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1-12-12 10:39
现代园艺 2021年21期
关键词:技术型林业经济

傅 源

(上杭县步云林业站,福建上杭 364200)

林下经济作为目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一经兴起,便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下经济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加速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建设,实现草、药、牧、禽相结合,促使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得到更大的改善和进步。

1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概述及价值分析

1.1 概述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双赢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2 价值分析

首先,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林下经济是一种综合型的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并带动当地的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在林下经济的延伸发展中,涉及农业、养殖业、畜牧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能为农民增加更多就业的机会,促使农民增收。其次,有利于提高林地产出率。通过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和空闲的土地,能够促进单一的林业经济朝向复合化的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林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朝着国家提出的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发展。最后,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相比传统林业模式而言,林下经济产业更加贴近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在林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复合型林业生产加工方式将单一的养殖业、畜牧业等产业与林业形成有机融合,提高了林地原有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农业成熟完善的产业链条。

2 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上杭县地处福建省西南,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气候温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7.38%,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县之一,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保存了大量的天然林群落和十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良好的自然条件也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奠定理想的环境基础,更为森林景观开发创作了更多条件。

2.2 劣势分析

目前,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以下劣势。一是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潜力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截至目前,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行为仍然属于农民自发,处于相对零散分布的状态,并没有形成统一模式和优化布局,不利于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当前上杭县的林下经济产业仍然处于传统领域,现有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全面,缺乏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政府尚未制定出明确的发展策略,使得技术指导和宏观调控明显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无序开发现象仍然存在。存在破坏性开发,导致生态功能降低。缺乏科学总体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使得政府导向以及技术指导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体系,造成林下经济处于盲目发展、一哄而上的状态,出现了产品趋于雷同、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影响后续的发展。三是缺乏技术型人才支持。目前,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仍然以农民自发性的方式为主,由于缺乏复合型技术型人才的配合与支持,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和新鲜的血液。

2.3 机遇分析

首先,国家和政府对于林下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加。自2012 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把它作为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措施。2012 年,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大力发展非木质利用产业,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发展”。其次,林下经济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追求回归自然、休养生息的一种更加安宁的生活状态,而林下经济产品也正是在这一较高的需求下,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原生态的产品、“森林人家”、生态休闲农庄等森林景观,满足都市人们对于乡村的追求和热爱,科学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可促进林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4 挑战分析

目前,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仍然有着需要解决和规避以下威胁。一是小农意识不利于林下经济产业的规模化经营。长期以来,上杭县的林业耕种都以小农经济为主,而这种相对分散独立的经营状态,若是直接朝规模化经营过渡,势必会存在一定难度。林改后,虽然放活了经营权,提高其生产和工作积极性,但由于许多林农仍然属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导致合作组织发展十分缓慢,造成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服务功能不健全以及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使其在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上问题重重。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给林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新生代农民向城镇转移,原本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少之又少,无形中影响了林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林业经济的专业化持续化发展。三是周边的县城竞争力度较大,却缺乏品牌意识,无形中阻碍了上杭县的林下经济发展。由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特别是福建省在率先开展关于林权制度改革后,使得福建省许多县市均朝政府所提出的这种优惠方向发展,而同质化的发展会造成产品的无序性,不仅加剧了竞争,再加上缺乏品牌和知名企业的宣传,使得上杭县林下经济发展的知名度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3 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优化对策

3.1 坚持科学发展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益,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首先,坚持生态优先、规模适度原则。选择哪种模式,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市场需求等,合理确定项目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花粉植物资源丰富的森林,可以选择林蜂;如毛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可以选择林药、林菌、林游模式,建“竹海人家”,搞竹海观光等,做到符合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3.2 注重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上杭县的林下经济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和国家的支持。首先,要落实相关政策,对林下经济产业进行全局的部署和规划,认真组织并协调相关工作,加强与农业、畜牧业、供销社等多方面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申报并争取林下经济项目扶持资金,促使专款专用,使得林下经济各个模式能够协同发展。其次,要加强引导,坚持示范带动、促进增收原则。切实通过林农、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经营主体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有销售依托和适销对路的品种,促进农民增收。

3.3 加强资金投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林下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充足资金的投入,才能够确保其经济发展的持续和稳定,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实现专款专用和重点扶持,鼓励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进一步加大上级对于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扶持的整合力度,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专项资金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行整合与捆绑的投入,促进林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金融部门要将林下经济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推行林农信用评估和林权抵押贷款相结合的评估,大力推广普惠金融“福林贷”,加大对林下经济产业链各环节的信贷支持。林业金融服务中心应简化林权抵押贷款发放流程,适当减免资产评估费用,推行推广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创新形式、还款模式,提高贷款限额,延长贷款期限,并将林下经济纳入林权抵押物范围,缓解林下经济发展资金紧缺问题,解决林农后顾之忧。

3.4 注重技术型人才引进和培养

林下经济产业的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新鲜血液的投入,而人才对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当地政府需投入大量财力和制定政策支持。首先,引进技术型人才,通过引进技术型人才任村官,指导、服务林下经济产业,鼓励技术型人才回乡创业,创办家庭林场、农村合作社,为林下经济产业提供新鲜血液。其次,加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新型职业林农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林农掌握林下经济相关技术,切实提升林下经济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再次,加强与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高科技水平。

4 结语

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持续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上杭县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发展林下经济这一战略,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更要乘胜追击,立足实际,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加大力度,转变传统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又快又好发展。今后,上杭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要加强技术型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行产业保险,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科学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猜你喜欢
技术型林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land produces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外功还是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