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润笔尖

2022-01-03 13:19汤希泽
学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小学语文

汤希泽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习作教学属于体现学生语言能力与知识积累量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一种尺度。由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习作教学,除了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习作需求、进度来设定习作方案外,还要不断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把习作教学和生活化教学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能够投入真实情感去习作,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3-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48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需要小学生借助文字展开沟通与表达,这也是提升小学生想象能力、联想能力、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习作材料,这也就要求小学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去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也才能够让习作内容更加真实、感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记忆力与想象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习作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只是把写作文与讲作文作为习作教学的内容。通过具体分析可以发现,这种习作教学模式更为关注习作结果,而缺乏对学生习作过程的重视,无法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真实想法、感受、生活体验,也无法对小学生习作效果展开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天生的,不太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只是在习作课中布置任务,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模板去写作,导致学生的习作内容千篇一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二)忽视习作内容的生活化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迅速提升习作教学质量,只是一味灌输重点习作要素,但是却忽视了习作内容的生活化体现,导致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缺乏真实的表达与感受,打击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学生的习作学习效率比较低。同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构建出漂亮的习作框架,却忽视了对学生习作思维的转变,缺乏真实情感流露,习作看似文质兼美,实际上却缺乏实质性的内涵,长久下来学生习作内容更加空洞,无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习作过程缺乏学生兴趣爱好的融入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还是习惯于让自己成为习作课堂中的主体对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框架来展开习作训练,忽视了小学生兴趣爱好的融入,导致习作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对于参与习作活动存在排斥心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习作素养。同时,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获得理想的习作分数,只是把一些优秀文章作为参考例文,让学生去仿写、续写,这种生搬硬套的习作教学模式,完全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二、生活化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理论的学习

要想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师是小学生习作学习中重要的指导者、引领者,只有自身具备扎实的生活化教学理论,构建出生活化教学思想,才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学生,鼓励学生融入真实素材、真实情感去进行习作。教师要对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化教学理论有正確的认知,学校要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多参与教学培训的机会,以此来完善小学生的生活化教学理论体系,并且要把生活化教学理论知识融入习作实践活动中去,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设定习作教学方案。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之间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在此过程中各个教师要积极分享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经验,通过相互借鉴、学习,分析成功、失败的教学案例,从中总结习作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自我习作教学行为与模式,之后再融入本班级学生的个体特征,科学设定生活化习作教学目标、方案、模式,这样才能够在习作课堂中真正展现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与作用,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活动中,要想展示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需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小学生才愿意在习作课堂活动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与观点,融入自己的情感。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是一项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面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习作差异,教师要耐心指导与对待,在沟通与互动过程中了解小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真实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化素材来探究习作的规律与技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习作教学进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深入挖掘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鼓励小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习作中去,这也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权威者与主导者,而是学生的伙伴与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未知的习作领域,一起观察并积累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与素材,这些都能够成为启发学生习作思路的重要方式。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多融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素材,让小学生在习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这样才能够激发小学生的习作欲望,由之前的被动习作转化为主动习作,提高习作效果。

(三)构建丰富的生活化习作活动

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非常强,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构建丰富的生活化习作活动,给小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平台。教师可以设定课前阅读活动,增强习作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来描述一件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事件,或者是朗读读书笔记、精彩片段、好词好句等,这样便于学生在活动中融入真实情感,学生之间相互借鉴与欣赏,积累更多的生活化习作素材。同时,习作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注重在习作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为学生设定一个清晰的习作主题,但是要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让习作教学成为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充分展示出“人无定法”的教学规律,让学生学会创造性、选择性地习作,拥有布局谋篇的主动权,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启发习作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习作素材的阅读化与观察化,改变以往命题、习作、修改、评价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习作素材,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认知生活,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会与感悟习作,拓展自身的习作思路,拥有更多的“习作之源”。

(四)保证习作命题的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证习作命题的生活化。命题新颖、准确是获得高质量习作的重要保障。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都是抛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命题,让学生去联想与写作,这样不仅使习作过程较为枯燥,还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习作命题的生活化,让学生看到命题后能够产生想要表达、倾诉的欲望,并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习作中。很多作品虽然没有过多的修饰语言,但是得分依然比较高,其主要原因就是语言质朴,情感真实,能够打动阅读者的心。由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素材来创造习作源泉,让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凝聚、扩张,以此来生成优质的习作内容,充分展示出写作者独特的智采、情采、文采,让学生感知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提高习作兴趣。同时,教师要把习作命题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集思广益,提出一些具备生活化的习作命题,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习作中去,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拓展习作内容、资源,在习作中体现时代特征,展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育人功能。学生在习作命题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让习作内容具备亮点、加分点。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习作指导过程的生活化。教师要鼓励学生了解社会、走入社会,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常识,这些都能够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内心涌出更多真实的情感,激发自身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在习作教学活动中,把小学生作为习作课堂中的主体对象,结合小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生活化素材开展习作活动,把生活化教学与习作教学融合起来,这样既能够增强习作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还能够丰富小学生的习作知识库,在习作中拥有更多的素材,能够在习作中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此,既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习作素养、习作能力,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真正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讓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娄鑫.生活有源  下笔有言——高中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选材及布局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

[2]   许枫.基于叶圣陶生活化习作教学理论——谈小学语文体验习作的课堂建构[J].华夏教师,2019(3).

[3]   卞传娟.破茧而出的美丽——“生活化习作”项目研究共同体的成长历程[J].上海教育科研,2012(7).

[4]   陈佩红.让生活走进习作  让习作走近生活——实施生活化习作教学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2).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