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12-30 18:16张益铭
科学咨询 2021年37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高校教师培训

张益铭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现如今,高等教育已经由开始的精英化教育向素质教育所发展,高等教育也更加普及。而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教师的水平是高校能够发展的重要标志。基于此,对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高校教师的发展实情,对于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机制进行建构和探索,同时对于新的机制进行培育,能够为高校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的是教师作为高等学校的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意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成长,从开始的新手到能够胜任科研以及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过程中。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其专业发展主要是包括了专业知识的发展,同时包括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谊等方面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基础。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包括了教育学科以及学科专业和普通文化等三方面的知识。在目前,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其中教育学科知识相对较为缺乏。教师进行教学时,教育学科知识是成功进行教学的必备知识。对于大学的教师来说,在知道教什么的同时也要明白和理解要怎么教。对于教育学科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主要是解决如何教的一个重要问题。之所以造成了教育学科知识的缺乏,主要是由以下的原因导致的,一是高校教师主要是在大学博士中挑选的,这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真正的师范教育,这使得教育学科知识较为缺乏;二是高校教师岗位培训缺乏,更多的岗位培训都是一种形式。虽然教师在进岗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但是时间相对较短,且培训的方式也极为单一,这对于教师学科专业发展是不利的。

(二)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

大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包括了科研以及教学两个方面。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只有具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够真正的完成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任务。其中,教师最为基本的能力是教学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相对不平衡,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更高,而教学能力更低。主要是由以下的原因导致的,其一,高校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理论以及技能的培训,这使得其教育理论的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教学的技能,这也使得其教学能力欠佳。其二,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考核,将科研能力与晋升以及职称评定等挂钩,这也对高校教师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误导,使得其更为重视科研能力而忽视了教学。其三,奖励机制更加看重科研。教师从事科研能够真正的做到名利双收,这就使得其在科研上花费的时间更多,而教学上的投入时间则更少。

(三)专业情意不浓

所谓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指的是教师教育事业中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之间的融合,这对于教师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目前,高校教师的专业情谊较为缺乏,其并不是非常的认可教师的职业,对于岗位缺乏热爱,同样缺乏对于教学工作的投入。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原因,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繁重,且生活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在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不高,且教师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的收入与中小学教师以及公务员等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科研任务极为繁重,需要进行教学以及科研,同时也要从事管理工作,而加之较低的收入使得高校教师对于教育职业缺乏一定的认可。在经济以及生活压力面前,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教师只是将高校教师看作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职业也彻底的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以及特征,想要进行专业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评级主要是基于总结性评价,也就是所谓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一段教学活动将要完成后对于结果进行的评价以及评估。由此能够看出,这样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对象的达标程度,而对于评价对象在评价活动中的发展以及表现并不关注。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了这样的评价方式相对较为简单,而评价的结果也更为客观,是非常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是一种后测评价,评价对象只能看到结果,而不清楚过程,很难进行改进和完善,这使得评价工作很难与改进工作之间建立联系,这对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五)教师科研素养不高

高校教师的科研素养极为缺乏,主要是表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其一,科研意识较为缺乏。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主要是为了能够完成学校给予的科研任务,或者是自己的职称上的评定,往往对于科研的真正热情是缺乏的,这也使得其缺乏科研的动力。甚至很多高校教师对于科研和教学没有足够的兴趣,认为科研教学就是为了生活。其二,科研能力较为缺乏。很多高校的教师虽然愿意从事科研工作,但是其科研能力相对较为缺乏。更多的是根据直觉来开展科研工作,研究的问题都是一些表面的问题,很难真正的深入研究问题的实质。其三,科研方法缺乏,对于大部分的教师来说,科研是非常具有难度的,主要的问题在于发现问题时很难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三、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唤醒教师的发展意识

(1)唤醒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起到关键的作用,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想要真正的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需要有效的唤醒其发展的意识,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发展。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与此同时,对于自我的发展情况进行不时的监督以及检查,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是能够不断完善以及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终身学习是指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学习,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需要。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制定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以及拓宽自己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也才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应该将学习变成其生活的一部分,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跟学生产生共鸣。

(3)把高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主要指的是对于组织的学习氛围进行创设,在符合人类发展的情况下充分地发挥组织的作用。学习型组织能够将工作和学习之间建立联系,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实现以及超越自我,对于组织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将高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就是需要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师生之间能够不断的超越和突破,不断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高校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了三个主要的部分,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基础文化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为专业学科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最为有用的部分,其中包括了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教学知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一方面需要正确的理解学科教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原理,同时也需要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知识向学生传授。而普通文化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传授知识以及塑人是其主要的职责。而塑人主要强调教师对于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而传授知识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吸引学生,也才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威信。高校教育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了学科教育学知识以及一般教育学知识,其中前者主要是教师对于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综合的理解,而后者这是教育基本理论以及心理学基本理论等,而实践性知识则主要指的是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以及教学实践中累积的知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实践知识对教学活动具有主导作用,其能够对于教师知识构建起到引领作用。

(三)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

发展性教师评价主要是将评价作为教师的提高服务,使得其能够成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及知识的手段,评价后进行及时的反馈,根据反馈的情况来掌握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的效果,使得教师能够真正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有效的评价能够使得教师充分、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师评价的发展中,对于教师来说,其不仅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充分的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同时对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使得教师能够充分的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对于高校教师开展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理解,使得教师在相互帮助中不断进步,进一步促进专业的发展。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1)开展校本培训。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进行教学以及科研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困境和困难。因此,高校需要根据教师的情况来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以及科研的水平。高校需要对教师的培训需求给予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和策略,并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为高校教师全方位的培训提供条件。虽然,教师的培训方式不少,但是就培训的效果来看校本培训是最为有效的方式。相比于其他的培训方式,校本培训的费用较低,与此同时能够多人参与。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进行自我的反思,能够更为直观和有效的了解教学以及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得教师的科研以及教学的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于其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开展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首先,教师在入职后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观念。其次,入职后,学校也需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合适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结束语

教师是高校的中流砥柱,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意,使得三者之间能够相互的促进以及协作。与此同时,政府和高校本身也要总结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的促进高校教师的发展,为高校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高校教师培训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培训通知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