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

2021-12-23 12:39谭光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生

谭光霞

摘要: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生涯规划的能力。该课程体系将教学与社会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行业了解,并最终实现“知己知彼”,实现对学生个人的生涯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构建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72

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立的宗旨是为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使得学生有规划自身未来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进行生涯管理的能力,最终确立个人长远而稳定的生涯发展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

一、我校学情分析

2015年,对我校高中生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69.5%以上的学生自我认知不够,不太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72.8%的学生对职业具体内容、职业前景及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缺乏了解,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的同学仅占5.4%。该数据表明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清晰、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因此,如何助力高中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学会选择;如何激发高中生内在动机,成就自我;如何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奉献社会,这一系列问题促使我们开始了高中生生涯规划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学习唤醒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使得学生主动思考并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提高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基本了解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特点及基本概念。

2、清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兴趣、潜能等个人特质,以及目前大学开设的相关专业及行业环境;

3、了解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及當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所需的素养。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生涯规划及管理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生涯决策、信息搜索与管理,并通过课程培养通用技能,如人际沟通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就业观等;

2、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提高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责任感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课程体系内容与组织实施

我校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包括“生涯规划专题类课程”、“生涯规划体验类课程”、“生涯规划研究类课程”三部分。

生涯规划专题类课程,由专职生涯教师针对高一学生间周开设,这样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专业、系统生涯规划知识,掌握生涯规划技能。课程所用教材是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在多年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构建实践基础上,与其他学校合编的校本教材《高中生生涯规划与选课指导》。

生涯规划测评课,由专职生涯规划师利用学校购买的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在生涯测评室分班级分阶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由专职生涯教师给予学生科学、客观、公正的解释。因为测评结果只是一个初步的参考,学生的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我校的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高一进行《高中生选科测评》,高二进行《升学专业选择测评》初次测评,高三进行《升学专业选择测评》复测。学生的测评结果报告里有关于职业的推荐、专业的推荐以及选科选考等的建议等,如此可以很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生涯规划体验类课程主要包括校园模拟招聘会和专业博览会。校园模拟招聘会活动在高一上学期进行,同学们会以事先进行的《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测试结果做参考,提前了解各企业的招聘要求,之后进行简历投递,并模拟正式招聘的初试、复试全部环节。该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和发展意识,让他们将高中学科、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选择进行了对接,更清楚地了解自身发展的路径,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大学专业博览会的举办方式是将13个学科门类的92个专业分班进“馆”。由学生自由布置“会馆”的文化建设,选拔并推荐优秀的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宣讲相应的专业。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会馆”分布地图,有针对地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馆”聆听。此活动可以克服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认识专业的渠道狭窄的困难,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学习了解专业的渠道,并初步认识大学的专业,为高一下学期的选科和高三的高考志愿做准备。

生涯规划研究类课程包括网络课程和讲座等。网络课程主要由班主任在班会课时间,打开教室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学校购买的生涯规划网络资源课程,对专题课的内容进行补充。网络课程的内容包括大学介绍、专业介绍、高校发布的招生计划、分数线等,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中学生缺乏现实职业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克服了现实职业体验受制于经费、安全、地域和资源等因素的难题。

四、课程实施的效果与反思

通过开展生涯规划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我校学生学习情况整体有所改善,对生涯的惶惑感与不确定感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的积性、主动性、目的性增强,选择科目更合理,填报志愿更科学;在社团活动、全员育人导师制等工作的逐步推进下,学生的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团队协作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考试心态更趋平稳,良好的学风逐步形成。但本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和课堂教学综合效果方面还有待提升。

总之,任何一个课程的构建总是在不断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持续改进和提升课程品质。虽然,尽管目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合调整才是完善课程的必由之路。相信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课程体系会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海雁.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6):48-50.

[2]田玉娟.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漫谈[J]. 中外交流,2019,26(27):260.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