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

2021-12-18 12:47杨秀娟樊恒辉王宁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杨秀娟 樊恒辉 王宁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近年来各高校不同专业纷纷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文章结合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出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04-03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两大类,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为了拓展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解决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空缺而开展。自2009年硕士研究生扩招以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逐年递增,已占硕士研究生总录取人数的一半之多。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性与创造性、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贯通、有机融合,是伴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需要,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1],在促进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始于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形成课堂教学、岗位实习、国际交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百森商学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倡导者,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主,开设了新生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创业计划、创业实战案例研究等一系列课程[2]。斯坦福大学根据学生个人特色及所处社会环境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即追求一流科研成果、开放互动式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创“科技工业园区”模式[3]。

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滞后,最早的文章刊发于1997年,此后一直少有文章见刊,直到2015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仅当年就发表了相关文章1 424篇,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 260篇,数据的持续增长表明国内教育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突飞猛进(见图1)。

近几年来,国内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广受关注,张绍丽等提出高校应构建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三螺旋”教育融合模式[4]。王占仁教授提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广泛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5]。

三、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

教育中存在的問题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学位〔2018〕7号),为统筹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专业人才培养,将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等8个,其中土木水利综合了原来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测绘工程等学科[6]。2019年我国共有174所高校开设了土木水利专业,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进行调整,研究生招生类别和人数逐步增多,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34人,包括专项计划“智慧水利”25人,“乡村治理与发展”36人,“旱地农业绿色发展”8人,“国际农业工程人才”8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1人。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并已小有成效,但要想保持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长期有效的发展,必须正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不成熟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门学科,它是用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并行发展,共同推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延续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固有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存在偏差,部分高校课程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次数较少。对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8所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55.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不重视”,20.4%的学生选择“一般”,选择“重视”的学生仅占24.4%[7]。高校教育管理层及广大教师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着深刻的认识,才能采取积极措施正确引导学生。

(二)教育模式保守陈旧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以往的填鸭式课堂教育模式并不适用,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将学生调动起来。近几年,随着教学的深化改革,部分高校引进了一些新的教育模式,但传统教育模式仍占主要地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存在很大困扰。部分工科高校虽引入了校外实践环节,但践行度不高,导师直接开出实习证明了事,校外实践流于形式。

(三)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模式目前仍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案不完备、教学大纲不完善等缺陷,尤其是工科专业课程内容明显落后于实际工程技术且不成体系,新技术、新设备、新进展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讲授,学生在不了解工科知识体系的情况下随意选课,结果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构架。目前,大多高校都已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课程设置偏向于基础学习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入了解,并且课程多偏向理论,缺少实践。

   (四)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我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参照美国,但仍存在许多不足。美国在师资上的建设结构合理,全职、兼职安排得当,且部分教师有从事创业的经历。而我国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授课内容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有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甚至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教师专业素养不够,很难给学生提供学习发展平台。部分高校在专项设置方面虽考虑了学生的特色化培养,但对校外导师的把控有待加强。

(五)学生自身认识不足

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学生也积极响应,但大部分学生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学生更多地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一门课程,为了完成学分,忽略了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与锻炼。创新创业教育与以往的传统教育不同,需要学生自主性思考与探索,创新创业也并不是简单的创办公司,而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素养。

四、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高校应从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善、师资力量建设、实践环节应用等多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图2)。

(一)创新实践型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理[8]。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理念培养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元、开放式的教学,实现学生创造性的自我提升。在新的培养模式下,不能只局限于教师学历的高低,要更加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可聘请相关专业的工程师来进行实践方面的授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增设更多实践课程,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实践,激发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多开展案例教学、网络教学等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每门课程当中,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与企业合作搭建实践平台

针对土木水利这样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展开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内教学平台俨然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才能对本专业有较强的切实感悟。近些年来国内众多大型设计、施工、监理公司与工科高校产生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等。截至2017年,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签订的校外实训基地有10个,为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9]。河海大学自2011年起便开展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结合,与20家企业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保证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半年以上的实践教学。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2016年教育部提出全国所有高校都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纳入学分管理,这一举措足以见得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要推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首要任务就是推出简明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土木水利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必须将工程实际与日常授课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实操课所占比例,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可增设趣味性实践课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要针对学生情况,摒弃以往课堂教学模式,开设创新型课程,如创造学、创业思维、创业管理等[10]。学校也可作问卷调查,根据本校学生意愿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一个概念的普及,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高精尖的教师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部分老教师来说,是一次观念上的冲击,教师首先要理解和接受新的理念,关注最新的教学方法与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去主动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是注重实践性与创造性的教育,仅依靠校内“学院派”教师的课堂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当重点考虑他们的工作经历及创业经历。

在师资建设上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发展,即校内教师走出去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以提升自己专业职能素养,校外与企业合作聘请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与实干家做兼职导师。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在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面采取了“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负责科研学习与论文指导,校外导师负责专业实践,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的专项计划就从培养方案上对双师制进行了制度性要求。这对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类似,都强调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两者的教育模式与培养方式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五)学生创新思维构建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思想,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渗透到日常的点滴当中,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欲,了解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与发展趋势。对创新创业的学习要有全方位的知识储备,知识储备决定思维方式与思考层次。一个优秀的创业者一定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本专业相关理论,还要掌握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创造学、创新原理方法等跨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应根据自身特点选修相应课程,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设计大赛,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涵盖了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洞察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多种专业素养。要多实践、多尝试,在失败中總结,在失败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都培养成创业成功人士,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个人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才是第一要义。

五、总结与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培养模式,近几年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土木水利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工程专业,其培养模式也不应仅局限于校园,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创新创业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土木水利专业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顺应国家创新创业浪潮。土木水利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土木水利工程人才。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但只要体系完善、方法合理,一定能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  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13)[2020-09-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 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

[2]叶维.美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织的模式分析——以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密苏里大学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

[3]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4]张绍丽,郑晓齐.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6).

[5]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

[6]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EB/OL].(2018-03-20)[2020-09-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moe_818/ 201803/t20180326_331244.html.

[7]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

[8]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9]姜岳峰,于龙,李钢.大连理工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9(14).

[10]钟晓红.大学生创业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

收稿日期:2021-03-19

作者简介:杨秀娟(1981—),女,山东莱芜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特殊土的工程性质研究。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双创实践教育体系构建”

(JXGG2075);西北農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践为重的土木工程学科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XGG1941);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构建课程引领、项目带动、赛事促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19BY018)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