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和合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15 02:44陈秋月
山西农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

□陈秋月

(天台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台山文化研究院 浙江 台州 317200)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成为了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资源。用“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等和合文化精髓助力乡村振兴,可以赋予和合文化新的生命力,使其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1]。

1 和合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

1.1 “和而不同”,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

“和而不同”强调事物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特殊的生存发展方式,要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与多样性,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的共生关系。

“和而不同”意味着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君子之和以公正为原则,做到心底无私,君子尚义尚正,坦坦荡荡。

“和而不同”是一大治理智慧,它承认社会是由性格、文化、种族、出身等不同的人群组成的,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并且能够合作共事、共同生活,实现社会和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2]。要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推动各种产业和谐、有序、共生共荣,最终实现产业兴旺。如果完全一致,则无法发展延续。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强调各个乡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产业特色,避免同类化,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1.2 “天人合一”,是乡村生态宜居的根本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万物、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音律的和谐;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这是自然的和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与天地同流”“与天地和其德”“道法自然”“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等思想,都是强调对天地万物的爱护,倡导以和善、友爱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

1.3 “以和为贵”,是乡村乡风文明的保障

“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按照“礼”来处理,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既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也强调礼的灵活性。以和为贵、人心和善、和睦相处等都是中华和合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为了让不同的人各自发挥优势,合作互补,实现家和万事兴,由家族和谐,扩展到社会和谐,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谐。只有人人和善、身心和谐,才能创造“人和”环境,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灵魂。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以和为贵的和合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倡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有利于提升村民精神风貌,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4 “和实生物”,是乡村治理有效的手段

“和实生物”强调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和”是指和谐,是矛盾的平衡性。“和实生物”是指斗争、矛盾在达到平衡之后的一种积极状态。事物得以联系和发展才能“生物”。如果相同,就无法发展,叫“同则不断”。事物的发展绝不是前后割裂的,必然具有连续性与继承性。“和实生物”即以“生”的方式将旧系统向新系统过渡,通过系统的新陈代谢、冲突融合,实现新旧交替,促进社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要突出融合、创新、发展之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手段。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因此,乡村振兴必须统摄各方资源,平衡各方利益,必须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推动乡村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就是以共商、共建、共赢、共生为目标的中华和合文化理念的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更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大到国际交往、国家战略发展,小到城镇、乡村,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此,只有播下和合共生的种子,才能收获共享的美好明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是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农民福祉,让乡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奋斗目标。

综上,和合文化既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把“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及“和实生物”等和合理念运用到乡村振兴上,以班子和顺合作、家庭和乐合心、邻里和睦合欢、村风和善合力、村庄和美合适、社会和谐合拍为建设目标,“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2 和合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探索

天台县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当地乡村一直受到和合文化的熏陶,和合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会”,呈现出一幅和谐、和善、和美、和气的乡村和谐图。“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苏轼《礼记·中庸》)。用和合文化的理念,指导、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与冲突,向“强产业”“高颜值”“讲文明”“可持续”“共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努力。

2.1 运用“和而不同”思想,打造“强产业”的乡村

“和而不同”就是不同事物间的多元和谐与互补融合,是各种力量要素相互碰撞、相互排斥而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化解矛盾,消除差距。塔后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台岳南门”地理位置、佛道和合赤城山的文化底蕴、“救命仙草”的发源地等优势,通过做精民宿产业,打造“康养塔后”品牌,形成以“礼佛国清寺、问道桐柏宫、仙游琼台谷、隐居塔后村”的乡村主题旅游线路,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运用“和而不同”思想,打造出音乐、唐诗、和合、乡愁等各类主题民宿,开展了一系列如农业观光、疗养商务、果蔬采摘、农味品尝、农耕体验、禅道养生、艾草体验等产业,真正把“资源美”转化成“经济美”,形成塔后村“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乡村现象。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天台县已形成“心灵和合的康养塔后、身心和合的幸福后岸、建筑和合的古韵张思、浪漫和合的水韵安科”4 个“和而不同”的民宿村,和合共生,为“现代化和合之城”贡献乡村力量。

2.2 遵循“天人合一”思想,深化“高颜值”的乡村

“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定位与诠释。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乡村振兴,要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遵循,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安科村凭借临水而居的特色,把打造“和合村居”和乡村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然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建设融合在一起,深化和合宜居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和合宜居、文化宜居之村。“和合村居”的创建为“天人合一”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一批环境整洁优雅的村庄、庭院,村民共建共享美好环境。

天台县开展“生态宜居”创建活动,“美丽乡村”“庭院革命”等都是“天人合一”思想外化塑形的成果。目前,天台县乡村环境日益改善,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等显著提升。

2.3 秉承“以和为贵”思想,展现“讲文明”的乡村

“以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就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都能够调解适当,彼此都能融洽。

塔后村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践行活动,建设邻里和睦、人心和善、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文明行为,赋予乡风文明新的时代文化内涵。如对和合家庭、好邻居、“星级文明户”等进行公开表彰,并张贴在“红榜”上,带动培育崇德向善、人文和合的宜居村庄。

“以和为贵”的思想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文化礼堂更是和合文化的践行典范,以“随风潜入夜”的形式滋润着乡村,不断推动着乡村文化振兴,延续着乡村文化血脉。

2.4 沿承“和实生物”思想,助推“可持续”的乡村

“和实生物”强调实现和谐则万物生长繁衍。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和”是有原则的和谐相处,凡无关原则的小事,要理解忍让,不要小题大做、闹不团结;凡事关原则性的大事,则要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在治理方式的选择上,“和”是上下级的互相尊重和坦诚议政、集思广益的“众言堂”。如龙溪乡的村级民主决策“和合五步法”、干部同心同德的“和合搭档法”、乡村治理的“促和八法”等,都创新出准确反映乡级与村级、党群与干群、村官与村民之间“工作亲和度”的“和合”指数,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

运用“和实生物”的理念,要创造性、创新性地治理乡村,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准施策,从意识形态上重视,把思想意识外化到行动上,才能真正做到乡村治理有效,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2.5 汲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共富裕”的乡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就是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后岸村依托寒山子隐居地的和合文化资源,从原来的“卖石板”转向“卖风景”,以桃花节、荷花节、年货节、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契机,带动民宿、餐饮、农副产品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村民家家户户都吃上“旅游饭”,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全村人人勤劳、户户创业、家家收入倍增,朝着实现“绿富美”“共富裕”的“后岸梦”大步前进。

“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在塔后村、张思村、集云村等乡村得到了生动实践,共商共建共享共富裕,朝着“强产业、高颜值、讲文明、可持续、共富裕”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3 结束语

乡村振兴追求的“和而不同”的产业特色、“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以和为贵”的乡风文明、“和实生物”的永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富裕,正是对中华和合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用和合文化的思想精髓,寓和合教化于其中,内铸魂、外塑形,有助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谐新农村建设,有助于“现代化和合之城”建设。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