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共鸣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2021-12-23 11:40蒙香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

蒙香莲

摘要:情感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能使学生通过体验和参与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课。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情感共鸣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于情感共鸣;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197

引言

任課教师在组织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创设富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艺术情境中体验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对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化因素进行广泛联想与深入思考。当代小学生可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高度集中精力、发挥个人艺术感知能力、分析音乐的旋律变化与调式结构,以及精确、全面、持久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并不断积累鉴赏音乐艺术作品的个人验,突出自身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一、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意义

为高效培育当代小学生的艺术理解力与文化鉴赏能力,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前搜集类型各异、主题一致的高质量音乐素材,保证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课上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意义的优质音乐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渐熟悉各类音乐作品中的常见艺术元素与其使用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在段落结构与主题思想的关联,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水平。任课教师还可通过组织音乐作品鉴赏活动,与有较强学习热情的学生进行互动,使音乐鉴赏活动成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层面深度交流的重要纽带,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高质量音乐作品,能够获得先进艺术文化的熏陶,掌握品读音乐作品的基本技巧,当代小学生可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感悟创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观点,领悟经典音乐作品的社会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降低自身学习音乐课程基本知识的困难程度,促进个人听觉记忆力与文化理解力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在歌曲学唱的环节具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但是由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相对于缺乏生活阅历以及情感感悟能力的小学阶段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抽象性,从而使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渐消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不足,不利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基于情感共鸣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

(一)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

欣赏音乐不仅要欣赏其节奏和旋律,还要欣赏其表达的情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洗涤。而当前传统的音乐教学单调枯燥,并不能满足学生体验音乐情感的需求。情境教学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主要途径,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既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创造一个自己心中的音乐世界,窥探音乐创作者的内心,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多种元素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闭目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进行想象,让学生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由于学生从未经历过抗战,难以调动激昂慷慨的抗战之情,所以这部作品欣赏起来对学生而言有点困难。因此,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并播放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有关的纪录片,以调动学生慷慨激昂的情绪,再播放歌曲,让学生自行想象歌曲演绎的情境,想象自己在黄河边上歌唱的场景,并鼓励学生用歌唱和舞蹈的形式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这样一来,旋律的高低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加注重情感的鉴赏与表达,而不是单纯地聆听音乐以及了解音乐的背景。

(二)创作参与,拓展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参与音乐的创作体验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抓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编舞蹈,让学生通过聆听乐,用自创的动作来表达乐曲中的音乐形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自主体验与感受音乐。例如,在教学《云雀》一课时,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傣族孔雀舞,使其充分感知孔雀舞的特征,然后鼓励学生根据音乐自由联想和创编动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还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体验了音乐的美,发现了创新的美。在一些音乐活动课中,教师还可以进行节奏创编,给学生固定拍号、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其自由创作各种节奏。例如,教师可以游戏与创作相结合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生积极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与参与的过程中激发灵感,提升创造力,更好地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一直保持着低下的状态。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以此实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丽雅.基于情感共鸣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J].家长,2019(24):151-152.

[2]胡惠娣.浅谈小学音乐欣赏的现状[J].中华少年,2019(09):112.

[3]龚春香.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问题研究[J].新智慧,2018(28):109.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
启动多元思维,激发音乐灵性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小学音乐综合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戏歌艺术特色以及对小学戏曲教学的引导作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