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道岸堤引种樟子松的可行性研究

2021-12-12 10:39张汝佳王永杰
现代园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阜新市阜新樟子松

张汝佳,王永杰

(辽宁省阜新市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中心 123000)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属于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第四纪冰川时期,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樟子松发生了变异,逐渐向东南方向变化。经过漫长的迁徙过程,到达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和内蒙古的红花尔基地,演变成现在的樟子松。自20世纪50 年代在辽宁省章古台出现,现已传入北京、内蒙古中西部、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当地绿化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有着防风固沙作用的樟子松,于1991 年在阜新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上被推举为阜新市市树。但目前樟子松种植呈快速衰退趋势,一方面是樟子松多种植于荒山岭地,市区缺少集中种植区;另一方面是阜新市有“玉龙之都”“篮球之城”“玛瑙之都”的美誉,削弱了樟子松作为市树的绿化发展;第三方面是缺少市树的教育和宣传,让大规模推广樟子松的种植和保护日渐式微。因此,应加强樟子松的栽培,扩大樟子松的种植面积,以保证樟子松在针叶树种中的优势地位[1]。

阜新市地处辽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风沙大,水资源短缺。而细河作为大凌河下游左侧最大的分支,贯穿整个主城区、新邱区和阜蒙县等3 个区域[2],孕育了阜新的历史和文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忽视了对细河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污水横流、河水枯竭的恶劣状况。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改造,其防护体系已打造成以水系为纽带,以区域绿地为连接的生态格局,形成了细河景观风光带和湿地植被种植的生态效应,为阜新的经济和人文发展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对细河两岸引种市树樟子松,结合其他地区引种的先进经验,探讨从生态和经济两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1 辽宁省樟子松现状

自1953 年樟子松被引种到辽宁省章古台,已有近70 余年,现已在辽宁省14 个地级市中栽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数据显示,樟子松的主要栽植地分布在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等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樟子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提出在呼伦贝尔、毛乌素、科尔沁三大沙地中引种樟子松,自引种成功后,为当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增益,章古台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樟子松苗木集散地。而早在1990 年代,章古台曾出现了樟子松苗木衰退现象,并相继在陕西、黑龙江等地发现类似症状。经过不断摸索和研究,确定了松枯梢病是造成苗木衰退的主要原因,探索其种植方法和规律,成为了建立樟子松防护林的科学依据,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随着章古台种苗基地的规模逐步增大,良种使用率也逐步增加,但樟子松种苗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良种供应不充分,造成现有苗木质量差;带容器的钵苗储备不够充分,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对樟子松种苗产业的扶持和管理力度不够,造成樟子松苗木产地多且乱、质量参差不一等。有文献指出,针对辽宁省现有樟子松人工林为例,90%以上为纯樟子松林,混交林占比不足10%,这种分布极易遭受严重的病虫害威胁[3]。同时,对于樟子松人工林的林龄结构也不太合理,如大部分属于中龄林、近熟林,只有较少部分是幼龄林,如此林龄结构下造成的树木分化严重,造林形势不容乐观。

2 樟子松引种优势

2.1 樟子松的生理抗旱特性

樟子松属常绿乔木,树高15~20m,树冠呈圆锥形,树皮黑褐色并伴有深色裂纹,很薄、易脱落,树冠稀疏。叶片呈针束状,束针能扭曲,针束长度一般为10cm 左右,且有硬度、针束特性能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樟子松耐旱保湿功能。樟子松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其主根的深度能达到地下2m,侧根及毛根都能辅助主根纵深吸水,对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在干旱瘠薄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2.2 樟子松的速生性

樟子松从幼苗到造林,其生长都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种子繁育的幼苗,一般1~3 年时先进行移植。移植苗对樟子松根系发育有优势,根系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掘苗时对根系的损伤有限,有利于幼苗成活,也可选择移床进行幼苗的移植。待樟子松幼苗生长至3~5年后,生长速度加快,并与树龄的增长呈现一个正相关。10~15 年后,樟子松生长进入快速生长期。张锦春等[4]指出,当樟子松从第10 年开始生长时,松树的平均年生长高度将达到60cm 左右,直径将达到1cm 以上。还有文献研究表明,朝阳北部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是缓慢-较快-稍慢,即8 年前生长速度较慢,9~18 年生长速度最快,无论生长的高度还是直径,直到19 年后才开始缓慢生长[5]。

2.3 樟子松的适应性

樟子松由于地理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一般受自然条件因素和其他植物群落所影响。樟子松适应性强,一般可在贫瘠砂质土壤或山地砾石砂质土壤上生长。在辽宁省章古台沙地进行了试验,已陆续种植针叶树和阔叶树近20种。只有樟子松能适应不同的沙地环境条件,即使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山顶也能生长[6]。樟子松喜光耐旱,常见于阳光充足的坡地,由于坡地水土水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贫瘠,植被种类较少,因此樟子松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低。樟子松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0~25℃,且能承受的温度范围是-40℃的低温到50℃的高温,据北方地区多年来栽植樟子松的经验而言,阜新地区每年的4—10 月为樟子松的适宜生长期,在降雨量可基本满足其生长条件下,均可促进樟子松的快速生长。

2.4 樟子松的生态功能

樟子松主要扎根于30~120cm 土壤中生长,主根最深可延至5m;固水防沙能力强,树干粗壮,树皮强韧,叶针硬而短,减少了风沙流与针叶的接触面积,较大程度降低了风的阻力。针叶组织和角质层发达,也增强了抗风能力。因此,樟子松不仅能改善阜新细河区域的气候,净化空气环境,也能改变风沙土壤表层的理化环境,丰富植被的种类,发挥了其良好的生态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绿化发展,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

2.5 樟子松的经济价值

樟子松在我国的发展已有70 多年的历史,其自然分布范围小,是少有寒温带针叶林建树种,属稀缺树种资源。因此,需积极扩大樟子松种植面积,加强研究樟子松的生长规律及影响因子,探索出樟子松生长规律的特征,掌握温度、湿度、降雨量、光照等主要气候因子的影响,探索出樟子松更好的培育途径。通过掌握樟子松的育苗技术和生长规律,传授给当地园林技术员和百姓,走出一条产业帮扶+产业培育的发展路径,使阜新成为辽西地区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基地和集散地,让樟子松育苗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加速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百姓增收,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

3 河道岸堤樟子松引种的适应性分析

3.1 细河岸堤的自然概况

阜新细河位于122°55′E、41°41′N,发源于阜蒙县骆驼山,末端在锦州义县境内注入大凌河。细河流经阜新地区全长113km,主流长94km,控制面积约2300km2。在市内的主要支流有高林台河、九营子河、四关营子河、伊吗图河等。细河水系属第四系沉积厚度大和地上水系较丰富区,沉积厚度为10~20m,含水层厚度为5~10m,土壤pH 在6.5~8.5 之间。根据阜新市气象局气候变化分析指出,阜新地区气候呈现气温偏高、日照正常、降水偏少等特点,年均降水量在437.3mm 左右,年均气温约在8.5℃,全市年日照时数2657.1h,全市年平均风速3.1m/s。

3.2 岸堤区域其他植被情况

阜新市细河秉持“生态多样性与发展特色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增大植被绿量,合理利用细河资源,充实水景资源。在植物的配置上,采用乡土树种和水生植物搭配进行造景,如柳树、山桃、榆叶梅、各类花卉等。细河岸堤两侧的绿化主要采用乔木与灌木结合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落叶乔木以柳树为主,灌木则以小丽花、凤仙为主。而细河的休闲区域则选取无毒、无刺的大乔木,形成树下各类活动场地的遮阴空间;配植宿根、球根花卉,辅以上层开花木本花卉,做到两季开花;其中,以垂榆、榆叶梅为主要植被。据统计,细河景观带植被主要以大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大本植物69种,占比31.22%;草本植物129种,占比68.78%。因而,细河两岸的景观植被构成了生态长廊,引入樟子松这一文化名片,更将绿色与文化引入城市空间中来,营造出城市绿肺。

3.3 樟子松引种方式

采用2 年生樟子松钵苗,将培育的2 年生钵苗移栽在细河岸堤两侧作为行道树进行绿化、彩化;选择4月上旬土壤解冻30~40cm 时栽植,栽苗前将土壤灌足底水,等水渗入或吸收后即可栽苗。樟子松钵苗栽植深度为叶片以下20~30cm,不宜埋入土中;在种植幼苗的过程中,要使幼苗的根部不受风吹日晒,种苗后土壤应及时稳定。同时,为了促进移栽钵苗上部根系的发育,土壤应保持适度湿润。种苗后,土壤应每10~15d浇水1 次;夏季应经常松土,保持表层土壤湿度;5-6月,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量追肥1~2 次。

3.4 细河岸堤引种樟子松分析

阜新市属于低山丘陵区,适宜樟子松的发展。过去因对樟子松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规模化生产有限,让原本作为市树发展的樟子松日渐没落。而细河岸堤凭借土壤环境特点及现有乡土树种、优良灌木的优势,引种樟子松达到混交种植、科学种植,打造以樟子松为主的“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岸堤风景,减少土地裸露;发挥樟子松固土保湿的防护功效,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见,发展樟子松种苗产业发展,可以以细河岸堤引种樟子松为窗口,加强种苗科学管理和研究,推广樟子松育苗知识,做好樟子松育苗基地建设,创新樟子松造林技术。

4 结语

樟子松的生长能适应阜新市细河岸堤土壤环境,同时其抗逆性能增强固土保湿护堤的生态功能。根据对细河岸堤引种樟子松的综合分析,认为常绿树种樟子松用作细河岸堤绿化树种是可行的,防护效益稳定,是较理想树种。樟子松作为阜新市市树,是防沙治沙的功臣,掌握樟子松生长规律,发展樟子松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发挥樟子松的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阜新市阜新樟子松
奇妙的音乐盒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
我眼中的樟子松
樟子松幼苗期培育技术
加强原创意识加大对地方文化的发掘
关于阜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感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