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探究

2021-12-23 12:09王安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王安源

摘要:社会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和大量外来文化、外来信息的侵入为人的精神世界成长带来的阻碍,普世价值观变得愈发功利,更加追逐物质化内容和物质化形式,忽略了对于人文素养的关注,内心情感的表达。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已经基本成熟,但仍缺乏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内容的了解,需要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帮助其剖析文字、解读文字背后的情感内容时形成良好的人文涵养和审美情绪,带动其综合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36

语文学科知识是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知识,具有审美教育的意义和特点,与学生在此阶段逐渐成熟发展的认知规律相一致相协调,更能带动学生在此阶段良好的三观和能力的养成,面对外部环境干扰时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高水平的信息筛选能力。教师要能够把握语文学科承载的审美内涵,结合高中生该阶段的思维发展动向、生活背景以及学习压力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让其学会观察美、感受美、创造美,诱导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和性格特点的审美能力。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高中生审美人格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势必带来整体社会环境的转变,也影响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较大的学业压力也催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注重在此阶段透过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带动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温情和感动,体会感情与生活,学习与文化、与知识进行对话,实现心灵的融合和陶冶,逐渐转变其焦虑、厌学、反叛的心理,用语言美正视自我,用语言美净化自我。

(二)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强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审美部分的教育和引导,是对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此观念带动下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催动了其专业素养的提升,让其不断扎实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丰富阅读和不断学习,深厚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良好的鉴别美、审视美的能力,并能够用美学眼光看待教学中的问题,实现审美教育带动下专业成长路线的完善。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实践策略

(一)利用有感情的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看似只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落实,在高中阶段,教师更倾向于学生对文字的解读,但实践证明,朗诵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学习兴趣的。学生在拆解、诵读中体会语言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手法,把握语言传递的情感,深入文章构造的情景或画面中,实现内心思想与作者与文字的交流,通过情感的提升带动精神的丰富。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朗读环境,实现学生对文章结构、语言、写作手法、情感等多方面的揣摩[1]。

例如,请学生自主阅读《沁园春长沙》,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播放制作的视频动画,用舒展的音乐配上“橘子洲”的视频画面或图片,渲染更丰沛的情感情境,让学生可以实现自我情感的代入。在进行点评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语音、语速、重点把握和停顿的处理进行有目的的点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提高,调动了整体性,实现了阅读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选择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有趣的故事,互动性更强的游戏中实现自我情感的调动和学习思维的活跃,适当增加课堂的教学生动性。同时,善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知识学习转化为知识的实践,通过实践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用语言、感受语言、激发情感的环境[2]。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课时,可以请班级学生或10-15人的学习小组将此课中的某一段落编排成舞台剧,让学生分别扮演剧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自己的理解适当补充文中大量出現的省略号,为书写留白赋予更多的含义。学生可以在情境的构建、故事的重现中深入到文章环境去感受作者传达的具体内容、时代背景之下人物的命运,激发学生的情感素养,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水平。

(三)鼓励学生在思考与表达中创造美

高中语文教师还要从提高自身专业素水平角度出发努力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视野,利用课内学习、课外诗歌朗诵、主题竞答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在实践中实现个人评价美、鉴赏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所感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意识,激发学生用书面文字表达自我、创造美的能力[3]。

例如,在学习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请学生通过自己对于本篇文章的理解,选择自己较为熟知或关切的社会现象进行文学创作,不限制学生的文字形式、具体内容,但要引导学生展示个人的想法,既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有力量有勇气去抨击身边的假恶丑,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

三、结束语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让学生通过解析文字走进文字,体会文字承载的信息文化和力量,学习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带动个人素质的提升,实现综合学习涵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黎勤. 高中语文个性化审美教育探讨[J]. 广西教育,2019(14).

[2]陈本勇. 高中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探讨[J]. 东西南北:教育,2020(6):0174-0174.

[3]王金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初探[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00(019):P.15-19.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