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果树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2021-12-12 10:39崔春梅陈爱山
现代园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公海安果品

崔春梅,陈爱山

(1 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农业服务中心 226601;2 海安市果蔬栽培指导站 226601)

海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黄海,地处北亚热带北侧,全市国土面积1180km2,辖2 个开发区、8 个镇、7个街道。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6℃),雨量适中(年降雨量1000~1200mm),土壤肥沃,夏季台风较少,形成稻麦、蚕桑、水产、禽蛋、果蔬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其中果树生产是果蔬产业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促进海安市果树生产发展,现围绕“十四五”海安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分析海安果树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工作思路。

1 产业的生产现状

1.1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全市现有果树种植面积1000hm2,主要以梨(400hm2)、桃(100hm2)、葡萄(200hm2)、草莓(150hm2)等为主,以猕猴桃、火龙果、无花果、樱桃等时令鲜果为辅,品种较为丰富。

1.2 品牌创建成效显著

全市现有“秋月”“葡之味”“桃乐知”“玲实”“九久乐”等8 个果品注册商标,其中,大公镇农业服务中心注册的“秋月”梨品牌,通过多年培育,在江苏省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2015 年成功申报了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海安脆梨”,成为海安市果树生产上第一个公共区域果品商标品牌。

1.3 种植水平提高明显

2010 年,大公镇南通新高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丰水’‘新高’等“五水一高”日本梨,通过棚架栽培技术,其基地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园艺作物”生产标准园。2016 年,曲塘镇海安建国家庭农场采用主干栽培模式,提高了梨园种植水平;2016 年、2019 年、2020年,通过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徐州站牵头组织的“江苏省梨树机械化栽培应用观摩会”,该项技术成功推广全省梨产区。2019 年4 月中旬、2020 年7 月,江苏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分别在雅周现代农业园、玲实葡萄专业合作社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极大地推进了海安市葡萄科技示范基地种植水平,扩大了海安市果品的影响力。大公镇还以梨花为媒,连续11 年举办梨花节,成为海安市果树生产的一大盛事;2021 年3月31 日的“十一届梨花节”,升格为南通市农业农村局、海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江苏“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通专场推介会。

1.4 优质果品不断涌现

1999 年,大公镇选送的‘丰水’‘新高’梨参加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评比,分别获得银奖、铜奖;2019 年5 月28 日,市委、市政府在大公镇召开了全市果品产业推进会暨“海安脆梨”国家地理商标使用会,推进了海安市果品产业的发展。2019 年,海安市选送的葡萄、梨在江苏省优质果评比中获得4 个金奖、6 个银奖;2020 年,海安市选送的葡萄参加江苏省第二届优质葡萄评比中获得1 个金奖、1 个银奖,参加江苏省早熟梨评比中获得1 个金奖、2 个银奖,参加江苏省中熟梨评比中获得3 个金奖、5 个银奖,提高了海安市果品在省内的知名度。

2 存在的问题

2.1 总面积不大,规模连片少

全市现有的果树种植仅1000hm2,总面积不大,仅有2 处相对较大的梨、桃生产基地,即高新区都市农业园的桃花源公司、大公镇于坝村与开发区韩洋村相邻的地块,其余区镇的面积小而分散,3hm2规模连片少,以农户房前屋后散生连片为主。

2.2 发展认识不平衡

对果树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围绕“十四五”海安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作为海安市果树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部分区镇缺乏必要的规划引导,发展不成片,缺少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

2.3 服务管理缺位

果农素质参差不齐,在果树生产的重要环节,如修剪、施肥、病虫防控、人工授粉、花果管理、果实套袋等实用技术到位率不高,从而制约了海安市果树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3 发展的主要工作思路

3.1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

进一步优化海安市果树种植区域,对于连片规模果园,如城郊东翼大公、开发区,可规划为梨、桃主产区;城郊西翼高新区、雅周镇、曲塘镇,可为葡萄、火龙果等设施果树主产区;白甸、南莫、墩头镇,可大力发展草莓等浆果类水果区;滨海新区、李堡镇,可发展瓜果类、小方柿、无花果等为主的东部沿海特色区域。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发展农户的房前屋后种植,多户连片成林成带。高沙土地区,可引导农户种植特色的枇杷、杏;里下河地区,可种柑橘类;河东地区,可引导恢复海安市特色果树的小方柿种植。

3.2 扩大产业规模,适度规模经营

没有规模形不成市场,见不到效益。全市计划“十四五”时令鲜果面积达1333hm2,要建成4 个333hm2果品基地,即稳定333hm2梨园、扩大草莓达333hm2、扩大葡萄达333hm2、建成333hm2以桃、樱桃为主的各类鲜杂果基地,每年新建江苏省级果树标准园1 个。全市建成江苏省葡萄产业技术示范基地1 个、江苏省梨产业技术示范基地1 个,创建果品特色村10 个、特色基地20 个,统筹安排,扩大生产规模。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以1.3hm2桃园、1.3hm2设施葡萄园、2hm2梨园为适度规模,一年收入20 余万元;要加大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

3.3 坚持目标导向,推进项目建设

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海安市果树产业,全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抓好资源与市场的对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增值环节。建议各区镇在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农时季节前,以本镇村果树能人带动发展、引进市外能人进驻发展,新增一批以果树为主的设施大棚果树、观光果业、休闲旅游果业项目,力争每个区镇每年新建果树项目1~2 个。

3.4 坚持质量兴果,提高综合效益

首先,选用良种。梨树栽培主推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苏脆1号、4号’等新品种,逐步取代现有品种;葡萄品种首选‘阳光玫瑰’;桃树品种选‘霞脆’‘油蟠桃’‘锦绣’等,草莓品种选‘红颜’,甜瓜品种选‘玉菇’,西瓜品种选‘早春红玉’‘小兰’‘8424’‘美都’等。其次,强化创新集成技术推广。梨树主推主干式栽培,葡萄主推促成栽培和避雨栽培;成片果园生长季节推广水肥一体化、冬季施用有机肥代替化肥、使用沼液作为果树基肥;新建果园建议大行距、小株距定植,便于机械化喷药、施肥、采收;在病虫防控上,推广杀虫灯物理防治、迷向思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优质绿色果品。以减少用工、确保质量,增加效益。

3.5 坚持品牌强果,增创发展优势

目前,海安市已有一定面积的梨、桃、葡萄等4 个主栽品种,均要建设科技示范园区,结合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全市果树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果农培训基地,带动全市林果业发展提档升级;要以省级标准园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园区。培育一批网上果品销售电商,将海安市果品搬到网上销售;如葡萄、桃、梨子、草莓均已实现在“寻味海安”线上订单、线下取货,反响很好。

大公镇农业服务中心是“海安脆梨”品牌所有者,对品牌使用情况要进行全程监管,对违反规程、规范、规定的行为,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制止,对有损“海安脆梨”形象和声誉的,坚决打击,全力维护好品牌的质量和声誉。其他区镇梨树种植户要使用“海安脆梨”的,由海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大公镇对他们进行现场考评,符合要求的,方可建议大公镇授权使用,进一步扩大区域公共品牌的使用范围。

3.6 坚持龙头带动,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海安市果品重点村还不多,如于坝、仲洋、爱凌、刘圩、拥徐等村,今后将围绕有基础、有潜力的特色果品,培育和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果品村镇,把果业发展与观光旅游、休闲采摘、养生体验结合起来,打造相对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组织广大果农统一品种种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用药防治、统一品牌销售,在生产中用精细化管理替代粗放式管理,规模化经营替代分散经营,用设施化栽培替代传统栽培方式,机械化、智能化逐步替代人工环节降低用工成本,从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中获益,走出一条以特色果树产业助力乡村发展的海安果品为业之路。

猜你喜欢
大公海安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号核潜艇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蝴蝶,你赢了……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请大公鸡帮忙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海安推进电镀企业治污限期两个月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