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基于“云教学”的新形态课堂教学改革

2022-02-03 02:36潘妮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3期
关键词:云教学新形态智能

文/潘妮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率先与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启深度校企合作,成立成都市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智能资源制作中心,搭建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管理平台,全面开启新形态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基于“云教学”的教、学、管、评“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智能泛在课堂教学模式,使线上线下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同时,开发的海量教学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教师教学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高效,全方位数据支撑的教学管控更加科学多样、教学评价更加客观真实,全面质量管理得到落实,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手机“进”课堂,让教与学充满活力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成都市职业院校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改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推进“云班课”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将手机引入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课前,教师通过手机推送教学资源、学习任务,提前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发送调查问卷,掌握学情信息。课上,教师通过手机在课堂教学任意时间发起签到,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开展线上问卷投票、头脑风暴、讨论答疑、课堂测试、作业/小组任务等活动,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抢答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思考、解决问题,并开展教师评价、组间互评、组内互评,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自我完善。同时,研发基于“云班课”的激励拓展功能,通过建立加减经验值、个人点赞、学习勋章等机制,激励和鞭策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课后,教师通过手机布置类型多样的个人和小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思考和应用能力。并通过手机私聊,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辅导,巩固课堂教学成效,解决学生疑惑。

资源“进”教材,满足“沉浸式”学习需求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成立智能资源制作中心,制作具有全内容、全过程、全行为大数据特征的“云教材”,满足学生“沉浸式”学习需求。

课程组建“一个主编+三个副主编+X个参编学生”的开发团队,按照“组建团队、确定大纲、内容策划、建设、试运行、迭代升级、出版发行”开发流程,开展“云教材”建设。根据教学目标,更新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融入微课、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呈现,辅以学习互动、交互测试、交互游戏,建设“云教材”。

建成“云教材”后,教师向学生推送学习内容和要求,查看学生自主学习“云教材”的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可查看教师的标注、重难点提示、笔记、学习成效及练习、测试成果等。“云教材”的建设和使用,实现学习内容实时数据采集、学习行为精准跟踪、学习过程智能追溯,建立了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新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教材”向“智能云教材”的转变。

数据“进”管理,实现全方位数据分析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搭建“云教学”大数据管理平台,以管理保质量。采集“云班课”“云教材”的教学实时行为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教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开启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的课堂教学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数据分析,让教与学更开放和高效。

过程“进”评价,实现全过程动态诊改

根据《课程成绩评定管理办法》,围绕课程目标设定学生评价主要维度及权重,构建了“过程+结果”学生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证大数据,强化过程评价,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契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具有前瞻性。

全面推进“云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由“传统面对面传授”向“智能泛在教学”的转变,由“传统教材”向“智能云教材”的转变,由“人工主导的教学管理”向“大数据智能教学管理”的转变,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结果评价”的转变。

猜你喜欢
云教学新形态智能
陶德麟先生“辩证法的新形态”思想研究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新形态西装
张建五:深化改革 着力打造混合制经济新形态
高中数学云教学实践与研究
积分制与云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激活时装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