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视域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班级管理的策略

2021-12-28 08:56
辽宁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居家家校劳动

徐 玥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

建立科学、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形成教师引导、家委会助力的共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水平,促进班级管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既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巨大挑战,也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机遇,更是促进家校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班级的家委会就是团队中的核心力量。只有调动家委会的力量,发挥每个成员的智慧,才能真正促进班级管理,促进学生成长。疫情期间,由于孩子们居家学习,教师无法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家的真实状态,这时候,家委会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家委会成员分批次收集孩子们居家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长们的想法,针对“长时间网课,眼睛要近视了”“偷偷玩手机游戏,影响学习”“自由散漫,每天日上三竿才起床”“作业完成的不及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成员们思考了多种方法和对策,并不断研讨和实践,以期真正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们适应居家学习。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班级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班级教学、纪律、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与每一个学生相关,意义重大。班主任抓好常规管理,在班级建立基本的秩序,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居家学习,班级常规管理必不可少,因为有效的班级常规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

(一)开展线上主题活动

孩子们居家学习需要仪式感,建立了仪式感才能学得有效率,学得有乐趣。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让孩子们重视学习的仪式。笔者在家委会的助力下,设定了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开展线上的“赛一赛我的计划”主题活动,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且把学习计划进行分类;开展“学习的我最美”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孩子学习的时候衣着要干净整洁,不能穿睡衣或者居家服,把自己学习时的照片发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展示;开展“我的作息表”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制定属于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从思想上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时间。这些带有仪式感的小活动,虽然是以线上为主阵地,但是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微信群成了孩子们展示的平台,通过这些小活动,也让班级的常规管理有了方向和实效。

(二)促进养成教育的形成

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日常“小事”,虽然看似微小,实则意义重大。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准时完成作业、保持自身的整洁、不迷恋电子产品等,这些小事每天都发生,和孩子们密切相关,也是孩子们内在品质的反映。其实,班级常规管理就是在进行养成教育,因为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除了基本的学习、生活养成教育,疫情期间对国家、对疫情的认识也是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部分。如开展“新闻直播间”活动,每晚七点孩子们和家人一起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开展了“防疫小讲座”活动,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录制有关疫情的小视频,互相学习,加深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活动,孩子们在家人的陪伴下重温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总之,养成教育在于一点一滴,要融入到日常的小事中。

疫情期间的班级常规管理,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计划、孩子们的展示在其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班级创意活动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时间更充足,精力也更充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让学生的居家学习更有趣味性,笔者通过家委会成员集思广益,结合学生的意愿,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活动。

(一)品味书香,静享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学校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前提下,开展了“品味书香,静享阅读”的活动。

为了清楚地把握学生读书的实际情况,家委会通过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前期调查,发现存在“不知道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由于电子产品的影响,读书缺少兴趣”“缺少读书方法,读书效率低,读书量少”等问题,这为有效开展读书活动指明了方向。

刚开始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营造阅读的氛围。之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实践内容。活动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语文学科延伸到各个学科,借助主题研究将这些学科的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整合思维。

学校通过“乐云校”网络平台开展的读书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这个平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这个平台还开展了很多线上活动。比如,开展的“书香云阅读,经典悦分享”活动,真正发挥了阅读的作用,把阅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读书。教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发布自定义阅读活动,学生通过回复的方式进行阅读打卡和展示。再如,教师设计的“我的书评”“我是分析师”“作者的马路消息”“我的书偶像”等活动,这些读书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生通过绘制图表的方式进行阅读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真正发挥了阅读的重要作用。

阅读能浸润人心,疫情期间居家阅读,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有收获,有成长,在书中学到了很多,并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组织、创办了班级报纸《太阳花报》,体现了阅读的实际价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被孩子们的读书活动所吸引,和孩子们一起查找资料、品读书籍,家庭读书氛围更加浓厚,家校关系也更加融洽。

(二)动手劳动,收获成长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密不可分。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自觉参加劳动,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增强自我生存能力。学校着力创建家校合作的双向工作机制,建立家校双方的互动平台。利用“家长学校”开设劳动教育方面的宣讲培训,更新家长观念,树立“五育”共同发展的家庭教育新理念,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的环境,把日常劳动锻炼的机会还给孩子,把家务劳动竞赛等劳动教育形式常态化、规范化。

针对疫情居家的特殊情况,我们以劳动技能为主设计劳动课程,调动学生的兴趣,设计了自主劳动养成清单,列举了具体的劳动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增减劳动内容,采用自我管理、同学评价、老师和家长评价的方式进行,真正把劳动的主动权教给孩子,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劳动也有了初步认识,这份小小的计划清单不仅是一份劳动锻炼,也承载着一份责任和担当。不少家长反映,自从有了一日劳动清单以后,孩子们养成了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每天晚上会主动把学习的物品整理好,积极参与家庭劳动。

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人格品质,需要给予机会锻炼、积极评价,注重学习劳动技能和实践运用相结合。例如,在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家务实践中引导孩子掌握劳动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在社会调查和探究中促进孩子劳动技术应用能力。劳动教育只有学方法重实践、学技能重应用,学生的劳动技能才能得以迅速提升,才会变得更勤快、更能干,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意识。而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品格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使儿童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

孩子们通过劳动,体验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才会激发对祖国、社会、家人、老师、朋友的感恩之情。鉴于此,我们开展了“让劳动与感恩同行”的主题实践活动,及时引导、教育孩子们知恩、感恩,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劳动与感恩同行活动,是劳动教育的一种升华,把具体的劳动活动与劳动体验进行融合,对学生是一种别样的教育。

劳动教育应该是一个连续和共同努力的过程。从学校到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机衔接必不可少,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参与权,做好示范,鼓励孩子劳动的进阶,适当表扬激励。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拉近学校和家庭的关系,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感受学校的用心,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对孩子终身成长的指引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家庭教育

过去,家庭教育通常被认为只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疫情期间,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上教学使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家长也成为辅助监督学生学习的主要力量。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也为了给孩子们的居家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我们开设了家长研修学院。学院每周一个主题,教师发给家长们学习的视频,家长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有利于家长对家庭教育产生重新认识。同时,鼓励家长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形成家庭特色,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好榜样。比如,每个家庭之间进行互动,开展了“居家小能手”“花式体育运动”“做家务大比拼”“我们是厨神”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家庭氛围更加融洽,而且在班级群里的分享也凝聚了班级力量。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家庭之间相互学习,加强沟通,一定程度上也完善了家庭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逐渐广泛,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满足当下学生的需要。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进行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家校合作,促进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居家家校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热爱劳动
微生高的往事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