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2021-12-23 19:22梁玉倩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作文

梁玉倩

摘要:作文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对语言的组织,在写作过程中融入了一些情感和内涵。与小学的作文教育相比,中学的作文明显不同。作文技术和感情表现都有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结合生活化的教育和作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意识,可以使学生对作文有一个具体的认知。这篇文章详细叙述了中学语文作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实现中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089

引言

对于初中的作文来说,它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不同类型的作文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以及议论文等。记叙文是中小学生最好选择的题材。叙述文一般是通过人、叙事、景物等形式展开的创作手法。更多的是根据写文章的对象分类,其他题材主要是分析和意见。从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来看,学生能力不提高是因为有些教师的教育手法有一定的问题,没有与教育大纲和目标相结合,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有关人员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一、中学语文作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作文技巧不足

对于中学生来说,初中作文和小学作文最大的区别在于作文技巧有一定的要求,初中學生需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正确写作的过程中,为作文增加一定的内容。但是,实际上,有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让学生模仿一些模范的作文和满分的作文,忽略了技巧方面的教育。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直接摘录好的语言和好的语言,不重视自己的能力,限制着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是应该改善的问题。

(二)文章内容不够

从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现状来看,现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材料、不知道怎么写、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变成书的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说,一般的作文字数是八百字左右。因而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不够,从而导致了学生因为没有真正应该下笔的人或事件,所以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配合字数的不良习惯。

(三)教师方面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问题。特别是有些教师在作文中过于重视作文的“形”,学生大部分的版面都是在修辞描写上堆砌起来,罗列华丽的语言,却忽视了作文的本质,忽略了学生对作文资源的开拓。这让作文教学的流程没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二、生活化教育与中学语文作文融合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育是新课程改变的新理念,把教育活动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度和参加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重点能有具体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初学语文作文的教育来说,生活化教育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作文内容的环境。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可以获得更多的作文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将生活化教育与国语作文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实现适应社会长期发展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审查。

三、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丰富生活的教学模式方法

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不断改进和革新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丰富语文作文教室的教育形式。现在的国语作文教室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多授课,学习练习方法也多对范文进行阅读和模仿。主要以教师的课程为主,以学生听课为辅助。这种语文写作教室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单一单调的语文作文教学法也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作文技巧,从而降低了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国语作文教室上课时,应结合国语作文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方法。例如,在国语作文教室,利用多媒体进行生活化教育,将国语例句用音频或视频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更生动的印象展示作文中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想法和感情可以学习更多的国语作文的写法和感情表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生活材料在教学中的融入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生活素材作文有效的融入。教师定期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情,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积累相关的素材和经验,从而成为写文章过程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课组织班上的学生开展春游、展览会等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观察,写出相关的读后感。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融入了感情教育,实现了对文字更好的表达,尽可能组织语言,提高文章中的真实性。

(三)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

在生活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认识作文教育的主体,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意识,学生之间有不同的特点和能力,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性,并根据差异性制定教育计划。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捕捉其中的特点,并不是从自己的主观思想着手,完全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而是善于思考。另外,还可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将观察到的理性认识提高到感性的空间,提高创作过程的深度。

四、结语

如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是教育过程的重点,教师要明确课堂中的问题点,把生活化教育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加强生活素材的融合,丰富现有的生活化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斌.汲取生活中的源泉——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J].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9(10):66-67.

[2]高先梅.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探析[J].读写算,2019(22):123.

[3]谭艳琼.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的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9(11): 43-4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作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