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额信贷运用模式问题探究
——以山西省吕梁市为例

2021-12-15 02:44苏国华
山西农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吕梁市小额贷款小额

□苏国华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1 扶贫小额信贷概述

1.1 扶贫小额信贷的概念及特点

扶贫小额信贷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信贷产品之一。制定扶贫贷款政策是为了让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更多发展资金[1]。其政策主要是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基准利率发放5 万元以下、3 年期以内的小额贷款。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有以下4 个特征。

(1)精准性高。扶贫小额信贷遵循户借、户用、户还原则,准确发放给贫困户个人,用来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让贫困者慢慢富起来。

(2)可获得性强。贫困家庭不需要向贷款机构提供抵押物,也不需要担保,可直接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贷款办理手续简便。

(3)成本较低。银行机构按照基本的标准利率来发放贷款,大部分地区由政府资金进行全额贴息,只需要偿还贷款本金即可。

(4)期限较长。扶贫小额信贷按照贫困家庭生产发展的进度来规定贷款期限,不超过3 年。

1.2 国际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是当地政府成立的一个特殊的小额信贷金融机构,由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创立。他用各种创新的办法,比如只借给妇女、全村联保、贷款实行小组互助互督互保等,最后得出穷人的信用是很好的,他们还款的概率能达到95%以上。这个结论给全球扶贫带来了一个新想法,足以让世界震惊,尤努斯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做这件事情的核心理念如下:穷国穷的原因,是因为很多穷人没有最基本的创业资金。虽然这只是一点点小钱,但也成为穷人富不起来的最直接因素。因为这个障碍,穷人的创业精神只能留在自己的肚子里。大事小事都难以付诸实践,只好沦落在社会的底层,成为所谓的穷人。所以,如果给他们发放小额贷款,就是这些看似很少的钱,可以作为杠杆,能激发穷人的创业热情,不仅能让他们脱贫,而且能让国家富起来[2]。

2 吕梁市扶贫小额信贷的运用模式

吕梁市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模式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吕梁市扶贫小额信贷连续4年发放量位居山西省第1 位,共计为61 077 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提供了扶贫小额贷款,贷款额度达到35.57 亿元。吕梁市正积极适应贫困农民的脱贫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扶贫小额贷款运用模式,主要有以下5 种模式。

2.1 “户贷户用”脱贫模式

扶贫小额贷款“户贷户用”模式,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主要运用模式。主要过程如下:贫困户先申请扶贫小额贷款,然后经相关部门检查其项目是否合格,再由相关组织查核并发放贷款,最终贫困户得到贷款。虽然贷款组织对贫困家庭的综合能力要求较严,但贷款组织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较明确,管理的成本费用较低。

2.2 “五位一体”帮扶脱贫模式

“贫困家庭+保险+政府+银行+实施主体”的“五位一体”扶贫模式。由保险公司按年贷款的1.5%为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县政府则按年贷款的1.5%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贫困家庭把贷款金委派给实施主体,实施主体通过雇佣贫困家庭用劳作等方法来摆脱贫穷。这种模式引入了保险信用增长机制,降低了小额贷款的风险补助金需求[3]。

2.3 固定收益发展养殖产业脱贫模式

政府通过核查,向企业提供贫困家庭名单,信用社向企业给予小额贷款,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提供贷款;企业在信贷范围内与贫困户订立扶贫小额贷款委派经营合同,并偿还相应的贷款;政府再次核查他们之间的合同内容是否合格,并监督他们实行。签订好合同的贫困户即可向相关机构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并按合同委派给企业,企业在固定收益贷款期限内一次性向贫困家庭发放补贴。

2.4 “固定收益+电商经营”经营模式

科技推动世界进步,数字化驱动创新发展。吕梁市推出政府与电商平台合作的方法,即“政府+贫困户+电商+农信社+定期固定收益”经营模式。只要符合上述条件,贫困户即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获得贷款。此外,这种模式也鼓励贫困户自己带资金投入电商平台,可以持续获得利益。

2.5 购买式造林扶贫小额贷款模式

吕梁市政府制定植树造林计划和标准,并进行社会宣传,首选与造林合作社签立协议。当贫困家庭成员比例达到标准、按规定比例分配收入并接受政府财务监督时,注册登记为脱贫植树造林合作社,以帮助减轻贫困,享受信用贷款服务优惠的政策。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持造林合同及相关资料到农村信用社办理造林贷款,可独立造林。造林苗木成活并验收合格后,造林工程由政府收购,也可以由市场购买。植树造林合作社偿还贷款,支付植树造林费用,获得收益,贫困户即可慢慢走上脱贫之路。

3 吕梁市扶贫小额贷款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扶贫政策效果不明显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经过层层管理和实施,很容易出现偏差,导致一些地方、一些贫困户享受不到政策的利益。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每个地方提供的扶贫小额贷款大部分是带资入企,贫困户真正得到的贷款很少,导致脱贫难度加大。此外,部分互助经营的贷款机构、贫困户和互助方利益连接机制尚不完整,扶贫小额贷款的作用效果不大。

3.2 监督体系尚不完善

贫穷的根源往往不是个人意愿的沉沦,而是集体意愿的缺乏,也就是制度缺乏。在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中,一些贷款机构的门槛把关很松,甚至有违反规定提供扶贫小额贷款的例子。目前,在扶贫小额信贷这一领域,国家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同时,各地方出台的一些制度差别较大,存在管理方法不一致、缺乏法律的相关监督等问题,不利于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

3.3 农民对扶贫小额信贷的了解不深

一是大部分贫困家庭认为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的补助金,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偿还。二是近年来贫困家庭可以享受到很多政策上的优待,有可能会滋长贫困家庭的依赖行为,即贫困家庭怕被带动脱贫后而无法获得优惠政策。三是一些农民对扶贫小额信贷没有很深的了解,不知道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模式脱贫的方法。

3.4 新冠肺炎疫情下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对很多贷款机构来说是一场很大的考验,同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农民工无法工作,导致扶贫小额信贷的偿还贷款压力比较大。二是扶贫小额信贷的业务处理能力受到冲击。因为疫情防控的需求,贷款前对贫困户的核查任务比较困难,且大部分贫困户缺乏互联网技术,应用线上模式时还需要相关人员帮助。三是部分地方政府补助落实不到位。财政贴息的申请过程较长,导致农民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收到资金。

4 解决对策

4.1 加快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相关政策

政府应该尽快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继续提供风险补偿金,进一步改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此外,相关组织要评价金融机构的进展和效果,赋予适当的经营权。

4.2 充分发挥贷款机构的作用

一个好的政策离不开机构的支持,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更是需要各机构的共同努力。要督促各贷款机构结合相应的政策,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脱贫工作的重要模式,发挥当地银行的优势,委派固定的人员负责,简化办理流程,提高贷款服务质量,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提升工作价值。

4.3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推动力

在一个组织中,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作用,真正发挥好部门的作用可以给政策实施带来很大的推动力。要与国家金融机构、扶贫办等部门加强合作,推动各部门一起协作,让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更加便民。可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适当给贫困户一些补助金。同时,要加强对工作的审查,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4.4 做好数据记录,加强督查考查

各贷款机构需要严格监管扶贫小额信贷使用情况,无论是机构还是贫困户,都要进行相应的监督,保证该模式能够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同时,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动力,让他们真正掌握脱贫的方法,进一步改善生活。银行机构应充分发挥带头的作用,督促贷款机构全面核查扶贫小额贷款模式运用中存在的各种困难,进行监督改正并实施。

猜你喜欢
吕梁市小额贷款小额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王拥军深入吕梁市调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
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研究—实务中的探索和发现
重庆将开展小额扶贫保险试点
制约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因素和解决措施
小额贷款公司紧箍咒在浙江率先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