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

2021-12-15 21:27张菊
关键词:融合传统音乐

张菊

摘 要:隨着音乐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断跃升。小学是学生接触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今后的音乐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且能够对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有效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滋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通过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其人文素养。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音乐教育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为小学音乐教育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 传统文化 音乐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9.016

一、小学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是离不开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新颖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更好地帮助其沉浸到音乐知识的世界之中,提高其音乐素质。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原来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迅速地投入到音乐课程中,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音乐以及音乐的艺术形式,调动其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对其达到全面培养。其次,优秀传统化不仅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理念,还是对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塑造健全人格的价格指引。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使之在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音乐教育生活化具有一定的调节情绪的功能,通过让小学生学习音乐可以让其具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其以一个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和生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其创新意识

音乐的领悟与理解能力与一个人的审美层次有直接关系,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悟音乐情感、领会音乐内涵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审美能力。首先,音乐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形式,能够传递各种艺术审美信息,具有极高教育价值。学生学习有关音乐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其次,音乐教育和传统文化融合具有创新性,利用音乐教学的方式来渗透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乐曲的同时受到文化熏陶,产生思想上的冲击与深思,使学生的思想与思维维度都得到扩展,最终形成一种创新意识。

3.教学方式更具灵活性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它阻碍了小学音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首先,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音乐教学方式,缺乏对传统文化音乐价值的挖掘,在此情况下,学生的音乐学习过于被动,严重打击其学习积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催生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推动了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如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在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的同时,也能激发其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由此可见,音乐教学具有灵动性和生动性,符合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对于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具有积极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乏对音乐教育和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视

就目前来看,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音乐教学课程,但是课程开课次数较少、时间较短,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首先,音乐教育的开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整个过程都运作不起来。但是一些学校缺乏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能为该项教学提供足够的资金投入,不能为音乐教学提供足够的音乐器材设备和教材,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完成学习内容。其次,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再次,音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教师从民间乐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入手,增强学生音乐体验。但是由于音乐教育内容的有限,课本教材较为单一,缺乏对新型教学理念的融入,学生会对音乐以及传统文化产生排斥心理,难能满足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音乐感情和艺术品质的传授,没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影响了小学音乐教育水平。

2.音乐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音乐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要求教师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小学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就目前来看,一些教师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学生往往处于一个被动接受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状态,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表达。另一方面,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声乐教学只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歌曲演唱方面的教学,忽略了音乐技能实践应用与训练的开展。其中,一些教师缺乏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认知了解和运用,不能将小学音乐教育和其他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减少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小学音乐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1.转变音乐教学观念,创设传统文化学习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低,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和音乐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境,营造出更为轻松惬意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上借助各种先进教学工具来促进传统文化与音乐的结合。比如,教师可借助琵琶、吉他等乐器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出音乐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以传统文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教师要提高其自身素质,挖掘具有传统文化的音乐内容,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选取教学内容,同时不断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教师要积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通过不同的音乐作品分析和感受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比如,在开展蒙古族传统文化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马头琴开展相关的教学,利用马头琴演奏一段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特色,增长学生对蒙古族的认知和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音乐教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两者不可分离。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实现小学音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求教师创新音乐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合理的设置音乐课程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赵立晶《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中华少年》2017年第7期。

[2] 林丽红《让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孩子心灵里——小学音乐课堂之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浅谈》,《音乐大观》2014年第10期。

[3] 林云霏《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评鉴》2018年第1期。

[4] 吴杰红《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四川教育》2017年第2期。

[5] 杨子江《试论音乐欣赏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北方音乐》2018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融合传统音乐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少年力斗传统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