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2-02-17 13:14苏秋香施婉玲王世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竹叶青蛇类宁德市

史 超 苏秋香 施婉玲 王世军

蛇咬伤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情凶险等特点。据统计[1-2],我国每年毒蛇咬伤患者约达10万人次,死亡率占5%~10%,因毒蛇致残并丧失劳动能力者占25%~3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福州地处盆地,周围众多山地、丘陵,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蛇类生长繁殖,是毒蛇咬伤的高发区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作为福建省蛇伤救治中心,每年接收大量福州及周边地区的毒蛇咬伤患者,但关于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研究鲜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笔者对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2156例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该地区毒蛇咬伤的防治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2156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中毒蛇咬伤的诊断标准[3];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认知功能异常,沟通交流存在障碍,病史叙述不清。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

2 方法

收集并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致伤部位、致伤月份、地域以及咬伤蛇种等情况,并将真实可靠的数据导入Excel表格中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毒蛇咬伤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2156例毒蛇咬伤患者中男性1403例、女性753例,男、女比例为1.86∶1,且男女患者均以51~60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61~70岁年龄段发生率次之,详见图1。

图1 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柱状图;图2 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咬伤部位分布情况柱状图Fig.1 Distribution histogram of sex and age of patients with snake bites in Fu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2013 to 2020; Fig.2 Histogram of bite lo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nake bites in Fu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2013 to 2020

3.2 毒蛇咬伤患者咬伤部位分布情况

2156例毒蛇咬伤患者中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其中左上肢占19.39%(418例),左下肢占27.04%(583例),右上肢占24.35%(525例),右下肢占27.64%(596例),双上肢占0.28%(6例),双下肢占0.51%(11例),详见图2。

3.3 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月份分布情况

2156例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月份分布于全年各月份,其中12月至次年3月偶发,占2.74%(59例);6~10月高发,占78.39%(1690例),详见表1。

表1 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月份分布情况(例)Table 1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snake bites in Fu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2013 to 2020(n)

3.4 毒蛇咬伤患者地域分布情况

2156例毒蛇咬伤患者所在地区中福州市占65.31%(1408例),且以闽侯县(16.33%)居多;福州周边地区占34.69%(748例),且以宁德市(21.47%)居多,详见表2。

表2 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地域分布情况(例)Table 2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snake bites in Fu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2013 to 2020(n)

3.5 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毒蛇种类及月份分布情况

2156例毒蛇咬伤患者中咬伤毒蛇主要有10类,其中以竹叶青蛇最多,占32.98%;其次为原矛头蝮、不明毒蛇、眼镜蛇,分别占26.81%、18.37%、15.07%,且均集中于夏秋两季,详见表3。

表3 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毒蛇种类及月份分布情况(例)Table 3 Snake species and monthly occurrence of snake bites in Fu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2013 to 2020(n)

3.6 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毒蛇种类在福州及周边地区分布情况

2156例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毒蛇中,竹叶青蛇、原矛头蝮、眼镜蛇在除平潭县外的福州及周边地区均有分布,且以宁德市、闽侯县分布最为广泛;蝮蛇、金环蛇、白头蝰蛇、红脖颈槽蛇偶有发现,分布较少,详见表4。

表4 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咬伤毒蛇种类及地域分布情况(例)Table 4 Snake specie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nake bites in Fu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2013 to 2020(n)

4 讨论

目前,我国蛇类有200多种,毒蛇约50种,而福建省蛇类就达83种,其中毒蛇31种[1]。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毒蛇大量繁殖导致蛇咬伤患者数量居高不下,而且不同地区的毒蛇种类分布不同,蛇毒成分复杂多样,患者临床表现、诊疗及预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一旦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因此,了解毒蛇咬伤患者所在地区的流行病学资料,帮助医务人员选择适宜的防治对策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通过对2013—2020年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毒蛇咬伤患者以51~60岁成年男性居多,且咬伤部位均以四肢为主,与杨展正等[4-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与该年龄段男性为主要田间户外劳作人群,且劳动多暴露四肢有关;毒蛇咬伤月份主要集中于6~10月,且以9~10月最多,其原因可能与秋收户外劳作增多及蛇类出没较多有关;咬伤毒蛇种类以竹叶青蛇、原矛头蝮、眼镜蛇为主,与泉州、莆田地区的高发蛇咬伤种类相同[7-8],其原因可能与三地地形多为丘陵、山地,适宜这些蛇类生存有关。因此,该地区医疗机构在抗蛇毒血清药物储备上应以抗竹叶青蛇血清、抗原矛头蝮血清、抗眼镜蛇血清为主,并适当储备抗尖吻蝮血清、抗银环蛇血清、抗眼镜王蛇血清等。另外本研究发现,竹叶青蛇、原矛头蝮等咬伤患者于7月份会出现短暂下降,其原因可能与当月气温逐渐升高[9],部分蛇类出现夏眠等因素有关,与王万春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福州周边县市中,宁德市毒蛇咬伤患者最多,但随着宁德市蛇伤二级工作站的成立,宁德市毒蛇咬伤患者锐减;福州6区6县1市中,闽侯县毒蛇咬伤发生率最高,且为竹叶青蛇、原矛头蝮、眼镜蛇的高发区域,其原因可能与闽侯县地域面积大、田地多[11],生态环境良好有关。因此,宁德市、闽侯县等蛇咬伤高发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应尽量穿长袖衣裤、带手套防护,菜地要经常除草,以防止毒蛇咬伤;在山区居住的居民应定期打扫房屋及其周围环境,保持室内干净,降低毒蛇藏匿风险[12-14]。

综上所述,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以宁德市及闽侯县中老年男性居多,咬伤部位多为四肢,且以夏秋季高发,咬伤毒蛇种类以竹叶青蛇、原矛头蝮、眼镜蛇为主。根据福州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所在地区医疗机构针对性提高相应抗蛇毒血清药品储备,以及蛇咬伤患者在毒蛇咬伤后记住蛇类特征,及时自救及就医是避免病情加重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相应地区居民预防宣传教育,减少毒蛇咬伤的发生。

猜你喜欢
竹叶青蛇类宁德市
无钉桥梁的传承
灭绝恐龙的灾星竟是蛇类繁盛的福星
灭绝恐龙的灾星 竟是蛇类的福星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基于YOLOv4的蛇类图像识别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竹叶青(外一首)
载一方历史文化,耀千年美酒如诗
经济蛇类养殖与开发利用
毒蛇斗不过青蛙