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2-23 12:39陈冲良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陈冲良

摘要: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以教材为主,直接为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直机械记忆,学习效果不佳。而数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新知,拓展他们的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424

引言

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数学知识的讲解灌输到生活问题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明白到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让他们以更好的态度来学习数学。

1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滞后。新课程改革以来,不管是从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滞后观念,其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教学指导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也相对被动,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二)教学方法单一。小学数学知识相对比较基础,会涉及到很多的运算知识,以致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指导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题海战术”,以多教学、多练习、多作业、多考试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巩固,这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好数学,才能用好数学。但是这种高压且单一的教学方式会消磨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容易使其形成固化思维,其会认为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都是单一且枯燥的,有的学生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2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1重视生活实践,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验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正值动作思维和直观想象思维阶段,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获取新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还应该重视生活实践,将数学知识带入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最终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学生在生活中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有些学生还能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一个生活小问题来思考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就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生活能力,还能拓展他们的思维,为今后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会涉及与“分类”相关的概念知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到“什么是分类?如何分类?”,就将“分类”知识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给学生布置任务,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在周末的时候有没有去过菜市场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去过!”教师接着说:“那这个星期天,我想请每位同学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再去菜市场看看,了解一下菜市场中蔬菜、水果是怎样摆放的,同学们能做到吗?”学生很兴奋地回答:“能!”在周末的时候,学生就去菜市场亲身体验,观察蔬菜和水果的分类摆放情况,从而就能清晰地理解“分类”这一概念。

2.2开展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地认真听讲,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考虑这一点,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们“动”起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有趣的生活实践活动,充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知识的生成,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课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们自由分组,小组内摆放一些物品并标上价格,注意每种价格必须精确到分,然后让学生互相扮演买家和卖家。这时有一组的将铅笔标价为0.63每支,有学生想要两支,并经思考想到需要支付0.63×2=1.26(元)。学生们就这样主动地参与“买卖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小数乘法的实际价值,并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3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还能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指引之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题海战术层面上,而是要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常见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真实的问题,在不断强化学生学習成就感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与质量。例如,在教学完“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除引导学生掌握和记忆相关图形的计算公式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具体的生活实践类作业。即: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数学小组,为每组准备50米长的皮尺和必要的测量工具,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测量篮球场的面积、足球场的面积、兵乓球台的面积、主席台的面积……同时要求各小组学生要相互合作、互相配合,不仅要能够准确测量相应场地的面积,还要能够派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测量分工、测量方法、测量过程和相应的计算结果,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忘记鼓励、表扬学生的合作成果。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不断发掘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的路径,不断激发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小英.试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80.

[2]郑润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8):134.

[3]王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6):26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