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法 启之以情
——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初探

2021-12-29 09:49□林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钉子班会负面

□林 燕

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性情易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乱发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嘱咐他,每当自己情不自禁要发脾气时,就取一个钉子,把它钉到屋外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0 个钉子。第二天,他钉下了25个。第三天……慢慢地,他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越来越少了。男孩惊奇地发现,和钉钉子相比,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容易。后来,这个孩子再也没有因为不如意而乱发脾气。父亲得知此事后,随即建议孩子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就去拔出一个钉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他兴冲冲地邀请父亲前来观看,父亲指着围篱上留下的钉孔,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围篱上有了这些小孔,再也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就像你发脾气时说的话,也会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甚至无法弥补。”孩子恍然大悟,终于懂得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孩子倘若未能得到父亲的精心引导,就不会有意识地学习情绪管理,也无法习得该项能力。同样地,教师如果不对年级尚小、心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学生进行智慧引导,他们就难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众所周知,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更容易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如能冷静处理突发事件,就更容易与他人和睦相处,收获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因此,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一、问诊把脉——学生情绪管理问题的归因

情绪是心理学上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此在校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但是,该年龄段的学生情绪变化较快,容易受班级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且该阶段的学生自控力较弱,容易激动。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情绪丰富强烈,不可控性强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身体、心理发育的影响,其情绪丰富强烈,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表现出爱憎分明的特点。如受到同样一个刺激,这个阶段的学生产生的情绪反应要大于其他人群。教师经常会看到课间玩耍的学生时不时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吵得面红耳赤,甚至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

(二)情绪两极性明显,稳定性弱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迅猛,神经异常敏感。其情绪就像过山车,忽高忽低,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取得优秀的成绩时,学生会非常高兴,一旦失败,又会陷入极度苦闷的状态。他们盼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急于表现自我。但由于各种阻力的存在,学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此时,细微的事情就会使他们产生激烈的反应。

(三)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理解他人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与体验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自己的喜怒来评判他人,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小学生在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时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对方造成一定的情感伤害,导致生生关系的紧张。

二、对症下药——助力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设置启发式问题,提升学生认识情绪的能力

一次,班中的两个男孩子扭打在一起,谁都不肯松手。在班主任的不断劝说下,两人才渐渐放手。班主任没有当场批评,而是请他们去辅导室坐坐。辅导室内,班主任让学生先别急着说明情况,而是自己先冷静冷静,想一想自己是否感到委屈。两人都向班主任倾诉了自己的委屈。“那么,你有没有做错的地方?”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而后都惭愧地低下了头,轻声说着自己的不是。紧接着,班主任又追问:“你们打算怎么解决?”甲说:“我不想怎么样,我想跟乙同学道歉,刚刚是自己太冲动了。”乙一听也马上说道:“我不对我不对,我刚刚不应该动手动脚,对不起!”说着说着,两人不由自主地伸出了自己的手握着对方,说以后还是好朋友。

当学生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摩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启发式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常用的启发式问题如下:(1)你有没有做得不恰当的地方?(2)你现在打算怎么处理?(3)你从这件事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通过设置这些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矛盾中静静反思自己做得不恰当的地方,认识冲动情绪带来的后果,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这一做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启发式问题时要足够真诚,不要提前预设固定答案。因为一旦有了这种倾向,学生就容易把自己挡在教师的“心门”之外,不敢表达自我。另外,冲突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现情绪不佳的状况,教师都应及时暂停提问,等学生情绪稳定之后再做沟通。

(二)设立“积极暂停区”,提高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

冲动是一种因微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的强烈情绪,经常伴有冲动性的行为。小学生情感不稳定,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其自控能力较差,易被激怒,从而与他人发生冲突。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晨会、班会和学生积极沟通,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先向学生做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再设计一个有助于让他们冷静下来、感觉好起来的地方,如在教室一角设立“积极暂停区”。学生一旦觉得自己的情绪变得激动或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时,就可以到“积极暂停区”缓解情绪。某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我感觉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时,我会去班级的积极暂停区,做一些能使自己冷静下来的事情。那个地方很神奇,我很快就自然地‘降温’了。再去解决原来的问题时,我变得更理智了,效果也更理想了。”

可见,“积极暂停区”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学生适时地“暂停”,从而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利用该方式可逐步提高学生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

(三)借助展示平台,培养学生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基于小学生“自我意识强”,缺乏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现实,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班会活动,引导、培养学生的共情力,提高学生对矛盾的分析能力。由此,学生能够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将心比心地与同伴相处。

以一次班会活动为例,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懂得关心别人,学会将心比心,理解别人。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课题。通过轻松活泼的游戏引出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我最重要”的想法,知道每个人在多数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先想到自己,从而揭示课题。

2.观看校园短片。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了解自己以及身边存在的因双方不肯退让而造成的问题。

3.故事分享。用生动、真实的故事感化学生,让他们明白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为别人着想,才能快乐自己,亲近他人。

4.寻找班级中的宽容小明星。在自主推荐中让学生受到榜样的感染,自发地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生知道了自己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通过故事分享,学生明白了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班级小明星”的影响下,学生“将心比心”的能力越来越强。

(四)传授“情绪管理”方法,引导学生习得合理宣泄情绪的能力

1.哭泣——宣泄负面情绪

心理研究发现,人在悲伤时强忍住哭泣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相反,适当的哭泣能有效地释放负面情绪,宣泄内心的痛苦。这是因为人在负面情绪中产生的眼泪中含有一种“毒素”,将其排泄出去对身体大有益处。

小A同学是班级中学习非常认真踏实,性格又十分要强的学生。在一次语文单元检测中,小A没有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跟之前相比退步了一大截。因此,小A一直闷闷不乐,听课也提不起精神。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小A 卸下了“包袱”,将郁积在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哭泣合理、有效地宣泄了出来。之后,教师等小A 稳定情绪后,带领她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并指导她采取对应的措施。这让小A重拾起了学习的信心。

2.诉说——排解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心理能量是幽闭在本我之中的,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心理能量不断聚集、增长,以致肌体内部紧张度太高而不能为人所忍受。因此,人们需要将能量不断释放,以排解不良情绪。当能量得到释放时,人们能够随之体会到快乐。

学生如果遇到因负面情绪过多而无法摆脱的情况,可以找自己信赖的家长、老师或是同伴进行诉说,也可以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找心理老师。在与他人诉说痛苦的同时,学生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得到了消解。当学生有痛苦却羞于诉说时,也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或是在写日记后将其销毁,以排解积压的负能量。由此,萦绕在学生心头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3.活动——排放负面情绪

很多人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会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越是这样,情绪就越低落,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相反,有了负面情绪,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跑步、打球、唱歌、跳舞等,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

4.叫喊——排除负面情绪

人们经常可以在电视中看到,当某个人心情糟糕时,会一个人偷偷到海边、山上大声叫喊。这是因为找个适当的场合或地方放声喊叫,心中郁积的负能量就会得到释放,从而减轻烦闷。学生小B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在一次犯错后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跑到无人的田野里大声叫喊,随后发现坏心情随之消失了。可见,把自己的烦闷情绪向充满包容性的大自然倾诉,能使自己获得一身轻松。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用该方法宣泄情绪时,必须提醒他们要注意场合,既不能影响他人,也不能伤害自己。

正如拿破仑所言:“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情绪管理能力会影响一个人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学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还要通过具体、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用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猜你喜欢
钉子班会负面
当钉子邂逅毛线
少了颗钉子
钉子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