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气文化的康养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2021-12-30 07:28于琳惠
当代旅游 2021年28期
关键词:嵩山康养节气

于琳惠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晋中 030619

引言

伴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中国进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互促共进的新时代。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关注点逐渐从单纯的景观质量转移到自我与环境的和谐度,强调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通过康养休闲、运动娱乐等旅游项目调节身心健康,康养旅游应运而生。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康养旅游概念辨析[1]、产业发展[2]与专项类别探讨[3]三个方面,部分学者从游客需求或目的地资源条件的角度研究康养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节气文化于2016年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国内许多地区相继以节气文化作为旅游宣传和活动设计的吸引点。与此同时相关文献迅速攀升,主题多围绕节气知识科普[4]、教育教学引入[5]和视觉设计[6]等方面,将节气文化与康养旅游发展相结合的针对性研究尚为缺乏、滞后,实践层面缺乏指导。节气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与康养旅游的内涵相契合,同时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节气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的角度切入探讨旅游产品开发显得迫切且富有实践价值,本文以节气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代表性社区—登封市为研究区域探讨这一核心问题。昂普(RMP)理论分析法是我国学者吴必虎教授提出的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和产品为核心的区域旅游规划方法[7],适用于旅游产品开发的分析,本文以此为分析工具,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个方面对登封市的康养旅游概况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提出以节气文化的内涵为思路和灵感开发康养旅游产品的整体构想。

一 节气文化的康养内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对黄河流域的天象、气候、物侯等要素进行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于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8]。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指南,逐步从黄河流域扩展到广阔的大地上,其内涵也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演变出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民俗活动和健康理念[9]。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体现着对自然时间和生命节律的尊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节气养生的思想宗旨,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时令美食,通过食物调养脾胃、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时,根据身体条件和季节特点进行适当的锻炼也是其中蕴含的哲理,古人据此与人体气血运行规律相结合创制出传统节气导引养生功法,二十四节气导引术历史悠久、相传至今,具有调理身心、康养保健的功效,集中体现出与节气文化相映照的康养理念,是中医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典范[10]。这些实践表达与诗词、书画、歌谣、故事传说等形式丰富的文艺作品共同构成节气文化的丰富内涵。

地处黄河中下游的登封是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之一,告成镇的观星台和周公测景台是最重要的文物史证[11],这里流传着许多与节气相关的民俗,如夏至日吃新面测日影、冬至日举办千人饺子宴、霜降节刨红薯、做柿饼,村民为纪念周公创设了独有的“四时祭”祭拜仪式。节气文化具有丰富的康养内涵和表现形式,但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保护意识不足,当今人们对其了解粗浅甚微,为保护与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机遇与挑战,将节气文化与人们的康养需求相结合,以体验性的产品和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康养旅游是一个探索性的、有效的保护路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2017年5月,包括登封市在内的全国10个二十四节气传承社区和恭王府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安徽省淮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建立了“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其中登封是二十四节气的核心传习基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节气文化的内涵挖掘与保护传承中大有可为。

二 登封市康养旅游的RMP分析

(一)康养旅游资源(R)分析

登封市地处中岳嵩山南麓,拥有8处11项“天地之中”历史古建筑群,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的划分方法,结合资源基础与表现形式,将登封市康养旅游资源划分为气候康养、田园康养、森林康养、宗教文化康养和民俗文化康养五种基本类型,详见表1。

表1 登封市康养旅游资源分类

1 气候康养资源

四时气候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文化习俗发源于登封,反映着气温、降水等要素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是康养的关键。登封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年日照时数2297小时,是名副其实的“阳光之城”,年均气温14.2℃,2020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75,气候舒适宜人、空气洁净清新。

2 田园康养资源

田园康养是回归田园生活空间,感受自然、休闲放松的一种生活方式,登封市承载着深厚的根据气候、物侯等特点进行耕种、打理与收获的农业文化,坐落着许多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美丽宜居的乡村以及种植花卉蔬果、中草药材的休闲农场和生态园区。杨家门村、杨林村、安沟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豫丰中草药种植基地占地1300亩,培育有地黄、费菜等名贵药材和有机蔬菜。

3 森林康养资源

森林植被中富含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益,是天然的康养宝藏。登封市森林覆盖率达45%,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嵩山、省级森林公园大熊山和香山等山地景观资源,清新的环境与独特的地形为康养运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岳嵩山地质构造奇特,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大熊山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森林覆盖率90%,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60000个。

4 宗教文化康养资源

嵩山三教荟萃,文化氛围浓厚。儒家倡导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嵩阳书院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是儒家文化的“标本”;道家主张以气养生,推崇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岳庙是著名的道教文化圣地,被称为“道教第六小洞天”;佛教注重“禅修养性”,嵩山佛教文化灿烂,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发源地。

5 民俗文化康养资源

登封市大禹文化、嵩山文化、隐耕文化等民俗文化悠久灿烂。非遗旅游资源丰富璀璨,二十四节气文化是发源于嵩山并由登封市文化学者执笔申报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强调内外兼修,具有强健体魄、延年益寿的康养价值;登封窑麦饭石是非遗传承人匠心打造的兼具陶瓷的艺术性与药石的养生性的工艺器具。

(二)康养旅游市场(M)分析

1 国家康养旅游市场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内心承受着巨大压力、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康养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能够有效放松心情,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据前瞻研究院数据,2016年以来我国康养旅游的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已达到1000亿元。康养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可分为三个部分:银发人群、亚健康人群和追求高生活品质的人群:中老年人群渴望旅居养老,通过参加团体活动获得心灵归属;被压力包围的人们希望缓解情绪焦虑、释放自我,在身体、心理和精神三个方面回归健康;追求高生活品质的人群一般收入也相对高,注重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质量和文化内涵,乐于在感悟生活、体味人生中进行身心疗养。在健康需求与日俱增的同时,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助推康养旅游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健康与旅游、休闲相结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旅游目的地。康养旅游在需求、供给和政策三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2 登封康养旅游市场

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呈现繁荣景象,生态环境优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登封积极踏入浪潮,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休闲、养生等新型旅游业态。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登封市游客接待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19年的游客接待量为170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150万亿元,旅游市场不断扩展,旅游效益持续提高,入选“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虽然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但大部分游客都流向了少林景区,其他景区的流量较少,如2017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登封市接待游客数量为43.6万人次,门票收入2445.9万元,少林景区达到23.6万人次,占半数以上。知名度较高的嵩山少林已成为多数游客前来的目的地首选,大熊山和美丽乡村等景区受到的关注较少,康养旅游正处于初级阶段,在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并举的同时向康养旅游业态倾斜和探索,将节气文化作为康养旅游资源转化创新点和旅游形象宣传突破点是登封市扭转不平衡局面、拓展蓝海市场的重要法宝。

(三)康养旅游产品(P)分析

目前国内的康养旅游实践项目遍地开花,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设计以养老地产和节庆活动为主,形态单一且创新性不足,缺乏实质性的康养旅游项目和具体内容。近年来,登封市以建设天地之中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和打造少林功夫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养生苑、中原白沙湖文化产业园、道教养生旅游城等健康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打造禅心居、绿地嵩山小镇、大禹故里文化产业园等集文化科普、休闲娱乐、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致力于围绕生态和文化两大亮点布局发展,推动旅游类型由单一、粗浅的观光游向休闲生态游和深度文化体验游转变,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门票收入占比过高、康养旅游产品附加值低、吸引力不足和层次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长期以来游客“只见少林,不见嵩山”,阻碍登封市康养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节气文化的产品转化方面,登封市目前主要通过节庆旅游的方式呈现,在告成镇及观星台景区举办夏至和冬至文化节,开展礼拜周公、测日影和千人吃面宴等节气文化科普和民俗体验活动。2018年,王河村举办嵩山首届霜降文化节,活动内容包括农事体验、篝火晚会和摄影书画展等。此外,在北高庄村建设了二十四节气及农耕文明博物馆。在节气文化的内涵挖掘和资源转化中,除了夏至、冬至和霜降三个节气,其他节气以及对应的民俗文化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提炼,节庆活动的总体规模较小,参与主体以当地民众为主,游客比例较少。另外,传统节气导引养生功法也未涉及,旅游产品缺失有效载体,且并没有与已开发的文旅片区和美丽乡村形成联动,导致游客参与体验度低、印象不够深刻、品牌效应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以节气文化的康养内涵为内核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推动登封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发展为田园康养、文旅康养新型业态的有效着力点。

三 基于节气文化的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立足资源,开发创意新颖的康养旅游产品

登封市是节气文化的核心传习基地,研究、收集和提炼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元素,梳理整合区域内田园、森林、民俗等康养旅游资源,融入传统节气导引养生功法等节气文化的内涵,开发富有吸引力、有创意的单项或整体性旅游产品:如依托传统村落、生态农庄和中草药基地开发乡村民宿等田园康养旅游产品;在嵩山、大熊山举办赏春文化节、立秋登山节等主题旅游节,开发动静结合的山地运动、举办摄影展等;依托观星台景区、节气博物馆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开发研学旅游产品;与实用养生器具登封窑麦饭石联合设计茶具套组等文创产品,游客可欣赏、参与体验与制作;将传统节气导引养生功法与嵩山内养功法融入民俗演艺活动并开发相关体验课程,结合宗教养生文化投资建设综合康养基地;收集诗词、歌谣等形式的文艺作品,挖掘节气民俗,设计文化体验园。

(二)找准市场,按需设计不同层次的康养旅游产品

康养旅游包括养身、养心和养神三个层次,本质是自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身体及精神达成的健康舒适状态。康养旅游市场的消费群体为亚健康人群、银发人群和追求高生活品质人群,在政策支持、市场投资等软环境提供有力支撑的情况下,根据游客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分类定制、投其所好(见表2)。亚健康人群的诉求是获得身体及心灵的放松、舒缓,以嵩山风景区和传统村落为依托,设计节气素餐、务农采摘、登山摄影等休闲体验活动,使游客感受田园生活和自然作息;中老年群体有旅居养老需求,针对性地规划建设综合康养小镇,开发养生餐饮、功法晨练、非遗体验等旅游产品;追求高生活品质人群对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景观质量和文化内涵要求较高,依托生态环境良好的大熊山森林公园开展养心瑜伽、森林日浴、研学教育等项目活动,创造愉悦美好的身体、心灵与精神体验。

表2 不同消费群体分层次的产品设计

(三)多方合作,开发综合性的康养旅游产品

康养旅游产品具有资金投入多、回报周期长、设施标准高等特点,政府可引导民营企业、煤炭企业进行旅游投资,并与旅游开发公司、旅游地产公司以及内乡、淮南等其他节气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代表性社区合作,协同开发高质量、综合性的康养基地和旅游线路。以嵩山风景名胜区或登封市的传统村落为依托,登封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登封市政府以及旅游景区通力合作,融合嵩山婚俗、河洛大鼓、独角舞等民俗文化展演展示,策划开展规模宏大、活动丰富的节气主题康养旅游文化节,将嵩山风景名胜区和美丽乡村串联起来,综合开发有机餐饮、田园起居、养生运动等元素集结的整体性康养旅游产品,使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形式互相融合、协同发展,促进旅游产品提质升级。

(四)加强宣传,塑造节气文化的世界品牌形象

旅游宣传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改变游客“只见少林,不见嵩山”的印象要从产品推广入手,在少林大道和环嵩山旅游公路旁以及“大美登封、智慧随行”智慧导览小程序平台上植入节气文化元素符号的标识牌、宣传栏和界面专区。结合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官方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拍摄旅游宣传片以及与综艺节目进行合作等新媒体渠道,将优秀、高品质的康养旅游产品推介出去,从而吸引目标游客、扩大客源市场,提高登封康养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同时借助线下及网络平台进行旅游产品与服务相关的意见征询与评价,收集整理分析游客的体验感知、满意度与改进建议,吸纳意见并推动旅游产品的改造升级,通过双向的互动交流与认知反馈不断提升登封市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口碑,塑造节气文化的世界品牌形象。

四 结语

二十四节气是千古传承、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特色鲜明的民俗精华。利用昂普理论分析法对登封市康养旅游现状进行系统归纳与具体分析,结果显示:登封市气候、森林、民俗等类型的康养旅游资源丰富,节气文化底蕴与群众基础深厚,但资源转化不充分,应融入节气文化内涵进行单项或整体性旅游产品开发;康养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扩展迅速,产品质量和项目布局处于初步探索新阶段,针对不同客群进行养身、养心和养神三个层次的差异化产品设计;登封市现有节气文化康养旅游产品以节庆活动为主,产品结构单一, 附加值低,康养旅游项目投入较大,政府、企业、社区等主体协作开发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与旅游线路;利用标识路牌、智慧平台、视频推文等方式推介旅游产品,收集市场反馈并调整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塑造“美丽登封、文化登封、康养登封”。

猜你喜欢
嵩山康养节气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岳嵩山
三教策源——中宗嵩山
我爱我家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张耒的嵩山,张耒的网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