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2-13 04:00倪世慧孙飞郭娜贾宇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骨瓣颅脑血肿

倪世慧 孙飞 郭娜 贾宇锋

头颅损伤主要包括下丘脑损伤、脑干损伤、头部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脑挫裂伤和头颅骨折。随着研究的深入,可发现多数患者有明显的神经阳性体征,会导致意识障碍逐渐加重,生命体征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控制病情,早期常采用亚低温、激素、脱水等常规治疗方案,但总体疗效和预后不佳。为此,有学者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大脑受到外部暴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导致脑损伤。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构词模糊、昏迷、思维混乱、头昏眼花、头痛、恶心等,因此,应及早进行临床治疗,避免不可逆损伤。适当的手术干预可及时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选择本院2017 年2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52 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应用,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2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52 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大骨瓣组和传统对照组,各26 例。标准大骨瓣组男15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43.88±5.45)岁。传统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52±6.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对照组 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取前额颞骨或颞骨马蹄形切口,取8~10 cm 骨瓣,骨窗底部略高于耳顶,完全清除坏死组织及血肿,减压缝合。

1.2.2 标准大骨瓣组 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切除颧弓耳屏前1 cm 处的骨顶线,然后再切到前额发际线,让骨瓣大小保持在(10~12)cm×(12~15)cm,放射状切开硬脑膜,加强止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血肿,再行张力减缝合,用筋膜或人工脑膜修复硬脑膜。对颅内压高的患者,术前应进行部分硬膜开放及脑疝减压。骨窗口应尽可能靠近颅底,术中应扩大骨窗,彻底减压。对双侧性损伤的患者,需行双侧减压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总分15 分,分值越高说明意识状态越好)、生存质量评分(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神经功能评分(0~42 分,得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轻),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机体功能正常,可正常生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90%;显效:生活不能完全照顾,NIHSS 评分降低45%~90%;有效:术后生活部分自理,NIHSS 评分降低18%~44%;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标准大骨瓣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标准大骨瓣组痊愈10 例,显效8 例,有效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2.31%(24/26);传统对照组痊愈3 例,显效4 例,有效10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65.38%(17/26)。标准大骨瓣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对比 标准大骨瓣组并发症率3.85%(1/26)低于传统对照组的26.92%(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大骨瓣组住院时间(11.34±2.01)d 短于传统对照组的(14.67±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脑受到外部暴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导致脑损伤,造成语言障碍、构词模糊、昏迷、思维混乱、头昏眼花、头痛、恶心等。应加强临床治疗,避免不可逆损伤。适当的手术干预可及时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颅脑损伤主要与交通事故、跌倒、跌倒等因素有关。另外,颅脑损伤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脑水肿、脑震荡和颅脑骨折。其临床表现有意识不清、恶心、头痛等。所以,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增加治疗难度。患者的心理素质和体力状况是导致症状出现的重要因素。若病情不佳,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并持续较长时间。脑部损伤后,有短暂的失忆症状,甚至是创伤性痴呆。所以,良好的治疗有助于预后[3,4]。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已经逐渐成熟,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此法能有效地切断颅骨瓣的硬脑膜辐射,充分暴露顶叶和额叶,帮助操作者清楚观察、识别,彻底清除脑组织和淤血,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颅内压。由于颅内压会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能有效地清除淤血,提高脑血流速度和氧分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不仅可降低颅内压,而且能有效地清除颅内坏死组织,更易引起脑缺血坏死。与其他疗法相比,对症状的恢复和改善有帮助[5,6]。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其主要优点是:①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避免小骨窗引起的脑坏死及嵌顿;②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有助于缓冲颅内压升高,通过充分的颞极和额极减压,可以促使患者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使颅内组织有较大的代偿能力;③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达到完全的外减压,减少脑膨出,促进血液回流,消除脑肿胀对脑凸静脉和外侧裂血管的压迫;④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以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中颅窝、前颅窝、顶叶、颞叶等挫伤组织和血肿被直接观察到。手术治疗能减少颅内感染和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快速降低颅内压,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也能减轻手术部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清除脑坏死和血肿,降低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7,8]。

尽管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本实验仍存在术后脑膨出、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问题。其主要原因为切口缝合松动、皮瓣面积过小、硬膜未缝合、血压控制、凝血功能改变、切口应激、负氮平衡等[9,10]。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扩大瓣区骨窗;②术中避免颅内压迅速下降,减少减压对侧,特别是远端再出血,一经发现,除少数小血肿外,应及时再次清除血肿;③对术后出现脑脊液切口漏的患者,应先行清创缝合;④术前要注意适应证,有效的颅底减压。总而言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更安全,但只有准确地掌握患者的手术证据,严格规范操作,才能实施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骨瓣颅脑血肿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