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成绩是管出来的

2021-12-23 12:39尧泽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教学现状小学生

尧泽芬

摘要: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将会是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一笔无形的财富。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懂得合理地规划时间,将学习内容切分为几个小点,在循序渐进中完成。因此,好成绩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家长严格逼出来的,而是学生自我管理“管”出来的。本文探究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412

小學生由于年龄小、依赖性强,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独立意识较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源自于其行为自律与自我服务的需要,因此,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应当注重教师在教育和活动中的逐步引导。

一、小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自控能力差

小学生年龄小,内心烂漫,充满童真,多动、自控能力差。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部分学生在听讲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把玩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东西,如纸片、铅笔、橡皮等;此外,窗外有人经过,哪怕有一丝声响也会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大多数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上课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自控能力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基础,若学生自控能力差,那么他们的成绩自然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学生自我认识不足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当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永远是班级中那几个优等生;当教师询问是否存在问题的时候,敢于举手的也是寥寥无几。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大多数小学生存在不自信,对自我学习能力认识不足的问题。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若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没有充足的学习信心,他们的成绩又该如何提高呢?

(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最典型的自我管理问题就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喜欢玩闹,他们天生的活泼性与学科单调性形成了一种固有冲突,再加上由于部分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他们习惯采用传统的“单向式”“一刀切”等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被动地去解决一些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就更谈不上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去。

(四)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子,其中包括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书写习惯以及及时复习的习惯。学习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若学生没有这些习惯的加持,很容易造成“左耳进右耳出”的学习问题,严重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自我管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内容需求,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力求管出提升,管出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学生爱走神、上课自控能力差,这虽然主要是学生的天性使然,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认真落实和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逐步成为主旋律,这要求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重新制订教学方案。小学生之所以经常走神,一方面跟喜欢玩闹、注意力不集中有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教师能找到学生心理特征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和谐互通,那么必将把学生的注意力巧妙转入教学活动当中去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良好的自我认知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明白自己的学习状态处于哪个层面,才能有效规整学习计划,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在学习上才能所向披靡。上文提到不少学生有问题不敢问,内心有想法不敢说,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为了让学生充分认知自身的学习水平,笔者建议教师遵循分层教学法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层,并且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层,以确保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伸伸手就能摘到桃子”,在帮助他们自我认知的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一举两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学习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充分认识到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三)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立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完美匹配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喜欢活泼热闹的课堂,对于一板一眼、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有着强烈的排斥心理。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要紧密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构建符合其内在需求的教学课堂,以求展现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要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的内在需求,用实物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随后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紧接着以竞赛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能让学生在玩闹中掌握知识,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寓教于乐。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开启学习成功大门的钥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习惯怎可学有所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除了要循循善诱,还应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日积跬步,点滴之间,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在教学新课之前,会给学生指定以下任务:

(1)预习习惯。必须完成对新课内容的预习,若下节课抽查过程中有不知所云者,罚抄公式多遍。

(2)书写习惯。在书写的过程中,要保证数字清晰、符号正确、坐姿正确,多用草纸,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3)复习习惯。每当教授新课之前,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除了必要的作业练习之外,还要增加“有问有答”环节,抽出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和教师轮流对上节课的知识重难点进行提问,以培养学生热爱复习、巩固旧知的好习惯。

(4)检查习惯。每次在完成数学计算或者数学应用题

解答之后,要及时检查,也可以和同桌、前后桌进行相互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检查习惯,并试着从一门课程迁移和延伸到多个课程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检查可以帮助学生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总之,在小学就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懂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计划性地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易敏华.构建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实践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0):214-215.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教学现状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