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及当代启示

2022-01-01 10:50张小飞王凯宗
关键词:人学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张小飞,王凯宗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发展与转向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指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和它有着完备而严整的世界观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什么整体性而言了。”[1]44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才能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是具有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整体性存在。并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相互之间整体性的存在,不管是马克思主义来源或者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都是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具有文本依据、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一、问题的缘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具有整体性的存在,充满“人性关怀”。但是不少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和人性关怀持否定态度,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和人性关怀的割裂。首先要明确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目标和结构,从人学的视域下打开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大门,明确人学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的问题。其次,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运用过程中的问题。最后,通过问题的揭示和解决为阐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科学内涵打下坚固的基础,明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正确方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而服务。

(一)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的统一

人学视角是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钥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科学价值和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并不是要人为地赋予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整体性的研究根本上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内在的整体性,也是源于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存在肢解和误读,其中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整体性认识的单一性以及机械化,因此有必要从人学视角来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尤其是关注马克思主义从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历史转变。与此同时,在谈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同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进行考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论困境也会加深对整体性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困境,正是由于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统一性认识的不清楚,甚至是曲解,从而导致人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时候不能做到真正的把整体性原理转化为整体性的实践,导致了实践的单一性与思维固化。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学”,集中表现为割裂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造成马克思主义“人学”分裂。不仅如此,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也会深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本身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这种理论本身的统一所形成的人民价值观必须是主流的、全面的、系统的统一。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并不是全面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但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是对其进行了系统化与整体性的整合,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合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理论体系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的统一蕴含在经典著作之中。因此,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考察其理论的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的统一。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他就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自由意志的现实存在,反对僵化的、固化的、抽象化的人学表达。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更是对这种人学的僵化表达形式进行了细致化、具体化地阐释,关注人的现实世界的政治需求与经济合法权益,明确地提出了反对特权、反对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思想。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批判表述了人本主义的法哲学思想以及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阐释鲜明地阐释了自己的宗教观,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以及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人学整体思想被进一步阐发,人的存在已经不是结构主义的存在而是现实性、能动性、自由性的存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整体性衍生出的政党理论、国家理论以及革命学说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的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马克思的整体性思想却没有停留于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整体的批判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发展过程集中表现为揭示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人性与物质性的统一,是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转变。

(三)人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的问题剖析

对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认知和生活话语的脱节是造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人性关怀不统一认知的重要原因。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统一的思想是蕴含在其深刻的学术话语之中。因此,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的统一就必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哲学话语、政治经济学话语、科学社会主义话语进行考察和解读。尽管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部分问题达成了大体一致的见解,但是深入细化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路与中国道路实际相结合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以及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提出了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应然细节并没有做明确的规定,而是提出了要以历史的现实为转移的思想。所以,对于私有制以及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道路中仍然就有争论。但是,这些并不能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也不能成为西方国家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统一的借口,他们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人性关怀统一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其批判背后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制度的批判,是企图通过瓦解中国的指导思想达成他们和平演变甚至消除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由此,必须要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整体性的存在,是充满“人学”味道与人性关怀的存在,从而坚决抵制和批判否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存在,深入挖掘人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二、人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阐释

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就必要回到马克思。马克思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出于对现实人的关注以及实现的人的自由解放,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即“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该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2]797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整体性科学

回到马克思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历史维度。回到马克思不仅仅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要回到理论产生的历史环境之中去探索理论形成的历史性与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从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转变最早起源于哲学研究中,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中,马克思阐述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思想,为哲学研究提供了现实之维。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阐述“原子偏斜”运用所带来的自由运动观,实现了从抽象向现实、固化向自由、结构整体向自由意志的初步阐释,打破了传统哲学所带有的结构主义的色彩,使哲学更加关注生活,使哲学中的人更具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气息。在《莱茵报》期间,德国政治专制统治的思想和国家制度已经深入各个阶层,但是马克思敢于对这种专制的统治进行批判,以《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发表为契机,马克思对德国政治专制统治的不合理性与非人性、非理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揭示,这对当时整个专制统治盛行的欧洲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他的民主政治思想击中了德国专制统治的要害,激发起了德国人民对于现存政治制度的不满,但是,这样大张旗鼓的为“盗窃者”呐喊助威,虽然赢得了广大农民和失业者的支持,却得罪了德国的统治者。考察马克思民主主义的思想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敢于打破政治上的结构主义,探索人的政治整体性问题面临巨大的历史困境,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实践性,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的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在经济上和未来社会设想中实现了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历史发展。马克思并不满足于既定的现实生活秩序,不断探索和解密隐藏在现实生活秩序中的不合理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异化存在的劳动者与劳动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的四个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结构化的劳动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禁锢,并提出了摒除这种人的自我异化的共产主义设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上从结构整体转向人学整体的初步设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这种设想,通过对剩余价值的阐释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阐释彻底地实现了在经济上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历史发展。同时,经济上的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发展是与未来社会思想的理论构思同步的,正是基于经济上的异化以及资本主义对人的自由全面生存状态的剥削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摒弃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以及结构主义的框架,把未来社会的设想落实到人的主体解放层面,从而到达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物的依赖”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物的依赖”阶段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结构整体性的重要阶段。在马克思那里,“物的依赖”阶段是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主要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因为在这个阶段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被物化成为物与物的关系问题,其结果是造成人的主体性地位丧失,人成为被异化的存在。“物的依赖”阶段内容的结构整体性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发生与发展,虽然在这个阶段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呈现出人学整体性的特征,但其主要特征还是以结构整体性为主。结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既定制度、既定文化、既定政治统治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力,在资本主义的结构整体性中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是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的,其整体性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性。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功绩是发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剥削实质并用唯物史观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其研究方式主要是对资本主义整体性的客观研究和现实反映。所以,资本主义的结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础和来源,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经历了对资本主义的表面认识、经验认识到内在认识、系统认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整体性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整体性认识,这种政治认识向意识形态认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对资本主义国家与生产中的意识形态揭示以及对宗教的意识形态资本功能性的批判,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整体性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结构转化的过程也是中国道路的发展过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导向的根本性转变。实际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要研究什么马克思主义,更为细致地说,就是要研究中国道路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论指导中国道路的实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整体性的最终目标为共产主义的物质形式、精神样态提供了重要依据,人的应然状态构成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目标设计的重要依据。尽管《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设想并对这两种设想的物质表现、精神样态、人的存在方式做出了大致规制,但具体的设想还需要人们以当时的现实为重要依据不断的深入挖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整体性表现为发展性、张力性以及多种可能性的特征,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存在。

(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转化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转化是以实践为根本动力。这种结构整体性向人学整体性转化的实践动力有三层含义,一是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转化提供了现实基础;二是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深化、拓展和向前推移,促进了整体性转化认识的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三是实践是主体的能动性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得以发挥,实践的历史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转化提供了研究对象。在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现实基础层面,1872年《共产党宣言》序言中马克思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3]376马克思认为,历史条件是理论运用和开展实践的重要维度,实践和理论的意义要与历史条件相联系。换而言之,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现实,要以现实的历史为实践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假如我们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而开展实践,那么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之中,其结果是既发现不了马克思主义结构整体性向人学整体性的转化,又会造成认识的误区与失败的实践。此外,历史条件的实践基础还表现为一方面要掌握十分丰富且可靠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当上述两个环节都实现了历史条件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实践,认识转化才能真正的开展。

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不断深化拓展。基于历史条件和历史现实之中的实践不仅推动社会形态理论的演进,又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历史现实与对历史现实的理论认识的统一,二者共同推动了整体性结构的转化。马克思阐述了这种整体性认识不断深化拓展的思路,即“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163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3]380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实践确立主体的能动性方面,马克思提出,“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3]406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主体性、革命性是马克思整体性转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与实践的关注中,马克思主义人学整体性得以确立和发展,而这恰恰成为推动社会形态演进的重要力量。

三、人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当代启示

研究人学视域下马克主义整体性的理论先是要明确理论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和重要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理论为实践服务,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践。因此,新时代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人学理论统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一)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人学视角

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人学视角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实践的基础。张雷声从人的理论教育、人的文化赓续、人的实践创新方面提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维度,“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必须对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者相统一问题做出思考。‘三个逻辑相统一’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及从整体性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具有方法论意义。”[4]48并且,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强调既要坚持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人学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机融合,秉承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科学思维。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过程,是马克思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方法。实际上,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作为人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根本方法,其实质就是要坚持线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事实上,逻辑的发展呈现出单线条的特征,即表现为坚持主流思想和同一主题不变;而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多种的可能性与样态,即表现为以现实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现实为依据。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就是要从理论、历史、实践维度把握事物发展的整体结构,对于中国道路的启示就是要随时随地以不断发展的民情、国情和世情为行动依据,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构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每一个部分都要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主线,并指导中国道路的伟大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统一,遵循人的自由解放的逻辑主线。同时,在具体的内容架构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由结构主义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转化,而人的现实性、社会性基础上整体性探索贯彻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全过程。实际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开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源地,从根源上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本质。”[5]88其主要原因是手稿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并且以祛除人的“异化”为目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也得到进一步阐释,是马克思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完成。概而言之,手稿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蕴含着丰富的整体性思维和人的自由全面思想。手稿中的整体性思维对于中国道路的启示在于要树立整体意识,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建设的统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树立“四个意识”与“四个全面”的整体性思维。

(二)统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人学整体性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的人学统一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规制。急需要总的角度,从科学结构、学科构成的版块结构进行规范,同时也需要内容上、原理上、方法上的具体运用,包括层次性上的层次结构,即根本方法、基本原理、具体论断和表现形态(文本形态、解释形态、应用形态),开展总体与具体相结合的理论转化运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1]44三个层次是逻辑统一的共同体,对于推动中国道路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仅是中国道路的主流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线,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整体性思维。三个维度的人学整体性统一在本体论层面的体现,就是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现实的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个人、社会、国家的有机统一,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以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抓住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在学科与课程方面,要坚持学生主体,开展“立德树人”教育,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素养教育和素质教育,培育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体力量。三个维度的人学整体性统一在认识论层面的体现,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理论、学科、课程对于推动中国道路的认识,而深化认识的关键在于不断开展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经验的总结。可以说,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做好顶层设计、从“三步走”到“两个一百年”、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等都体现了认识的不断深化、拓展与向前推移,并且不仅体现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改变,更是体现在学科、课程、教材、教学之中,展现的就是人学整体性的整合思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这种属于中国独特优势的人学整体性思维。

(三)从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阐述整体性

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转向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结构整体性最先关注的是“偏斜运动”中的自由意志,是对物质的关注而非对人的关注,其哲学的结构整体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是对世界本源以及对“存在”的不断追问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方法论。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以及“最后一个问题”都是基于本体论的探究,西方哲学家就有很多对这个存在本体的多种样态研究。在黑格尔那里,存在的本体更是成为了“绝对精神”,世界的一切都成为了“绝对精神”的自在自为表现,于是黑格尔提出“密纳发的猫头鹰要到黄昏才会起飞”。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的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都是对于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综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从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转变。以人的研究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呈现出具体的、辩证的、人民性的特征,实现了由物质本体向人学本体的关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人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索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重大发展。在此基础上,人的异化劳动理论得到进一步阐释和论证。以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和剥削问题为主要向度,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中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设想。概而言之,问题导向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从结构向人学的转变,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问题导向需要确切的出场语境与使用机理,马克思主义人学整体性适用于指导中国道路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一个在当代中国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出场语境和内在逻辑上理清并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精神实质,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需要。”[6]114此外,问题导向不仅要树立问题意识,明确理论与实践要达成什么样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要确立问题导向的主体,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张力。换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人学整体对于中国道路的指导就是要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树立强大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的落脚点在人民群众。我们常说“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但是却不能理清其中包含的理论逻辑与蕴含的马克主义人学整体性思维,其结果是缺乏学理理解和支撑的人民群众观流于表面与形式,并不能成为深入人心,深入群众的精神内核。因此,要以问题意识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结构整体向人学整体的转变,并运用转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思想不仅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更是包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中以及马克思主义来源之中,是历史的、逻辑的、理论的、实践的有机统一。不同于西方结构整体的传统,马克思主义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结构整体性向人学整体性思想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在本体论、价值论以及方法论层面深刻影响中国道路的实践,而马克思主义人学整体性是与中国道路具有内外在契合的存在,能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和新面貌,实现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和政党优势,真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人学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北人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