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2021-12-28 08:56
辽宁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一体心理健康德育

赵 一

(锦州中学)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意识日趋强烈,自我评价逐渐成熟,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较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管理和约束之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五自一体”的自主管理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感和积极性,推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管理效果。

一、“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的依据

(一)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总体要求

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既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优秀的技能,更需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康的人格品质。教育是强国之本,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只有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更好地完成教育事业的使命。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并应以此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实现德育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实行“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策略,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主观参与管理的意识,提升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引领其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为培养全面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符合教育的总体要求。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相关规定

2017 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高中学段的德育目标明确指出“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指南中所提出的学段德育目标,就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反思和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有效的自主管理的基础是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具有较强的公民意识、责任感和法治观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理论观点作为指导,才能客观的评判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的内涵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中的“五自”包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在实施过程中将五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将教育效果最大化。

自我管理指学生为了实现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在学校规章制度下,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促进自身素质不断发展,为终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自我约束是指学生根据道德要求自我控制的过程,包括在学习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对自己严格管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时,他们便容易做出理性决策。自我监督是指学生在意志力支配下,检查和督促自己或同伴按照预定目标做事。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是“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所在,对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习个体和发展中的学习群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我反思是学生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内因。因此,自我反思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客观评价、科学归因。

自我提高是自主管理的目的和结果。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反思,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自主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途径及过程

(一)实施途径

1.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学生被动纳入管理体系,作为被管理者,学生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既定的制度和规则,学生只有遵守,没有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管理途径,将学生纳入学校管理体系,以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力量参与学校的管理为主要突破点,同时运用积极力量的榜样示范和教育作用,突显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一是从制度上的制定作为突破口,在学生的相关管理规范公布之前,先召开学生代表听证会,听取并吸收学生代表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二是畅通学生与学校领导层之间的沟通,设立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等并由学生负责组织协调,保证学生的想法和要求有合理的诉诸渠道;三是从制度的执行过程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吸收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力量,使其参与学校的晨读、自习、间操、眼操、午休、食堂及宿舍的管理,以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方式参与管理,使其在执行制度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2.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情况入手进行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外,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点,辐射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将自主管理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一是在日常开设心理辅导课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其主题可以由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德育,针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习惯养成、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择业观等讲座,使其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二是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包括发放心理宣传手册、开放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举办心理大讲堂等活动,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及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的资源,扩大其辐射面及影响力。通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有效地提升自主管理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反思,为自我监督和自我提高创造条件。

3.与德育活动相结合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挖掘其自身的潜能,让自主管理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一个品牌和亮点。

将自主管理与德育活动相结合,突破固有模式,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提倡学生自创社团,同时从学校的层面,为社团提供活动场地、规划活动时间、配备活动辅导教师,开展大型社团才艺展示周及社团评比等活动,为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在学校运动会、演讲比赛、音乐大赛、艺术节、迎新活动等大型活动时,让一部分社团成员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活动的策划、实施、检查与总结,在活动实践中促进其进行积极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召开总结会,总结得失,促成合理高效的自我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提高。

(二)实践过程

1.学校管理层面

第一,引导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力量参与学校管理。从被管理者到管理人员,这是一个思想上的飞跃。这一过程的实施重点在于对相关学生进行培训,针对其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一一进行疏导,做好先期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设,并要制定好管理细则。抓住如开学、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动员和教育,营造自我管理的校园文化氛围。悬挂相关的提示标语,进行相应的校园广播提示,召开校会、班会、团会等,以保证自我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二,引导学生全程参与班级管理。以往的管理细则都是管理者制定,而在自主管理模式中,制定管理细则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只有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认同,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管理规定的执行过程中,鼓励学生作为监督者参与管理,既可以让他们起到监督和示范的双重作用,同时有助于树立榜样,传播“正能量”。

第三,规范自主管理的行为。学生行使权利,可以体现其主体意识,但是行使权利过程中,必要的监控和指导能够保证其行使权利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学生参与管理时,作为监督者,需要强化自身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学校要定期做好其培训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对参与管理的学生接受自我管理教育的过程。

2.班级管理层面

第一,建立班级公约或班规。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前提,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否则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阻力和突发情况。班级层面管理制度的民主化制定可以为有效的班级层面自主管理实施奠定基础。

第二,引导学生写周记、日记和观察笔记。班级周记和日记主要记录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亮点,不一定都是班级所取得的成绩,也可是一些不足或是反思。观察笔记没有严格的字数界定,需要写实,可以是学校内的事,也可是社会热点及新闻,还需要添加个人的观点及评述。其主要目的引导学生经常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别人,对照自己,并勤于记录,用以反思和自我教育。

第三,建立学生小组生活制度。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入积极的评价机制及小组竞赛,从德育、学习表现及日常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和组员。强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引导学生全面评价自己,在评价中提升自我。

第四,创设自主班会。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抓住教育时机,采取辩论赛、演讲比赛、心理剧等形式,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自主班会的创设,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思想提供机会,有助于学生丰富思想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五自一体”自主管理模式顺应新时代教育形势,符合当前德育工作的实际。通过我校的德育工作实践和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学生群体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越来越有特色。

猜你喜欢
一体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