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2022-02-03 02:36赵晓华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岗位

文/赵晓华

为有力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强化和发挥他们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效用,就要建立导向鲜明、科学规范、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优化,以此发挥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实效,可保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不断提升单位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对此,笔者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创新作如下探讨。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理念存在误区。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表现在个别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负责人事管理的工作人员频繁轮岗,造成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效发挥不足,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质量。有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工作开展过程中过于“被动”,担当作为不够,工作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不高,群众满意度低。

管理手段过于单一。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行政化趋势严重,容易造成人员冗余、机构臃肿等问题。

管理机制不够全面。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模式始终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模式中,仅凭经验办事和工作,缺少工作热情,造成工作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有的事业单位内部部门之间配合度不高,工作效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岗位设置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合理,导致专业人才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制约了相应工作岗位的实效,从而降低了人事管理水平。

考评体系不够完善。人事考评部分存在着弊端,只看职称、职位、岗位、学历,忽视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且考评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考评体系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难以发挥其选拔人才的作用。

建议创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管理理念。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质量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群众服务满意度。人事管理人员必须要重新审视管理观念,结合单位发展实际和相关政策进行优化,更好地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首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利用好专业技术人员熟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要加强学习,及时掌握最新出台的各项人事管理政策,抓好政策落实。同时还要注重文化建设,营造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促进个人与单位共同发展。通过理念的转变,使管理工作始终围绕“人才”进行,并充分体现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中,继而提升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树立创新理念,丰富人事管理手段。应当注重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例如可以通过分层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进行针对性管理。要针对人才的引进模式进行管理的深化,从招聘、培训、调动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出发,建立相配套的机制。同时,可以借助外聘或内部推荐考核等方式,灵活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单位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选择人才、留住人才是人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完善管理机制,结合职工平时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实绩,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良性竞争。对人才流动机制,可以通过人员、职务、岗位等多个方面定期交流的方式开展,在交流过程中解决各个岗位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升管理实效。

结合岗位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岗位。设置岗位时要考虑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岗位分布情况,使岗位规划符合单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自身发展需求。岗位的设置应始终结合人事管理进行,在定编定员中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结合岗位的实际需要和职工的工作特长进行。通过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升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单位更具活力。

根据工作实际,科学构建奖励机制。激励机制要体现时代性、导向性、实效性,要丰富奖励形式,坚持公开公平,严格标准程序,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要将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升、年度优秀考核以及薪酬体系等进行融合,使职工的薪酬不再受到岗位和资历的限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同时还可以设置奖励性绩效工资,以此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事业单位的工作模式、管理模式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通过有效的人事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岗位
流程优化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人事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