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护理专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教学探索

2022-01-08 07:29黄艺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卫生思政

黄艺娜

[摘           要]  在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的形势下,课程思政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教师在卫生法律法规的教学中要提升自己,并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护生的人文素养,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发展,发挥其合力效应。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护生;卫生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1-0127-0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如何从各个层面深入践行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思政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也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程加思政课,而是依托其他课程,有意识地以如盐化水的教育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分析现状,寻找现存问题,并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卫生法律法规的思政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一、卫生法律法规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医学院校是专业性职业技能学校,医学生应以医德为职业素养。医学生包括护生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易忽视综合素质方面的学习,特别是人文方面如卫生法律法规、伦理学等,认为这些课程不重要。实际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一门学科或一个行业的发展,而是多学科、多行业以及不同职业人群共同参与的立体式协同发展过程[2],因此医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卫生法律法规是一门新的交叉性学科,是卫生与法律体系的结合。在维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卫生法律法规就是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法制体系,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这门课程具有特殊性,即学习法律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充分思考法律之外的思政元素,发挥其“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的双重效应,起到合力作用。它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学科特点,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法律知识中,树立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思想政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能力的培养更加完善,更加立体化,让护理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寻找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中

(一)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卫生事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提高卫生法律法规意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政元素引入教学中。一是卫生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帮助学生共同梳理我国卫生法律的发展历程,寻找卫生法律法规的渊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护士条例》等,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党的历史,感受党和国家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的努力,将爱国主义、党史学习与卫生法律法规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从而促进爱国主义情怀的树立,增强护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护生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的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相结合。二是在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法律制度的教学中,将卫生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内涵相结合,让学生再次确立自己的初心使命,帮助学生将护理专业的责任感与法律知识相融合,将服务精神、使命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融入血脉、铸入灵魂[3]。

(二)增强职业责任感

临床护理中,人是护理服务的对象,人的社会属性不可忽略。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律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维权意识也明显增强,医疗行业中的法律问题也日益渐多,并成为社会的热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因缺乏法律意识,对患者的合法权益重视程度不足。护生在实习阶段也易出现差错。因此,应加强护士的法律学习,并从医学院校开始。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教学中,通过视频播放、案例讨论分析的形式,强化法律意识,从根源上树立规则意识,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以适应现代医疗的社会环境。护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不仅要有法律意识,而且要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和职业责任感的强化,自觉践行职业规范,尊重病人权益,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从而减少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用医者仁心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医德是历来都很重视培养的职业素质,“德乃医本”“医者仁心”,这些都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思政教育,说明在古代早有课程思政的雏形。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医者仁心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医者仁心与南丁格尔的精神是一致的。眾所周知,“南丁格尔精神”是白衣天使追求的职业精神,其中心内涵是博爱与奉献。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护生可能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首先应学会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不歧视病人,并尊重和主动关爱这些病人,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律》等教学中,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分析艾滋病患者和先天畸形患儿的心理,将相关卫生法律引入,以此诠释医者仁心和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引导护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精神追求,弘扬大爱无疆精神。

(四)建立健康的生命观

生命观是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是生命态度的一种体现。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从救死扶伤的使命到国家“生命至上”的理念,无处不存在生命观。而我国的应试教育长期忽视了生命观的认知和教学。在诸多卫生法律法规中如脑死亡与安乐死法律问题、献血法、人体器官移植法律问题等,都涉及生命观。在死亡与安乐死法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分析在我国安乐死立法困难的原因,将生命教育的内容适时引入,引导护生反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体悟生命的价值以及对生命的关怀[4],以培养护生健康的生命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教学中,通过宣传视频等形式组织护生观看并思考和讨论生命观的内涵,全班共同诵读关于生命观的诗歌,将情感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护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正所谓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4],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学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爱己才会爱人,才不会对病人的病痛产生淡漠感,进而主动关爱病人。护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塑造健康的生命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与国家“生命至上”的理念同向而行,从而成长为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五)弘扬科学探索精神

医学生的学习是无止境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疾病谱也随之变化,不断有新的疾病出现。而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疗技术都在不断提升和改进中,如放射诊疗、基因治疗等。医学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易产生新的医疗纠纷问题,需要建立新的法律法规,如增加基因技术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等。在新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的教学中,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探索,以适应临床诊疗和护理知识的快速更新。在药品法律制度的教学中,以疫苗的研发为例,讲述科学家们为尽早攻克难题战胜疾病付出的艰辛,并最终不负众望,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疫苗,保护人类。教师应鼓励学生要有科学探索的精神,要勇于创新,善于发现问题,不畏艰难,努力为今后的临床护理的创新和科研工作做出贡献,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三、课程思政实施的方法路径

(一)教师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对培养的人才素质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力量,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进行“传道”,要将优良的医德传承下去。许多高职教师只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无从下手或是袖手旁观。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职业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转变理念,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如何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首先,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行为和治学态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5]。因此,作为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展现出良好的师德师风。这种以德立学的思政教育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而且对学生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重大而深远。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内涵;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思政內容,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紧密结合,使思政内化于专业知识中,实现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作用。再次,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比较新的教育教学方向,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无法在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教师应通过国家政策文件的学习、文献的查找、网络视频的培训等,学习课程思政的内涵、方法、途径等,以推进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最后,教师也可以将课程思政与教科研相结合,通过教学研讨、科研立项等方式,既可以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又能提高教科研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二)做好教学设计,搜集思政资源

要想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首先就应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在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共同探讨,将思政元素纳入课程标准中,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将思政与教学目标高度结合,制订不同章节的素质目标,使其承载思政的功能。然后根据各章节的特点,寻找思政元素与卫生法律知识的最佳契合点,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其中。其次,教师应加强临床实践,并注意收集、筛选卫生法律案例,在编写典型案例时将思政元素融入案例中,赋予案例更高的思政价值。这样,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案例时无形地进行思政教育,发挥案例的思政价值培育效果。同时,教师将典型案例收录成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形成思政教育的资源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三)采用多种思政教育方法

在卫生法律法规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讨论、视频播放等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但仅仅采用这样的授课形式,学生容易倦怠。为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思政教育效果,应采取更多的思政教育方法。一是指导学生制作宣传海报和参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教。在海报制作过程中,学生会主动钻研卫生法律知识;在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义务宣教活动过程中可以增强责任感,树立主动捍卫国家法律尊严的意识。二是聘请法学专业或医学会等相关人员开展讲座,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前沿动态,分析实际临床案例的情况,在更多更真实的临床法律案例学习中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感受法律的尊严,强化职业认同感。三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的教学中,选择编写好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法官、医学会相关人员等角色,按照医疗事故鉴定及争议处理程序,模拟情景进行医疗事故的处理。通过这种模拟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情景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上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可以巧妙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使课程思政的教育更具感染力,充分发挥专业课的思政载体作用。

(四)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流。课程思政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由于高职护生的卫生法律法规课时有限,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视频、案例等放到线上平台,并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如课前思考讨论护生学习法律的意义、线上的案例讨论、寻找卫生法律法规的渊源等,让学生在课前就能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而在课堂面授的教学中针对课前线上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梳理卫生法律法规的渊源等,将思政元素根据教学设计适时地引入,积极传播正能量。在课后,鼓励学生多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义诊、卫生法律知识的宣教等,并让护生将活动的心得体会放到线上教学平台进行交流,强化其责任感;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做好思政的课后延伸,指导学生多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政治,追踪热点,如医师法的修改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混合式教学平台可以让护生有更高的参与度,同时还能让教师更有效地实现课前、课堂、课后的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教育。

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而检验高校工作的标准,就是要看立德树人的成效如何。在卫生法律法规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政治信念,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設,挖掘其法律之外的思政元素,寻找恰当的融入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引入,开启全方位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参考文献:

[1]王艳慧.马克思资本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王钰.课程思政视阈下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学改革探析[J].健康大视野,2018(18):290.

[3]张鲍明,罗小琴,于莲,等.医学研究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9):1094-1097.

[4]金琳雅,王彧,尹梅,等.基于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9):1098-1102.

[5]李静,朱继民,武松,等.思政教育融入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0,22(4):381-384.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卫生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智取红领巾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