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酰胺类抑制剂与CAIX的结合机制

2022-01-25 15:02朱文友张东华李丹丹庄文昌高美华
化工设计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结合能残基复合体

朱文友,张东华,李丹丹,庄文昌,高美华

(徐州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1)

人类器官由各种细胞组成,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细胞有序增殖和分裂是人类保持健康的前提,当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细胞就有可能会不断变异形成癌细胞。癌细胞周围的组织蔓延到其他部分,形成肿瘤。癌症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涉及多种器官的恶性疾病[1]。

碳酸酐酶IX(CAIX)是碳酸酐酶(CA)的一种异构酶,它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抗原,在细胞的增殖以及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和肿瘤的乏氧代谢密切相关。因此,CAIX已成为研究癌症治疗方法的一种靶点。

本文以CAIX为受体蛋白质,以苯磺酰胺作为抑制剂母体结构,构建了30种不同的CAIX抑制剂化合物,采用AutoDock4.2[2]分子对接软件将30种抑制剂小分子配体分别对接到CAIX的活性中心,获得了CAIX与抑制剂结合的最佳构象。得到的抑制剂和CAIX活性中心的作用机制对设计新型选择性CAIX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计算方法

1.1 分子对接

CAIX在蛋白质数据库中的代码为6T5P,首先从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CAIX的晶体结构。使用Chimera[3]软件对CAIX进行结构处理,删除杂原子和水分子,随后用AutoDock4.2对预处理后的CAIX结构添加氢原子,作为分子对接的受体。对接过程中,Grid参数设置为x=60Å、y=60Å、z=60Å,以0.375Å作为格点间隔,对接采用拉马克遗传算法[2,4]

1.2 苯磺酰胺类抑制剂分子的构建

基于3,5-二叔丁基苯磺酰胺,构建了30种苯磺酰胺类抑制剂分子。使用AutoDock4.2对30种苯磺酰胺类抑制剂进行加氢处理作为配体小分子,对接过程中,所有可扭转共价键设置为扭转。

2 结果与讨论

2.1 抑制剂分子与CAIX最佳复合体

运用AutoDock4.2将30种不同的苯磺酰胺类分子分别对接到CAIX的活性中心,将得到的对接构型在CAIX的活性中心进行了重叠,得到了30种抑制剂分子与CAIX结合的最佳复合体,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抑制剂分子中的疏水性基团与活性中心中 的 TRP4、TYR6、GLN89、THR196、THR199、TRP208等疏水性残基形成了疏水作用区域,使得抑制剂分子的疏水性基团被包裹在疏水口袋中,有利于构象的稳定。

图1 1~30号抑制剂分子与CAIX最佳复合体

30种抑制剂分子和CAIX的结合能、静电能、扭转键能及抑制常数等如表1所示,抑制剂与酶的结合能的越大,对接结果越好[5]。5、6、7、30号分子与CAIX的结合最稳定,结合能分别是-30.300、-38.469、-41.274、-30.516kJ/mol。1、20、21、22 号分子与CAIX的结合能较小,结合能分别是-22.856、-23.358、-21.725、-21.642kJ/mol。

表1 抑制剂分子与CAIX结合能

续表

2.2 抑制剂分子与CAIX结合典型结构分析

选取每个对接结果中的一个典型构象,对30种抑制剂分子与CAIX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抑制剂分子与CAIX活性中心残基和金属离子形成的氢键和配位键有利于底物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抑制剂的活性[6-7]。从图2看出,抑制剂氨基上的H与THR198上的O形成氢键,活动中心的Zn2+与抑制剂分子形成了配位键,使抑制剂分子能够稳定的结合在CAIX的活动中心。

图2 1~30号抑制剂分子与CAIX结合典型结构

3 结束语

CAIX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抗原,对细胞的增殖以及肿瘤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和肿瘤的乏氧代谢密切相关。使用AutoDock4.2分子对接软件将30种抑制剂分别对接到了CAIX的活性中心。对接结果表明,CAIX通过活性中心残基与抑制剂形成的氢键和Zn2+与抑制剂形成的配位键,将抑制剂分子结合在CAIX的活动中心。5、6、7、30号分子与CAIX的结合最稳定,结合能的绝对值分别是-30.300、-38.469、-41.274、-30.516kJ/mol。

猜你喜欢
结合能残基复合体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根土复合体三维本构关系
人分泌型磷脂酶A2-IIA的功能性动力学特征研究*
基于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研究δ阿片受体的动力学与关键残基*
水稻延伸因子复合体家族基因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Streptomyces sp.DJ菌株产生的角蛋白酶的序列分析
“残基片段和排列组合法”在书写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的应用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借鉴跃迁能级图示助力比结合能理解*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Ti修饰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