其问题既包括学校层面,又包括教师层面,还包括学生层面。为有效解决影响高校篮球教学水平提高的一系列问题,首先需从学校出发帮助篮球教师重塑教育教学观,强化篮球师资队伍建设。其次还需鼓励教师创新篮球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更新学生篮球学习观。最后学校还应加大篮球课程建设资金投入量,为高校篮球课堂的顺利展开提供软硬件保障。

猜你喜欢
篮球评价课程
街头篮球文化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快乐篮球进山乡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