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发展夜间旅游的对策研究

2022-02-09 02:04梁东宁
旅游纵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南宁市南宁特色

梁东宁

(南宁市江南区旅游服务中心,广西南宁 530033)

引言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和“90后”“00后”等消费主力的崛起,我国旅游市场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近年来,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旅游发展迅猛。所谓夜间旅游,是指以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在城市夜间进行的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各种经济活动总称,包括购物、旅游、餐饮、娱乐、文化、健身等多种形式。夜间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推动了消费升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标准。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意见》还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我国要建设超过200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目前,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夜间旅游发展的意见”,夜间旅游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我国夜间经济以约17%的规模持续增长,其中上海、广州、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的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60%左右。可见,夜间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

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大省,广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2020年,广西印发了《关于加快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夜间文化旅游经济,不断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促进广西夜间旅游的发展。目前,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广西的夜间旅游景区占有一定的比重,南宁市的“三街两巷”“邕江南岸片区”和“南宁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都榜上有名。南宁已经成为广西发展夜间旅游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一、南宁发展夜间旅游的基础和优势

(一)人口、经济和收入增长为发展夜间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

旅游业的发展与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方面,根据《南宁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南宁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512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南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 679元,比上年增长了8.5%,实现了连续多年的持续攀升,为南宁旅游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人口方面,截至2021年末,南宁常住人口超过883万人,比上年增长了8万多人,是广西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与此同时,根据南宁市旅游业统计报告(2021)统计,2021年南宁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3 739.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8.6%。其中过夜游客占25%以上。2021年南宁旅游消费1 529.1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3]。

(二)丰富的资源为发展夜间旅游提供了载体

南宁是广西的首府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大都市。南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年四季树木常青,有“绿城”的美誉。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南宁还拥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壮医壮药特色文化、杂技、传统戏剧、传统体育等。近年来,南宁修建和完善了一批休闲美食街区,开发特色旅游餐饮产品,打造了一批适合在夜间慢慢游玩和体验的旅游项目,满足了市民、游客不同的需求,为夜间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南宁市的方特东盟神画、民族戏苑周末有戏、南宁市中山路夜市、“彤书屋”、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分别入选“广西十佳夜游景区”“广西十佳夜间演艺(项目)”“广西十佳美食夜市”“广西十佳夜读书店(屋)”“广西十佳夜游文化街区”[4]。

(三)生活习惯为夜间旅游提供了土壤

南宁地处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温较高。白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们一般不愿意出门旅游消费。等到夜间气温下降,人们才外出进行游玩、购物、餐饮等活动。因此,在南宁,人们一直有着夜生活的习惯,这也为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四)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坚强保障

近年来,为了促进夜间旅游的发展,南宁市加大了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2021年,南宁出台《南宁市停车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专用停车场,极大缓解了夜间旅游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南宁市应加大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增加重点路段的夜间垃圾清扫工作,为夜间旅游发展提供安全、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另外,南宁市致力于打造地标性综合性场所,如南宁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占地超过16 hm2,场内有大剧院、音乐厅和多功能厅等,为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5]。

二、南宁发展夜间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夜间旅游产品空间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南宁夜间旅游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与夜间旅游发展较好的重庆、青岛和杭州等城市,在城市规划布局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南宁的“三街两巷”和邕江南岸片区整合了零散的旅游业态,形成了规模化和集聚化效应,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进行夜间旅游。但另一方面,南宁夜间旅游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很多县域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缓慢,旅游资源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种区域结构上的不合理加剧了旅游发展空间的矛盾。

(二)品牌效应与宣传不充足

南宁夜间旅游的宣传力度不足,以旅行社、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传统营销方式为主,缺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以及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甚至部分夜间旅游景区对游客拍照进行阻碍或者收费,这种短视行为降低了南宁夜间旅游产品在网络社会媒体的曝光度,错失了很多的宣传推广的机会。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游客对南宁夜间旅游产品不了解,只知道“三街两巷”等少数夜间旅游景区,对其他旅游产品知之甚少。甚至部分游客排斥夜间旅游。

(三)夜间旅游产品供给单一

南宁夜间旅游产品比较传统,主要是游船、灯光秀、购物、餐饮等形式,如南宁的“百里秀美邕江”项目以游船形式,将文化演出、休闲观光、餐饮、灯光秀等整合起来,受到游客的欢迎。但其他形式的夜间旅游产品较少,甚至只是将白天旅游简单地延伸到夜晚。尤其是缺乏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的夜间旅游形式,对市民和游客缺少足够吸引力。另外,南宁的夜间旅游形式也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特色、创意不足。例如,南宁百里邕江夜间游船项目与夜游柳江项目和桂林两江四湖游船夜游项目存在很大程度的雷同,游客体验感相似,导致竞争激烈。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夜间旅游的保障。与不断发展的夜间旅游相比,南宁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目前,南宁还没有夜间游客接待中心、夜间导游服务等,游客夜间旅游主要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引导;南宁部分夜间景点公交运营线路不完善,如有游客反映方特东盟神话景点晚上公交班车较少,很多夜间景点凌晨时段公共交通服务没有开通,影响游客夜间旅游出行[6]。另外,住宿业的发达程度也是影响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南宁酒店类型很多,但是缺乏有地方特色的酒店,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住宿需求。

三、促进南宁夜间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夜间旅游的顶层设计

夜间旅游发展,规划先行。首先,南宁市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夜间旅游发展规划,将夜间旅游发展纳入南宁市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组建专门的夜间旅游规划指导机构,成员来自文化旅游部门、城建部门、卫生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规划机构负责制订具体的夜间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夜间消费指南等文件,科学布局夜间消费场所,为南宁夜间旅游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其次,南宁市要致力于打造丰富的夜间旅游形态。既要充分立足区域优势,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等为一体的品牌综合体,如“百里秀美邕江”游船项目等,又要立足地方特色,发展“小店经济”,打造百姓家门口“小而特”的夜间经济,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夜间旅游形态。最后,南宁夜间旅游的消费者和受益者是广大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每天生活在南宁,对南宁地方性文化有最直观、最深刻的了解。南宁市在发展夜间旅游时,要鼓励广大市民积极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具体可以采取网络征求民众意见或者市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夜间旅游发展规划。

(二)打造特色夜间旅游品牌

国内夜间旅游发展较快的成都、长沙等城市,无一不是立足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推出了独具魅力的夜间旅游产品。例如,成都立足川剧、蜀绣等特色元素,推出一系列特色夜间旅游产品,既丰富了夜间旅游形态,发展了夜间经济,又充分展示了千年巴蜀文化,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因此,为了避免夜间旅游项目的同质化竞争,提高夜间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南宁需要立足本地优秀的特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具有特色差异性的城市夜间品牌。例如,南宁有着全国最多的壮族人口,被称为“壮乡”。南宁可以以“壮乡”民族特色为主线,吸引广西各地的特色餐饮、传统老字号产品等进驻南宁夜市,丰富夜市形态,引导广大游客。除此之外,南宁还应该大力引入民族歌舞、邕剧等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文化表演活动,多样化展示壮族百鸟衣故事、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歌圩、壮族三月三、壮族抢花炮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族特色与传统歌舞相结合,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特色。

(三)完善夜间旅游的配套设施服务

夜间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首先,交通运输部门要进行详细的调研,根据夜间旅游的实际需求,适当延长公共交通运行时长,增加景区观光车辆的班次和密度。尤其在周末、节假日以及重要的节事活动期间,要灵活调整地铁的运营时间,满足广大游客夜间旅游的出行需求。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风险研判,落实夜间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夜间警力配置,增加重点商圈、街区和场所夜间安全巡逻站点,完善互联网实时监控和报警应急系统,强化智能安防建设和应用,提升安保科技含量,保障广大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升游客自身安全意识,打造平安的夜间旅游环境。再次,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开放夜间停车场。鼓励纪念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单位实行夜间开放,为居民夜间旅游提供更多的选择。最后,加强卫生监管。定期对美食夜市开展专项检查,综合运用温馨提示、提醒告诫、限期整改等柔性执法方式,督促营业主体改进卫生条件。同时,要对假冒伪劣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加大打击力度,绝不姑息。

(四)加大夜间旅游的宣传力度

南宁夜间旅游发展离不开有力的宣传工作。南宁夜间旅游的宣传要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将传统宣传手段和新媒介相结合,突出南宁夜间旅游特色,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广大的游客。一方面,在传统媒体方面,南宁市要在汽车站、火车站、公交站台、公交车厢、出租车广告牌等区域投放夜间旅游广告,也可以通过地方电视台宣传、张贴广告海报等形式进行夜游宣传。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宣传方面,可以制作夜间经济的宣传纪录片,通过微博、微信和论坛等线上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地夜间消费体验特色;利用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和网络直播App等现代营销媒介进行网络传播,实时更新南宁最新的夜间旅游景观照片、夜间旅游特色活动、夜间旅游趣闻趣事等内容。并增设游客互动版块,及时了解游客的旅游需求和动向,提高夜间旅游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南宁夜间旅游的 发展。

总之,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补充,夜间旅游成为促进消费、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南宁市要充分发挥夜间旅游资源优势,从加强夜间旅游的顶层设计,打造特色夜间旅游品牌,完善夜间旅游的配套设施服务和加大夜间旅游的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提高城市夜游产品的满意度,促进南宁市夜间旅游的健康、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南宁市南宁特色
数读南宁
特色种植促增收
Sam’s Family
眷恋南宁
中医的特色
关 公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