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解析

2022-02-12 11:07金晓荣
学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地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以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本文联系教学实际,重点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展开剖析,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5-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5.027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断开发思维,进而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不仅符合数学学科教学规律,而且符合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特点的规律,也能将知识化繁为简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这种可感、可知、可观的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对启迪和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但要想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案例的有效结合运用,教师还需深入钻研教材,开发教材并整合教材,善于积累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讲究教学策略与技巧,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水平科学选择生活化素材、合理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形象化地再现生活中的数学,进而实现有效教学。下面,我将联系教学实际反思体会,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做详细分析。

一、选择与之紧密联系的生活场景有效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處处充满着数学。只要留心观察,用睿智的眼神注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小学数学的生活化素材就可处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树立生活化教学意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教材内容科学选择适合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保证教学的时效性。例如,在进行二年级数学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常见的购物场景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是解决生活问题的科学。这样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数学教学工作更加顺利、有效进行,又能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生活场景与数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认知体验,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与疏离感,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生活场景也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下思考数学问题,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衔接,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除了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外,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锤炼学生实践的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其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提高自主生活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教师课前要求并安排学生到超市购物时仔细观察商品零食标价,看零食价格是不是一个小数,是几点几,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小数;再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对零食价格进行比较:4.5元的方便面与4.2元的火腿肠价格哪个贵?如果将两样零食都买下来需要花费多少元?这样的生活场景能有效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使其树立努力学好数学的决心。在生活场景中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防止学生思维僵化对其个人发展形成阻碍。尤其是对于正处于身体、心理迅速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生活场景的良好应用是发展思维、拓展能力的关键。

二、结合生活化游戏进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要树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思维发展等基础上科学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保证最终教学效果与质量。相关研究儿童成长的规律数据证明,处于6-13岁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各类游戏怀有无比浓厚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灵活地将各类生活化游戏引进课堂,不仅能让课堂氛围得到活跃,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生活化游戏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丰富有趣的游戏环节,精巧的设计、全方位的互动、不同层次学生角色的安排,刺激着每一个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具体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并适时灵活运用“过家家、角色扮演”等一些生活化游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玩中理解数学的奥秘,改变过去沉闷、枯燥、填鸭式的课堂学习气氛。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让课堂处处有惊喜,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神态充满喜爱与期待,进而使其对数学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与游戏教学环节的紧密衔接,让学生在游戏闯关的过程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于游戏的不同关卡之中,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处理这些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生活化游戏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重点要紧紧回归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穿插生活化教学游戏,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教学进度不受影响,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在合作交流中激发灵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三、结合生活化问题进行数学教学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必须依靠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直观形象的解释与印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化问题有机结合,借此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学习实践平台,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锤炼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例如,教师可通过布置以生活化为导向的作业,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学习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以后,教师可将课后作业布置为生活实践锻炼问题,明确要求学生放学后跟随家长购买生活用品,帮助家长完成付钱、找零等工作,以此培养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安排这样的课后习题,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日益丰富起来。这对学生的自主成长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研究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在学习平面图形“三角形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问题,如怎样解决桌椅摇晃问题。在学生回答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领会要领,以此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这样的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更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课堂提问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节沉闷的课堂气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它的弊端是如果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了解不深入,未能掌握科学的提问方法,也会导致其作用无法体现,变成教师自问自答的教学结局。因此,教师在设置生活化问题时,要深入挖掘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设置问题,对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回答出来,防止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造成打击。选材时要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要由浅入深,提问环节要环环相扣,语言逻辑要严密,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各类问题,不要用权威压制学生的思维能力,放手让学生张扬个性,在勇于质疑权威的过程中了解生活化问题的内涵和本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是一项相对理想、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结合新课改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善于观察,不断积累生活化素材,增强自身生活化教学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选择生活化素材,分门别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对生活化教材的有效运用,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作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观。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新时代教育思想指引下,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不负韶华,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负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参考文献:

[1]   朱建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5).

[2]   彭丽芬.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2).

[3]   靳转平.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现状及解决策略浅探[J].学周刊,2019(29).

[4]   周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7).

[责任编辑 郭丽杰]

作者简介:金晓荣(1972.2— ),女,汉族,甘肃张掖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