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2021-12-28 08:56付伟静海金宝
辽宁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班会体验式德育

付伟静,海金宝

(阜新市教育服务中心)

小学中年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承上启下的特殊教育期,学生可塑性最强,这一学段的班会课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如何促使小学中年段的主题班会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在学生心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尤为重要。

一、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特点

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是指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实际情况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在班主任的引导与组织下,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课上的参与、实验、游戏等活动获得切身体验和感悟,进而明确深刻道理的班会。体验式主题班会与说教式、表演式等传统的主题班会模式相比,力求遵循“小、近、实、活”的特点。“小”即选题切入点小;“近”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即解决问题有实效;“活”即课堂更加灵动、活泼。

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借鉴于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旨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着眼于小学中年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依托于《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充分遵循体验式主题班会实践性、灵活性、时效性的特点,构建起的一个生动活泼、体验活动真实有效、环节清晰完整、学生欢迎喜爱的体验式主题班会新模式。

二、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操作环节

(一)明确设计流程,构建班会课基本思路

全面捋顺体验式主题班会设计的六大流程,具体为:有目标,有主题,有活动设计,有教学过程,有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教学评价反思。又将以“小秩序大文明”为课例,具体分析几大流程在这节体验式主题班会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是有目标。本节课确定三大目标:知道什么是秩序,为什么要遵守秩序,了解不遵守秩序造成的严重后果;掌握如何遵守校园秩序和社会秩序;秩序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秩序意识。二是有主题。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让中年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秩序意识,并付之于行动,最终确定“小秩序大文明”这一主题。三是有活动设计。主要包括:视频谈话导入、游戏“火场逃生”、案例分析、学生现实生活情境分享、拓展延伸小结等。四是有教学过程。这节体验式主题班会有丰富完整的教学过程,课后班主任还整理出详细的课堂教学实录。五是有教学方法和手段。其包括:游戏体验方法、小组交流讨论、PPT 演示、图片、小视频等。六是有教学反思。课后,班主任认真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既有对成功的思考,又有对失误的改正。

(二)选择方法和形式,确定德育载体

任何课程都离不开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体验式主题班会也不例外。班主任无论组织什么主题的体验式班会活动,都应该根据主题和内容选择最能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以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探讨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转型发展,并不是一刀切,完全摒弃传统主题班会的方法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一切有利于学生体验,有助于主题班会开展的方法手段,都可以成为承载德育思想的良好载体。同时,班主任要对自己本节主题班会的活动内容更便于以何种体验形式呈现做到了然于胸,重点关注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班情、学情。这些方法可以具体为:游戏中体验的方法、情景模拟表演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知识竞赛抢答的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PPT)应用、图片、小视频、歌曲等。例如,四年级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向国旗敬礼”体验式班会,班主任通过让学生观看《回望我的祖国》和《战狼2》中的视频片段,渲染良好氛围,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全体学生起立歌唱国歌”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在这样特定的情境下,歌曲的运用比语言更有力量,更直击人心,更直达灵魂,更坚定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制定课程模式,提供可操作性指导

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制定出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六环节”操作模式。即:引——导入:创设情境,揭示主题;知——感知:组织活动,体验感悟;情——明理:交流分享,体验明理;意——激情:体验情感、激发心意;行——导行:体验促行、引领成长;总——总结:升华总结,延伸拓展。例如,三年级“大家排好队”的课例,具体的板块设定为:第一板块,导入:谈话导入,揭示主题(“同学们,刚刚我们是怎么走进教室的呢?哪位同学说说,排队有哪些好处?”通过学生回答谈话导入揭示主题);第二板块,感知: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规则(情景体验“先来后到”规则);第三板块,明理:呈现矛盾,继续领悟规则(情绪体验“人人排队”规则);第四板块,激情:游戏活动,深入领悟规则(思维体验“间距合理、一米规则”);第五板块,导行:学以致用,践行规则(亲身体验“如何正确排队乘坐地铁”遵守规则);最后,总结:升华总结,延伸拓展。(师:“希望这样的提醒,每一个人能自觉做到。人人都从排好队这样的小事做起、做好。我们的社会、国家就一定会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那样——文明、和谐。”板书:文明、和谐)。

(四)细化体验过程,做好准备工作

为确保班会顺利开展,班主任应细化体验活动实施过程,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相应的解决方法,让班会课充满层次逻辑线、情感起伏线,有侧重、有取舍、有延续,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例如,三年级“学会合作”课例中,班主任针对活动内容,设计“数一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会如何合作。在开展“数一数”游戏前,班主任课前先预设好游戏活动要准备的图片类型、图片的形状、图片的颜色等,在PPT 中做好秒表计时器等。游戏活动设计好后,班主任亲自数一数需要多久才能完成,预设好学生完成的时间,为时间把控做好预设准备。班主任在课前还要为小组合作讨论打印好汇报单表格,提前分发给各小组组长,为“数一数”游戏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当然,这样一节成功的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开展,不仅要细化活动实施过程,班主任还要对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堂即时生成的知识和情感进行适时适度引导点拨,最大效度启发学生,才能让课堂因为生成而更有魅力。

实践证明,好的班会永远在路上。我们倡导的正是一堂有温暖的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它没有彩排、没有商量,有的是现场生成的最真实状态,它更加注重小学中年段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自我思辨中领悟,在团队碰撞中内化外显,在体验感悟中获得道德认知与情感升华,是一种真实、有效、愉悦的德育方式,是一种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智慧。

三、开展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意义

(一)有助于探索精准德育路径

近年来,阜新的基础教育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在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方面致力于传统主题班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以及大德育框架体系的建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2017 年5 月组织申报的辽宁省“十三五”教育规划科研课题《阜新市小学体验式主题班会模式研究》为依托,在实践操作中摆正位置、对好坐标,将过去空洞说教的班会课堂变身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堂。同时,在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激励三四年级学生有效参与、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知与情感迁移,达到促进品德、行为规范内化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受学生欢迎的班会新形式,也为坚持课堂蕴德,筑牢主题班会课堂铸魂育人阵地,探索精准德育路径提供了有力抓手。

(二)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信、健康、快乐成长

三四年级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开悟阶段。体验式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对中年段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研究中,我们定期为班主任召开体验式主题班会观摩研讨会,发挥优质课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在观摩研讨会专题培训环节充分抓住典型课例和案例对班主任进行引导。例如,我们通过案例分析“三年级小暖男迷上厨房,但数学考试却只得了一分”,让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有助于中年段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在自己的主题班会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信、健康、快乐成长。当然,能够实现这一意义,也是上好一节体验式主题班会最大的成功和魅力。

(三)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小学中年段体验式主题班会,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后明理、在明理后导行。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责任感、张扬个性、自主养德植入学生个体生命成长中,采取品德“内生外化”的自我构建策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创建良好班集体。

例如,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成功召开以“责任在我心”为主题的体验式班会,对四年级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进行引导。班主任在观摩研讨会教学反思环节曾这样说:“设计这节主题班会的初衷是针对班级学生参加运动会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而通过这节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开展,孩子们的行为有了很大改观,参加活动积极了,有责任感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争着抢着做事。”这节优秀课例和孩子们行为上的变化,是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创建良好班集体这一意义最好的诠释。

猜你喜欢
班会体验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体验——体验式外语教学、体验式学习、体验哲学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