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识图技能的教学策略

2021-12-23 11:40张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张赟

摘要:目前大多数的学生对生物学习有错误的认识,他们可能认为在考试之前认真背诵就能获得好成绩。但是严格来讲,生物是一门理论学科,虽然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小知识点,而且内容很琐碎,但是有很多的知识还是需要理解的,单纯靠记忆是不能获得高分的,只能获得最基础的分数。中考是一种选拔考试,题目会有很明显的难易分布,如果只是单纯记住知识点,对于后面需要分析的题目来讲并不起作用,这就会与其他同学拉开很大的差距。掌握生物识图技能就能很好地应对图表分析题目,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初中生物;识图技能;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161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材中,具有各种各样的模型图、生理过程图、实物图以及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具有模糊概念的生物学概念。但是通过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物知识能力理解情况以及读题能力进行了解,可以发现,虽然学生对教材中的图案和内容可以进行简单的了解,但是读图能力却比较欠缺,特别是遇到一些生物图形时,因为受到知识背景的影响,很难理解生物图形的实际含义。如果不能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那么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点的理解效果以及应用效果。所以,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读图能力,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对生物教材和与生物相关的图形进行阅读和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并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生物识图技能的重要性及意义

新课标改革后的生物课本中含有大量的插图,利用插图来教学是有一定意义的。插图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插图也可以作为生物的第二语言,它能传递出很多的信息,可以使大量的关系复杂的信息凝练、结构化、形象化,所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生物识图在生物考试中很常见,所以学生只有能够全面分析插图,才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生物知识,然后将插图的分析能力内化应用到考试中生物识图的题型中。掌握识图技能不只对生物学习中有用,在其他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初中生物识图技能的教学策略

(一)积极探索挖掘图中的隐含条件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图片,都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大的信息量,而且这些信息量往往都是由绘制图形的人员决定的。初中生掌握的生物知识相对较少,且观察力不足,针对生物图片进行研究时,很难对生物图片中的重点进行有效掌握。根据这一情况,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引导其积极探索图片的知识,挖掘图中的隐藏含义,不能忽略生物图片中任何一个知识点。比如在针对生态系统的图片进行学习时,根据生态系统可以分成生物成分以及非生物成分这一特点,学生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成分进行分类。非生物成分是生物生活过程需要的内容,例如阳光,水分和空气等,生物成分则是指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些大概念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发现和区分,但是对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定义以及图片的相关内容,学生却很难进行区分。教师在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应该先引导学生记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实际定义,并且让其不断地挖掘图形的隐含信息,就可以很好地找出图中的相关信息,并找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的角色。

(二)注意课本图形的归类分析

教师在讲解课文中的图表时,要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图进行归类分析,这样会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了解生物中的图形类型,而不至于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没有技巧可言。将生物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大体的分类,可以分为模式图,如植物细胞的模式图;示意图,如小肠绒毛示意图;流程图,如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流程,此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等。当教师将教材中的图形进行归类之后,会让学生觉得有迹可循,不同类型的图形有不同的识图方法与技巧,不同类型的图对于图中元素的利用侧重点也不同,只有对同一类型的图进行统一分析,学生才会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要想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并不是一味地让他们观察图形即可,而是让他们在了解图形的相关特征之后,通过画图了解图形中每一个小细节,加深具体的印象和认识。这对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画图工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画图加深对生物图形的认识。学生画图的过程应该进行三个阶段的训练,在第一个阶段可以照着样图进行画图,在第二个阶段可以凭借记忆将图片绘制出来,在最后一个阶段就可以根据教师的出题,灵活地回忆生物图的内在规律之后,画出相应的图形。

(四)完善思维导图实例,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能力

很多生物知识点都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学习。比如“藻类植物”这一课,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来给学生展示“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特征和价值意义”,并且在每一个导图节点中补充关键信息,促进学生在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上的有效发展,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總之,教师要注意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注重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图文转化能力。教师也要形成一套专门的教学与复习策略,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与复习,最终使学生的识图技巧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项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红霞.初中生物识图题的解题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1(08):90-92.

[2]戴寒芳.刍议初中生物学识图题的解题策略[J].考试周刊,2020(92):121-122.

[3]张文娟.浅谈初中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12):2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