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1-12-23 12:39高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小学生策略

高玲

摘要: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可是一提起阅读,大部分数学教师却不以为然,常常错误认为数学课无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要学生会做题就可以了,阅读无关紧要。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理解能力也强,做题的准确率就高,做题时走马观花式的草草阅读,读不出要点,读不出题中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找不出数量间的关系,弄不懂题意。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6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身为教师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潜心研究数学阅读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可是一提起阅读,大部分数学教师却不以为然,常常错误认为数学课无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要学生会做题就可以了,阅读无关紧要。纵观目前数学教学现状,学生往往缺乏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数学仅仅限于解题。

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里,大多数老师把精力花费在制作天花乱坠的课件上,一堂课中精彩的电脑课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代替了文本,而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理解,要么被老师的讲解取代,要么被电脑课件取代,课堂中学生几乎没有阅读的机会,经常是多听少读,这种教学现状,已经完全限制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现在的数学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师讲解多、学生听得多的现象,课本被当成了教师的讲解材料、学生训练的习题集,学生缺乏对课本中的内容的阅读。老师反复机械地讲解同一类型的习题、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测验和批改作业时,依旧出现反复讲解的题目,学生又做错了的现象。于是,老师针对错误题目又一次次的反复讲解,为了强化训练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结果仍然是错误不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效果也不佳。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恶性循环下,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长期弱化,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淡化阅读习惯的养成,解决问题时,不能通过仔细阅读理解来寻找解题思路。久而久之,学生依赖性极强,缺乏阅读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习的成效性不高。

据我观察,绝大部分小学生缺乏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但其中也有个别佼佼者,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理解能力也十分强,做题的准确率就高,而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在做题时走马观花式的草草阅读,读不出要点,读不出题中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找不出数量间的关系,弄不懂题意,在读题的过程中甚至加字、落字,理解错误了,思路也就错了,题也跟着错误的理解做错了。

面对现状,深刻反思: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不强,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总是强调学生的头脑不灵活,抱怨反复讲解目学生还是出错,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究其缘由是因为教师本身不够重视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具体操作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针对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课后阅读的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效果等方面的现状,把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计划、展開研究。

(2)研究小学生数学课前、课后如何掌握阅读方法、有效自主学习。

(3)调查个别学生数学阅读无兴趣、数学阅读有困难的原因,把调查到的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

(4)针对农村学生个性差异的现状,研究适合个别学生的数学阅读需要、兴趣、能力而设计的教学方法。

为了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在闲暇之时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育书籍,通过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看目前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虽然已对数学阅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但是大多都是概念化阐述,缺少具体的教学案例,国内研究看,从各类教育书籍中可以查阅到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研究的文章,但也都是理论层面的观点,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一般是课件显示题目后,找一名学生读一遍题,就指名先举手思维敏捷的个别学生解答,而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阅读时间,在还没有自主阅读思考情况下,思维快的学生已经公布了答案,这种长期处在以他人的认识代替自己思考状况,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有效教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尝试。那么要想先学,首要任务是自主阅读,由于学生没有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而致使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的低效,成了深化课堂改革的一个障碍。

阅读是理解的基础,数学学科的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理解、消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内部语言的转化过程。数学学科中的阅读就是有效的完成文本对话。学生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阅读,取决于教师能不能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法、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因此,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是完全必要的行为,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养成尊重课本、自觉阅读课本意义深远。

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目标要想落到实处,使学生达到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转变的需要。

总之,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具有极高的价值,实现的方法也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教师按照教育规律,耐心细致培养,一定会逐步使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之策略《新课程》2021年34期 赵红英

②探析信息技术视角下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名师在线》2020年34期 林荧荧

③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年16期 许娟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小学生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数”山有路“读”为径
我是小学生
Passage Four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